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舟与自己约定的出宫日子就是今天了,徐以安彻夜未眠,虽然天成昨日就已出发去了郡县,不在眼前,可从此便要舍下他,舍下这段情,实在痛苦难言,若他不在皇家,只是民间男子该有多好……
但以安已经看透,这宫中煎熬,已让自己泪干,此时唯有断舍,才有新生。
天还未大亮,以安就来到书桌前,想要为天成留下自己的绝笔。
这时她看到,窗台上一盆水仙花,绿白色的筒鞘中抽出花蕊,鹅黄色的花瓣摇曳生姿,窗外百花凋零,它却可以在暖炉前盛放,只因就水而生,天然潇洒。
以安心为花感,笔随心动,持笔写下:
本是蓬莱一水仙,与君缘起落凡尘。
应在枝头配君色,却成落红嗜君魂。
清白苦乐莲湿目,质洁生死兰伤神。
逍遥唯我无根木,飘零只需水一沦。
写罢,以安将纸用砚台压住,又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趁宫人们正是日夜交替换班时间,悄悄出了门。
以安先是快步走到花园,在井边放了一双自己的鞋,然后左右观察无人后,便偷偷溜进了天成的书房,躲在桌下。
辰时,天已大亮,仁蔚宫门前来了两个小太监,拖着一只推车,车上装载着一只约有五尺长的大木箱,二人停下推车,来到宫门前叩门。
见仁蔚宫宫人从门内探出身来,一个小太监上前说道:
“公公好,我们是佳境王派来的,王爷今日离宫回寰宇山封地去,但见手里还有些关于青禾法案的书卷,让我们送过来,供垣王先行审阅。”
“好,稍等我请示下李管事。”
少顷过后,仁蔚宫大门敞开,一个宫人引着两个小太监,推着推车一路到了垣王书房。
“就放在此处吧。”仁蔚宫宫人指挥着,两个小太监将木箱抬了下来,推在了书房一侧墙边后,便又推着车离开了。
徐以安心知,这木箱应该就是叶舟所说的容器了,偷偷观瞧已经无人,便挪到木箱旁,打开木箱,见里面绒布遮盖下,底层是衣物,上面覆盖了数卷宣纸,瞬间明白,宣纸应是为了保持箱体份量前后一致,便一卷卷的拿了出来,自己蹲了进去,又把绒布和箱盖依次盖好。
可是,这木箱又不会行走,要怎么带自己出去呢?以安心中疑惑。
此时瑞天朗正在检查装备,准备出发,突然指着马车上一个木箱说道:“怎么还没把这箱书送给垣王?”
旁边的小太监赶紧答道:“已经送去了,这箱是您要带去寰宇山的春夏衣物。”
瑞天朗令人打开木箱,宫人们探头一看,发现竟然这才是要送去垣王府的那一箱书卷,赶紧低头认错。
“没事,这就速去换回来吧。”瑞天朗一向宽仁,宫人们也感激,听了王爷吩咐,还是那两个小太监,立即推车载上这一只木箱,向仁蔚宫而去。
“公公,我们俩人实在糊涂,刚刚送来的那一箱是我们王爷的衣物,给垣王的书卷是这一箱,给您添麻烦了,还请再引我们进去一趟,更换过来。”两个小太监在仁蔚宫门口笑着求道。
仁蔚宫人也未刁难,只笑着说:“宫里木箱都长一个样儿,难免有错,没事,我这就带你们进去。”
就这样,两个小太监更换了木箱,运回了瑞天朗出宫的马车上。天朗见东西已经齐全,便骑上马背,一声令下,整队车马向宫外行去。
徐以安在木箱里可以明显感觉到,颠簸更加厉害,应该已经不是宫中平整路面了,看来已经出宫。
以安心里是难过之中也感受到了真正的轻松,加上前一夜几乎未眠,此时躺在箱中衣物上甚是舒适,颠簸之中便渐渐入睡了。
不知过了多久,以安听到木箱壁上有人敲了“咚咚”两声,接着一屡光线透了进来,便瞬间清醒了过来。
木箱盖缓缓打开,以安见到,佳境王瑞天朗,正带着浅浅的笑容看着自己。
“佳境王?”以安大吃一惊,她未能想到,叶舟竟能动用瑞天朗来救自己出宫,可是细想,又觉得合理,在皇后的管治下,后宫能随意走动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你不用客气,叫我天朗就可以,倒是你自己,要想个新名字才行。”天朗怕徐以安紧张害怕,先笑着安抚道,见以安仍然迷惑,又接着道:“你不用多问,也不用多说,既然有人托我帮你,你信我就是。”说着向以安伸出手去,将她拉出木箱。
“好,我信。”以安也将手递给了天朗,借力起了身。
“你现在已在寰宇山中,我受人所托,要关照你在此休养身体,我已安排了一处偏远农舍,虽然简陋了些,但很清净,也能避人耳目。等我再找两个仆役,照顾你的饮食起居,你只管安心休养便是。
哦,对了,这里虽然自由,但是流民复杂,若你想出去转转,建议还是男装打扮,往来方便。”瑞天朗向徐以安交代了自己的种种安排。
徐以安微微下拜,言道:“多谢你了,天朗,我从此就化名程思源吧。”
“不错,我记下了。”瑞天朗应和着,又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递给以安,“这是托我之人开给你的药方,说是按此服药,将养几个月,就能完全恢复。”
以安接过来看上去,正是叶舟的字迹,顿觉心里说不出的温暖,又抬起头来看着天朗,心中暗道:
小舟与这佳境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交情,才能让他为我这样一个无关之人铤而走险?叶舟啊,真是深不可测。
叶舟的焦灼天卓看在眼里,也叮嘱了哑伯,近几日多多关注宫内的消息,实时来报。
很快,叶舟就听到了她想听到的消息:垣王徐妃投井,但只见到了井边的鞋,未打捞到尸首。
罗元儿和乔浩宇未知真相,听说这一消息痛心疾首,伤心了好几日也走不出来。
皇后得知了徐以安已自我了断,深感欣慰,真是终于有了件让自己舒心的事。只是此时瑞天成还未归来,尚未得知此事。趁他回来之前,皇后就向瑞帝简单奏报,徐妃既无尸首,生前也不光彩,就不必有什么吊唁了,最终只找了几个道士在井边做了祭奠超度,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