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戏法本身就能制造出一些简易的工具,但凭空造出的工具,质量很糟糕,用不了两下就会坏掉。不过如果将魔法伎俩当做强力胶来用,把材料黏合起来,那倒是能创造出相当结实牢固的工具来。
贝雅娜用石头敲碎了一些水晶,然后将这些水晶和碎石之类的小颗粒混在一起,用魔法伎俩黏合,很轻松地就做出了小刀、小铲子一类的东西。
这些工具唯一的缺点是只能持续一个小时,超过时间,法术消失,黏合在一起的材料就会马上散开。但反正魔法伎俩是个可以无限制使用的戏法,也没什么消耗,需要的时候临时再重新塑造一遍即可。
虽然说奥术是一种严谨的,可以被分析的魔法力量,但奥术施法者在施展法术的过程中仍然能发现大量难以理解的黑箱技术,不知道原理但反正俺寻思就是能用,魔法伎俩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个零环戏法好用的过分,它的用途实在太多了,而且其效果范围涵盖了变化、咒法、幻术等多个学派,但偏偏自身结构极为简单,只要用相当简洁的公式就能再现出来。
许多学者认为这个简简单单的戏法当中甚至可能隐藏着魔法理论大一统的终极奥妙。几百年来,无数魔法研究者用这个小小的戏法水出了一篇又一篇论文,其中差不多有十分之一能得到权威学术期刊的认可,而剩下的十分之九完全属于灌水和放屁,是那些魔法学徒为了顺利毕业抠着脚嗯编出来的。
贝雅娜也很想感慨一下魔法伎俩的不可思议,顺便水两篇论文出来,可惜她暂时没有这个闲情逸致。
有了铲子,贝雅娜立马跑去外面挖了几个坑。
这是她的……厕所。
虽然不太想承认,但即便美丽如女精灵,也是要吃喝拉撒的。
贝雅娜有时候感觉自己正在退化成一只猫,至少她现在已经学会了和猫一样,上完厕所之后立马就刨点儿土把坑埋起来。
至于说没有手纸……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清洁可以依靠魔法伎俩完成。
贝雅娜还采集了大量的苔藓。
她将这些苔藓尽量地挤干水分,然后放在比较干燥通风的地方。
不全是为了吃,苔藓比硬邦邦的地面要柔软许多,可以拿来当做天然的地毯。
此外,苔藓在干燥之后会是很好的可燃物。不过或许是因为环境中湿度太大,贝雅娜很难将苔藓弄到足够干燥的地步,总是稍微有点儿潮哒哒的。
要是有条件了,我非得召唤个火元素过来……贝雅娜心里恨恨地想。
在探索之中,贝雅娜还意外找到了一点儿紫色黏菌。她依照着自己记忆中的模糊知识,将其捣烂成泥,尝试了几次,不断调整比例之后,居然还真制作出了【观察软泥】。她将这种软泥涂抹在眼睛周围,就感觉皮肤上又麻又痒,而后居然真的获得了黑暗视力。
那些涂抹在眼睛周围的软泥蕴含着微弱的魔力,就像是某种外置器官一样,在帮助她感受环境中某些不可见的微波,让黑暗中的景象能清晰地出现在她的眼前。
不过这种黑暗视力是无法感受颜色的。在完全黑暗,连精灵天赋的昏暗视觉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贝雅娜看到的东西基本是黑白两色。
涂抹一次软泥眼膏,效果差不多能持续一天时间。但这种软泥含有一定的刺激性,时间长了,会让皮肤上生出紫色的斑痕,几天下来,贝雅娜感觉自己就像是抹了永久性的紫色眼影似的。
还好不算难看,她心想。
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但贝雅娜在对异能的学习上却陷入了小小的瓶颈之中。
秘传之理,未知之物,禁忌之知。
这就是异能。
它和每个生物的构成本质息息相关,从精神意识到心底最深处的欲望、从生命力到精神力、从众生到宇宙本身。
如何去理解异能?
首先要把握住“线条”。
思想、艺术和表达——意识的碰撞,构成了一条穿纵于社会当中,横贯无数种族潜意识的形而上的线,这些线又交织而成为了文化、传统和社群的宏伟织锦。
每一个思索的生物都会在这个巨大的词汇库上创造出一些变化——每一个关于有其因而后有其果的痛苦教训,每一个被嘲笑或被铭记的睡前故事,每一个决定人们逻辑的句法规则,每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物件,都通过每个人所经历的无数感官组合而被扭曲。
思想和行动的回声仿佛粗布压在湿泥里一样留下痕迹,世界上生者的情感只是这幅巨大织物的最顶层,它交织着无数人的愿望、低迷和苦恼。
浩瀚众生的情绪在灵界中回荡。在其他地方,经久不衰的思想在星界慢慢表现为不朽的原型,而灵魂与千百万个选择的重量产生共鸣,与外层的阵营位面融合,便形成了无垠的诸界。
无可计数的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