他提亲时,记得这个女人还跟他胡言乱语过,只当她是嫉妒姐姐的好命,想要勾他。
毕竟,他这样的容貌跟家世,在这些村姑面前无疑是神一般的存在。
相比县丞大人的含蓄,薛香儿言语就犀利多了:“宛儿,你来这做什么?还不死心吗?你都有相公的人了,还肖想别人相公,要脸不?我们夫妻情深,容不得外人界入,你还是死心吧。”
“我……我只是路过的。”薛宛儿叹口气,指了指不远处的菜地道:“这块菜地是陶家的,我割点菜就走。”
这女人终究是心虚,抢来的姻缘,格外敏感。
主要是原主太不出彩,说真话也没有人信,她不着急,善恶有头终有报,来日方长呢。
薛香儿见她背的背篓里,有几把青菜,不由脸白了:“这也太巧了。”
“巧什么?既然你们夫妻情深,又何必怕人抢?还是说你这姻缘来路不正。”薛宛儿瞅着她这番心虚的模样,就忍不住想要刺下。
“你胡说什么。”
“是不是胡说,你心里清楚。”相对于她的态度僵硬,薛宛儿的一举一动就无比自然,她想了想从背篓里掏了两把青菜,塞到薛老头的手里。
话是对这新婚夫妇说的:“姐姐,姐夫,祝你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她说完就背着背篓走了,一脸的潇洒利落,好不脱离带水,留下面面相望的众人。
“奇了怪了,这薛宛儿想通了。”
“或许死心了吧,这几天听说,她在陶家挺乖巧的,不哭不闹,勤快本分。”想起那些传言,村民心想原来是真的。
女主重新回到菜地割了几把菜,看时间还早,就去山脚下晃了晃,她需要重头开始,就先改善自己的外貌。
这脸上的痘痘太多,一个跟作息时间有关,还有体内紊乱,以及饮食方面等,以她对这具身体的自我判断,这三个方面原因都有。
之前在娘家,每天起早贪黑干活,能休息好吗?
她娘就是个势利眼,把她当奴隶养,把大姐当做千金小姐养,如今两人的差距,更是能证明她的偏心。
蹲在一块水塘边,薛宛儿仔细打量自己的容貌,五官十分端正,眼睛够大有神,只要把满脸痘痘这层面纱给掀开,相信也是个美少妇。
她在山脚下找了一会,纯天然的地方,草木繁茂,靠着青山绿水,这些绿色植物随处可见。
尤其是山脚,道路两旁都是一片翠绿。
她找到了好多蒲公英,这可是好东西,能清热解毒不说,茎叶不仅能跟甘草调成凉茶,更是焯过能炒食,做汤等。
她摘了不少回去,这天气很快就会热起来,到时候全家人都需要。
在山脚下逛了一圈,摘了好几种草药,她打算自配一个治疗痘痘的方子。
回到陶家时,已有了饭菜香,大嫂李凤梅在灶房里忙碌,婆婆在院子里喂鸡。
二嫂俞桂香坐在院子里择菜,看见薛宛儿回来,她眯着眼睛,阴阳怪气道:“呦,还知道回来。”
“我去山脚下,顺便摘了点蒲公英。”
蒋氏扫了她的箩筐一眼,一大半的绿色,摘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想到她打听过,她今儿在娘家的表现,没给他们丢脸,也就没什么好挑刺的:“以后干完活早点回来,饭轮流做,但是这家务活你要多干。”
俞桂香得意了下,这下好了,她可以光明正大的偷懒。
像洗衣服,扫地,择菜的事,都推给老三媳妇,薛宛儿都偷懒了两三个月,也该补回去了。
薛宛儿对做家务没啥,但不喜欢被人算计,看二嫂这眼神,明显的占她便宜。
她道:“婆婆,我可以干活,但不喜欢大包大揽。”
“什么意思?”蒋氏不解。
俞桂香脸都绿了,这个小蹄子是变聪明了,她有预感接下来的话,就是针对她的。
果然就听见薛宛儿说:“之前不是说家里的饭,一人一天?那家务也一起,这样分配公平。”
俞桂香反驳道:“还以为你变好了,是学会耍滑头了。”
薛宛儿笑了笑:“可是我得挣钱,若是被家务事占据太多时间,那么多的络子哪有时间打?”
果然一提钱,效果十分显著,不服的那个人立马就闭嘴了,就连婆婆刚窜起的火儿也灭了。
薛宛儿看吃饭还有一会,将背篓放堂屋,就开始打络子。
下田回家吃饭的男人们,看到薛宛儿这么勤快,啧啧夸道:“老三媳妇的络子打的不错,家里又多一份收入,真好。”
这无疑是挑拨离间,那几个女人的脸都绿了。
会挣钱就是王道,家务上偷懒一点也没人说什么,这个家这么穷,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
她得想办法谋出路,靠打络子,就算手打残,也挣不出多少。
“爹,大哥,三弟,你们辛苦了,赶紧坐下歇会,饭菜马上就好了。”俞桂香忙示好道。
“不累。”陶成喝了碗水,就站在薛宛儿跟前,看她干活。
那十根手指黑瘦,动作还挺灵敏,这红绳在她指尖缠绕,就成了美丽的结,也是有几下子。
她能改变,能静下心来跟三弟过日子,这是好事。
“弟妹,这络子若是能挣钱,家务可以分给你大嫂一些。”陶成提议道。
薛宛儿抬头看他,挺意外他这么说的,看来也不是所有人都讨厌她,点点头道:“嗯。”
“这样最好,但你若是还搞幺蛾子,别说三弟不打你,我当大哥可要下手了。”陶成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想要达到恩威并施的效果。
薛宛儿嘴角抽了抽,原来是在这等着了。
话虽然难听,不过能看出他护着弟弟。
吃完饭后,一家人各忙各的,薛宛儿继续打络子。
蒋氏道:“家务你可以不干,但是没凉开水了,你去烧点。若是水缸里的水不多,去挑点。”
“好的,婆婆。”薛宛儿任劳任怨的乖巧模样,让人有气无处发。
灶房里李凤梅在洗碗,薛宛儿见靠窗的锅已经洗好了,就用来烧白开水。
水缸里的水不多了,还真的要挑水,她赶紧去找木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