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轻舟何岸 > 第72章 册封太子

第72章 册封太子

夜色深处,东宫繁华。这座虚位已久的宫殿,近几日终于迎来了人气,先是宫人们紧锣密鼓地一番清扫,又是礼部重重繁文缛节的布置,今夜又迎来了二十余禁军的检查巡视,一切就绪,只为明天迎接它的新主人。

此时的瑞天卓仍在自幼长大的仁萃宫里,正第一次以真面目去见一位下臣,当他凭借自己超群的记忆力,勾勒出与肖汉相识相遇的场景后,这位禁军统领已然深为感动,也大为震惊:

对无关紧要的自己,塘王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若不是对自己用心,如何能记住这么清晰的时间和细节?

塘王今日似乎完全不像往日的心智有缺,而是思路清晰,语意明确,似乎就是一个同龄人在与自己谈心。

肖汉困惑着答道:“王爷,您说的微臣也记得,只是,不像您记得这么清楚。”

瑞天卓转过身去,背对着肖汉说道:“在卑微里呆过的人,都会记得每一个对他好的人。肖统领,父皇之前如何器重你,我以后还会加倍倚重,一来我相信父皇的识人之慧,二来……”

瑞天卓笑着转过身来接着说道:“我就是孩童心智,喜欢谁就想跟谁一起吃饭,仅此而已。”

肖汉此时早已恍然,这塘王绝非心智不全,而是多年来韬光养晦只待一日腾飞,有如此隐忍之志,怎能是皇后囊中之物?言荔一定是知道了这个真相,才会告知自己早来投奔。

肖汉想到这,立刻跪拜于地,“禁军统领肖汉,愿听王爷……愿听太子差遣。”

瑞天卓走到近前扶起他,依旧笑着说:“一同吃饭,什么差遣,哈哈哈……”

禁军折腾了近两个时辰终还是一无所获,皇后只得又交代了明日大典的种种要求,便遣走了他们。

翌日晨光熹微,皇后却感觉头痛欲裂,起身就让红梅过来按摩舒缓。

“皇上那边有什么异常么?不知为何,总感觉今日要出大事。”皇后从晨起就紧紧皱着眉头。

“娘娘,辰阳宫有林公公安排,一向安稳,皇上日日安眠,田贵妃宫里宫外皆无所靠,也从未生事。”红梅一边给皇后摁头一边安慰道:“您不必太过焦虑,您看今日这天气,春光明媚的,太子册封大典肯定诸事顺利!”

钟鼓声鸣,贵器布道。

东宫门前禁军军容整齐肃然,分列而站。远远看到瑞天卓携着叶舟稳步走来,肖汉便一声令下,全体禁军跪地而拜,礼官洪钟般的声音从他们头顶传来:“迎~塘王~入主东宫~”

行至东宫主殿门前,瑞天卓侧目看向叶舟,向她微微点头,得到她的一抹微笑心里踏实了许多,便松开了她的手,跟随哑伯指引步入主殿,从左右分列的两班朝臣中间走过,缓缓登上东宫主位。

皇后此时正坐在东宫主位侧方,看到瑞天卓今日行事毫无差池,心中稍感宽慰。

正常的礼数应是到辰阳宫跪拜皇上皇后,接册封宝卷,再回东宫入位,但皇上病重,这一环节便也省了,直接改为东宫宣旨,太子领旨入位。

宣礼官高声宣旨:

“皇四子瑞天卓,日表英奇,天资粹美。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垚嗣二十六年五月初八日,授以册、宝,立为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即日起,由东宫太子监国代政。”

瑞天卓跪拜在皇后脚下,听宣礼官宣旨完毕后,便接过圣旨,起身向皇后躬身一拜,随后便转身向太子宝座落座。

但就这躬身一拜的瞬间,皇后似乎看到,眼前的瑞天卓仿佛一个陌生人,那犀利的眼神和果断的转身,似乎比任何一个成年男子都要狠绝。

皇后的头又开始痛如地裂,一定是自己头痛,已经产生了幻觉,此时大典已成,正是揽权在手之际,必得足够坚决才能领起朝臣支持的局面,因此皇后强压头痛,款款起身,对着阶下满朝文武稳稳说道:“众位爱卿,皇上如今龙体不适,册封太子监国,还望诸位勤勉,助本宫一同辅佐太子,以安朝局。”

众臣听闻此言,各个心知肚明,如今四皇子得了这太子之位,意味着前朝后宫都是皇后一人独霸了,只得纷纷跪拜称是。

陈榕等辈心中自然欢喜,但栗宗和一众老臣从来都只认皇上,见皇后如今似要携痴太子以令群臣,表面附和,哪肯甘心臣服。

栗宗早已有了自己的心思和安排,今日本想先蛰伏下来静观其变,但看到皇后一个女流之辈在朝堂上得势,心中不满难以压抑。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老臣有事请奏。”说着,栗宗便站了出来。

未等阶上皇后回应,栗宗又接着道:“如今平洲郡还在造反的乱民手中,其他几个洲郡也纷纷出现叛乱,婵国定是已经听说了,因此近日均在边境增加布防。老臣以为,这青禾法案已经伤及国本,是否继续执行,还是加以减免,户部迟迟没有定论,关系国势稳定,还请娘娘和太子早做决断!”

皇后听了一脸阴沉,不发言语。这是太子册封大典,如何就议起了政事,再说这事连皇上在的时候都难以决断,如今如何一下子就能处理了。

户部主簿陈榕见皇后为难,赶紧站出臣列说道:“皇后娘娘,青禾法案涉及国库充盈,废改兹事体大,应从长计议,不宜今日大典上议定。”

“陈主簿,你等的了,乱民可等不了,现在各处民情汹汹,说不准哪天又一个洲郡府衙被占,若各洲叛乱形成联盟,便是谋朝篡位的局面,这责任你担当的起嘛!”

“栗主簿,你要是如此危言耸听那老朽也要建言几句了,兵部手握二十万精兵强将,一个小小洲郡几个闲散流民,你们轻松就可以镇压,可就这么坐视不管,任由局面每况愈下,这真乱起来,责任到底在谁?”

朝臣们分成两派,在陈榕和栗宗的引领下争吵不休,皇后的头疼又加重了,愤怒地“啪啪啪”猛拍三声桌几,旋即站起了身,“都给本宫住口!”

群臣们停了下来,皇后却不知该说什么是好,朝政之事本想在太子大局已定后召集陈氏几个重臣商议,却不曾想今日就要当众理出头绪,给出定论,皇后对于朝政还没有这个把握。

正在皇后犹豫着,如何行缓兵之计时,却听见身后传来一个深沉而悠远的声音:“中书令,拟太子教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