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农门娇医:相公别太撩 > 第44章

第44章

两个女娃娃大约十岁的样子,不仅长得水灵,就连面容都相差不大,看样子是双胞胎呢。

薛宛儿只觉得这两小姑娘好看,才多看了一眼,谁知小姑娘看到她手上拿的东西,眼睛都移不开了。

拉着自家娘亲的衣袖撒娇道:“娘亲,我还是头一回见人能把绳子编织的这么好看,我想要这个蝴蝶。”

薛宛儿看了看手中的这个蝴蝶,可是用了十几根绳编织而成,主打颜色是紫色跟粉色,中间一根红绳穿过,可以挂在脖颈上。

“娘亲,我也想要。”不愧是双胞胎,审美一样一样的,真羡慕这个母亲,有两个可爱的闺女,从她们的穿着来看,家境不是很差。

那母亲看了薛宛儿一眼,问道:“这个怎么卖的?”

“一个十八文,若是要两个的话,给您算三十文。”两个蝴蝶编绳挂坠除了颜色不同,大小都一致的。

这种样式编起来复杂,自然是要喊价高些,虽然成本都是几根线绳,但比较耗时间,耗手工。

买的就是这份喜欢跟独特,穷人平日里都吃不饱了,自然不会需求这些,而这些家境还行的,就会把心思放在这打扮装饰上面。

“有点小贵,但能把绳子编织的这么好看,你也是个人才。”那母亲十分称奇,见她手里的那个红色链子也颇为好看,真想不到这绳子能各种编,令人大开眼界。

“这线绳看着不起眼,只要能想到的,基本都编的出来,若是想要编织衣服,包包,鞋子都是可以的。夫人若是有别的需求,可以订制。”薛宛儿笑着解释。

现代的那些毛衣,毛线鞋不都是这样由来的,只不过那些线不同,编织的方法都不同,物品可是千奇百怪。

那位母亲像是听了了不得的东西一样,面露不可思议,对薛宛儿口中说的那些半信半疑,先不管那么多了,孩子喜欢的,先买了再说。

她很爽快的数了三十个铜板给她:“小娘子,你还真是个能干的,要这两个蝴蝶。”

“好的。”薛宛儿将抽绳一拉,给两小姑娘带上,看着她们欢喜的表情,内心也十分兴奋。

“真好看。”小姑娘们爱不释手的抚摸着,走起路来都昂首挺胸的。

刚才那几个拒绝薛宛儿的摊位,这会都惊讶的张大嘴巴。

就这几根破绳子编织的东西,居然能卖三十文,这成本也不到五文吧?就是费点手工时间,但穷人的时间都是不值钱的。

这有个人嗅到了商机,其他人都争先恐后的过来道:“小娘子,你刚才说的那个事,还算不算数。”

薛宛儿笑了笑:“当然算数,先拿货,卖不掉的我退。若是长期合作,可以只给个押金。都是小本生意,大家也看到了,我挣小钱,大家挣大钱。

这个编绳看着很不起眼,但胜在特色,而镇上的百姓,很明显不愁吃穿的,对于这点钱也是很乐意给的。”

众人觉得有道理,忙点点头:“小娘子说的是,那这货现在就能拿吗?”

“可以,请随我来。”薛宛儿将这几个摊主带去了自己的摊位上,位置都是同一条街,相隔的也不远。

薛宛儿在摊位上挑了一些畅销款跟一些基础款,搭配着给:“这些卖的都不错,手链我们卖八文,给你们三文。这个蝴蝶吊坠你们刚也看到了,卖十五文,给你们八文。”

几个摊主纷纷挑了起来:“样式挺多的,挺好的。”

到底是没见过这些稀罕物,几个摊主的眼睛都跟着亮起来,这是一条财路啊,若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就不要出来讨生活了。

“这次我们就带了这么多,你们赶紧挑吧,卖我家的编绳可以,但就一个原则,这价格浮动在三文之内,不能幅度太大,扰乱了这行的规矩。”

薛宛儿把丑话都撂在了前头,现在刚开始,也是互相筛选的过程,肯定会有人坚持不下去的。

而她只需要找出那么几个得力能手,就能长期供应她的编绳物品,会有稳定收入。

几个摊位听了表示赞同,这个小娘子听着就是会做生意的,跟着她指不定会发一笔,再说刚开始,大家也不敢囤太多货,一人十来条的样子,就这样几十条编绳被三个摊主给分完了,得了一笔钱。

李凤梅跟俞桂香干站在一旁,都没有说话,直到摊位上的编绳络子被“洗劫一空”,换成沉甸甸的铜板时,她们才反应过来:“宛儿,这,我不是在做梦吧,这一下子就卖完了?”

虽然卖的是拿货价,那也挣不少了。

看着那几个摊位走远,薛宛儿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这才刚开始而已,只要这条路走的顺,财富大门即将打开。

“大嫂,你说错了,不是卖完了,而是不够卖的。回村后多找些村妇帮忙编绳,我们给工钱。”薛宛儿纠正道。

俞桂香咋咋呼呼:“请人帮忙给工钱,那不是像王富家那样,我们在抢她生意吗?”

“怎么会?我们的编绳范围更广,大家是各做各的。”薛宛儿一脸的霸气,王家的络子十分单一,绳子较粗,不管怎么编法,都是类似的结。

而她们的编绳有粗有细,五颜六色,品类繁多,更具有竞争力,面向的范围更广。

曾经他们对陶家爱答不理,以后便是高攀不起了。

李凤梅咋舌,没想到这个三弟妹,竟然有如此野心。

若是以前她这么说,她肯定会说痴人说梦,但现在就凭她的自信跟这番侃侃而谈,就莫名的相信她了。

“好,三弟妹,怎么做,都听你的。”李凤梅表明了真心。

“大嫂,她这是在画大饼呢,你还跟着起哄了,这个编绳做做还是可行的,能养家糊口,但若找村妇帮忙,那投入可就大了,一不小心容易赔本。”俞桂香分析利弊,自作聪明道。

她家相公陶浪可是当了那么多年的货郎,这么简单的道理,她怎么会不明白?轮得到薛宛儿在这画大饼?这钱岂是那么好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