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岳家军,大破完颜兀术精兵十万!
大胜之势,却被朝中昏君奸臣连发十二道班师金牌,不得不退兵!
嗡!
等宁远再次睁开眼的时候,人已经在文运战场上。
金戈铁马,旌旗斜立!
这是……战场废墟?
看来,这个文运战场果真能测人心意。
只不过,宁远想要做的,并不是请岳武穆显圣于此。
而是要亲自前往开封城西南四十五里外的朱仙镇!
那里,正是岳武穆对战金兵的最后一战。
虚空中,荡起一阵空间涟漪。
宁远举步而上。
整个人仿佛移步换场一般,立马就来到了八百八十年前的开封城!
极目远望过去:
岳家军前哨的五百背嵬铁骑,在朱仙镇外,向不远处的金兵发起冲击!
“杀!”
“杀!”
“杀!”
五百人的声音,却仿佛能够震地撼天。
金兵一溃而散!
高岗上,站着一人,白袍明甲,手持长戟,风吹不移!
这就是一代忠良岳武穆?
这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岳家军?
是了!
一定是。
只有这样的军容军纪,只有这样的军血军魂,才能令天地都色变!
宁远也不禁有些心潮澎湃!
战场杀敌,从来就不是唇枪舌辩。
那是真正会丢命的地方!
看见这一幕的华夏儿女,此刻不禁眼神通红!
他们几乎同一时间想起了一句话: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五百铁骑,毫不畏死,冲击十万敌军!”
“一举而破!”
“看得我头皮发麻!”
“我仿佛看见这五百勇士气血翻涌,纵然前面有百万敌军,他们也能一击而溃!”
“你们看,站在高岗上那位将军!”
“这究竟是谁?历朝历代中,能够有此神采的,莫非是……”
正当网友们纷纷猜测的时候,画面中有一人尖着嗓子,喊道:
“圣旨到!”
“朝廷欲与金和,请岳将军速速班师!”
这一声出,众人皆醒。
眼前这位将军,竟然是岳家军的灵魂人物,一代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抗金名将,岳武穆岳飞是也!
七月十八。
第一道金令圣旨送到,命岳飞班师回朝。
著名奸臣秦桧在京师上奏,言道:
“我军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飞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岳飞站在高岗上,满脸不屑。
班师?退兵?
如此完胜之势,怎么能退兵?怎么好意思退兵?
奸臣误国,无出秦桧其右者也!
他大喝一声:
“拿酒来!”
“笔墨纸砚伺候!”
当着血风猎猎,五百铁骑的冲杀之势,岳飞将壶中酒一饮而尽。
然后铺开白纸,落笔成书!
“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
“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
“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他本身书法有一定造诣,这寥寥几句话,力透纸背。
写毕。
岳飞将这封战场书递给传旨的太监,道:
“你且回去复命!”
“就说金人势怠,我大宋河山,不日必将尽数收归!”
太监领了急书,匆匆退去。
宁远从半空中大踏步而出,一脚便落在高岗旁边。
他孑然一身,却颇有种遗世独立的气度。
见到岳飞,宁远纳首便拜:
“后世晚辈宁远,见过岳将军!”
岳飞眼神一凛。
一股淡淡的杀气喷将出来。
他重复了一句:
“后世?”
宁远顿首道:
“不错。晚辈来自八百八十年后的华夏,目经此战,心生佩服,也甚为惋惜!”
岳飞见宁远衣着怪异,但谈吐举止到颇为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