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只要他帅军南下,他的兵力可就算是短暂的优势了!
如果可以再度打垮刘备,他背后可就安心了!
而荀攸在一旁,远没有曹操的激动,依旧皱眉心忧道:
“奉孝此计虽妙,却有两个难点,一则是许昌城内异动,只是攸的猜测,不能作数。”
“我军没有收到消息,岂可直接南下?”
“二则是,主公身为主帅,岂可擅离前线,一旦消息传出,袁绍恐怕会立即南下啊!”
“因而,咱们这一次就要快准狠!”
郭嘉接过话头沉声道:
“最好让文若兄在许昌严密监视董承、伏完的动向,许昌若动,必有这些人参与,一旦他们有异动,司空便可隐秘领军南下!”
“而司空此番领军南下,最好以精锐兵马,快去快回,以最短的时间击破敌军!”
“一旦做到这两点,袁绍即便收到了消息,他也来不及动作!”
“奉孝此言大善!”
曹操听到此处,已然抚须一笑道:
“公达之见虽然不错,然则吾认同奉孝之言!”
这也是他为什么喜欢郭嘉的原因。
因为郭嘉喜欢用险计,打得就是转眼即逝的战机,玩得就是极限操作,而这一点,正是他老曹最喜欢玩的!
话及此处,荀攸还欲说话,却见一信报急行而来,单膝跪地道:
“司空,许昌荀尚书急报!”
曹操闻言一异,急忙上前将荀彧的书信打开,随意看了一眼,当即抚须大笑道:
“奉孝言之即中,真乃奇才也!”
“此番正是天助我也!”
荀攸听得一阵好奇,上前一看,便见其上赫然写道:
董承欲反,刘备军异动!
与此同时,汝南,平舆县中。
正当郭嘉献计回军突袭之时,汝南的军营之内,却来了一只远道而来的人马。
只见他们衣不蔽体,却都是精壮模样,站在营门口,正忐忑的看着军营之内。
此时营中,张飞坐在主位,纪晟坐在一旁。
在他们眼前的,则是一个青年与一个魁梧大汉。
青年一身布衣,却显得神采奕奕道:
“在下廖化,此乃吾同伴杜远,闻皇叔举事于汝南,特来投靠,还望张将军收纳!”
他话音说完,便见杜远笑道:
“张将军便是那张飞吧,俺可佩服将军得紧,将军收下我等可好!”
面对二人的话语,张飞不由朝着纪晟看了过来。
之前他们兵微将寡之时,纪晟定下的权宜之计,是收服贼兵来自强。
可自从他们夺取汝南之后,便有不少贼兵主动前来投靠,也有不少那等作奸犯科之辈前来,他们大都没有收纳。
因而面对这一只远道前来的黄巾军,张飞并不是特别信任。
尤其是这廖化看着还可以,杜远却是满脸胡茬,举止轻浮,让他颇为不喜。
但纪晟坐在一侧,见得此状,则是不由暗笑缘分这东西,当真奇妙。
本来廖化这人,对于刘备军来说,就是一个代名词。
毕竟,谁不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之语。
不过这看起来颇为轻蔑的话语,并非是在贬低廖化,而是在描述蜀汉后期缺乏名将的惨状。
当然,这并不代表廖化此人能力不行。
相反廖化是个文武双全之人,而且极为死忠。
在荆州之战时,关羽身死,大多臣属投降孙权与曹魏,只有廖化,背着老母徒步千里前往成都报信。
后来蜀中人才凋零,七十来岁的廖化带兵出征,硬生生打得郭淮节节败退。
这其中或许有廖化经验丰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