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燕君整理了一下桌面,起身拎包往外走。
邓浩看温燕君动身了,也一股脑的走了出去。
村委日常都会有村委副主任,副书记,文书,会计,妇女主任聚在办公室,特别是闲着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村民来到村委喝茶、聊天。
“6.15事件”后,老支书、支书、两个村委副主任都被抓了起来,就剩下一般的干部,还有部分生产队长。
“6.15”也是大家在村委绕不开的话题。
邓浩和温燕君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下,出了村委楼。
看着郎才女貌般的两个人,有好事的村民,吹起了口哨起哄。
哄笑声和口哨声让温燕君面颊通红。
温燕君是一个知性美女,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在的智慧和气质。
她的身材高挑修长,线条流畅,给人一种优雅而自信的感觉。她的脸庞清秀美丽,五官立体分明,皮肤白皙细腻,散发着自然的光彩。
温燕君的着装总是简约大方,她喜欢穿一些舒适自然的衣服,没有任何过多的装饰。她的穿着风格既时尚又实用,总是能够展现出她的个人品味和气质。
她的举止间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无论是走路、说话还是做事,都显得非常从容和自信。她的言谈举止中充满了智慧和内涵,让人感到她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
总的来说,温燕君是一个知性美女,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的美丽,更在于内在的智慧和气质。她的美丽让人感到舒适和自然,是一种真正的美。
邓浩和温燕君漫步在村里。
阳光洒落在翠绿的稻田上,一片宁静的农村景色展现在眼前。田野里稻穗垂头,仿佛在告诉人们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远处,起伏的山峦披着一层薄薄的绿色外衣。
在这个宁静的村庄,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青砖黛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屋前屋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小鸡在院子里欢快地觅食,鸭群在小溪中悠闲地游弋,一幅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
乡间小路上,偶尔有几辆农用拖拉机突突驶过,掀起一阵尘土。路两旁的田野里,勤劳的农民正在忙碌地耕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在说:“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希望。”
“我下周就要调回乡里了”温燕君率先打破两个人的沉闷
“我还有一年半就要回省工商联了”邓浩说道
温燕君是乡里为了推动公墓项目临时调配到村里的,现在项目被停工。
环保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就等于公墓项目已经完全不可能再复工了。
自然,乡里是要把人手要回去的。
邓浩的回答,实际上是一种感慨,感慨他们两个人都只是烂木村的过客。
“我们省工商联从脱贫攻坚开始,先后派了5名处长、副处长驻烂木村,到我就像断崖一样,派驻级别降到了副科”邓浩讲述省工商联扶贫工作的历史
“从规划设计,到落实脱贫规划,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联络了省内各大知名企业帮助烂木村建产业,搞培训,帮助他们跑资金修村道,改造厕所,建设高标准农田”邓浩如数家珍般的把前辈的成绩晒出来
“这些项目,这些资金都是我们工商联的领导们厚着脸皮到处化缘得来的,步步艰难。我们协调的每一个帮扶企业,他们都要被很多机关单位邀请参加很多的农村脱贫。”邓浩呼出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轮到我,要想在这样的基础上作出成绩,挑战的难度非常的大”
温燕君听出邓浩的话,饱含着对未来的挑战。
前辈做得好,给后辈树立很很高的标杆。
一个单位一脉下来做的事情,不能推翻,不能重复,不能在存量上做文章。
如果在存量工作上做文章,做得不好被人耻笑,做得好得罪前边的领导。
新的工作台面只能在新增量方面做文章。
邓浩用心感受着身边的温燕君,一个活脱脱的大美女,自己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光是现在自己的处境,摆出来的情况看,前途是一片迷茫,暗淡。
换句话说,自己是第一批驻村脱贫攻坚的干部,也不一定能做到前辈的十分之一。
在任何一个社会,男人没有成就事业,就没有梦想的一切。
邓浩认为,一个碌碌无为,平庸的公职人员是守不住温燕君这样的大美女的。
温燕君听得懂邓浩的意思。
当人们仰视公务员的时候,是风光、是特权、是调动资源的能力。
然而,哪一个公务员不会为了生活操心,每天如蝼蚁般面对更高级别的领导。
每天除了要高智商的处理好自己的工作,还要高情商的服务好自己的领导。
像邓浩这样务实的人,就比较看重存在的问题。
重视问题的人做事情不会天马行空,不会感情用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温燕君轻声的朗诵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优秀的诗词,总是在人最需要的时候,直击心灵。
“你的文学功底这么厉害!”邓浩虽然不认为温燕君是靠颜值吃饭,但是也没想到温燕君才华这么高
“我一个种田大学的能有什么才华”温燕君给邓浩一个白眼
“什么种田大学”邓浩追问
“早稻田大学”温燕君得意笑道
“现在公务员都这么卷了吗?都卷到驻村了吗?”邓浩感到很震惊
现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公务员招录公示中,从剑桥、哈佛、麻省世界一流名校毕业参加公务员比例越来越重,专业水平越来越高。
有个省的警察去查封网络犯罪的公司,当时这个公司的技术人员疯狂的删除非法代码,一个警察警告他不要删,这个技术员说,你不懂。警察霸气的答道,我是计算机硕士,你说我不懂!
“你是一个操作能力很强的人,你能确定的目标就一定会做成”温燕君有点高姿态的评价邓浩
邓浩听到温燕君这句话老脸一红。
温燕君这句话也是点到即止。所谓看破不说破。
烂木村的村民阻挠公墓项目施工,通过抖音发布实名举报视频。
这些事当时乡长李宝在任何场合都是辱骂村民的急先锋。
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直面人民群众的重要岗位,一丁点对群众的感情都体现不出来。
烂木村的村民普遍对乡长李宝很厌恶。
邓浩在村里推动大家安装抖音、今日头条APP,这可是字节跳动最优秀的产品,也是风靡全球的APP。
邓浩自己给一些村民安装软件的时候,就不断地在抖音、今日头条搜索“反腐”“窃听风云”“实名举报”这些关键词。
村民刷抖音看今日头条的时候,就会得到大量反腐、跟踪等相关视频推送。
村民通过抖音就发现了,只要发现官员违法的视频发布到网上,纪委就会马上介入。
另外村民为了拍摄短视频,购买了无人机,运动相机等很多各式各样的拍摄设备。
反腐的思想与便利的设备结合,人民群众反腐的事情顺其自然就发生了。
为什么会是李宝被曝光?
像李宝这样狂妄的乡镇干部,爱喝酒,喝了酒胆就更大,做事情就狂妄。
李宝是西石乡的领导,他就喜欢在自己的地盘耀武扬威。
这就是给村民送素材啊!
一部分乡镇的基层干部,长期与农民打交道。让一些素质偏低的干部,在农民对干部的敬畏中滋养了狂妄、傲慢。
不可否认,基层干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手段强。
而中央、省市的干部,一大半的时间是与上级领导打交道,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习惯。
上级机关的干部理解政策的能力强,设计方案的水平高。
邓浩是省直单位,很快就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习惯,结合他心里能装事的性格,他是不会跟人探讨内心深处的想法。
换句话说,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说。
邓浩凭借对村民的了解,对李宝的了解,很自然的把几个齿轮结合到一起,李宝的命运就改变了。
这种杀人无形的手段,也只有温燕君这样高智商的人及时嗅到了。
温燕君也理解邓浩的惆怅。
一个心比天高的人,他的要求自然也会比天高,路子也会更难。
一阵微风吹过,扫除了两个人“点到即止”式聊天的尴尬。
“我要从生产力要素中人力资源着手让烂木村的乡村振兴事业再上一台阶”邓浩充满的信心的说道,这也是在转移话题。
“我支持你”温燕君没有问题具体的计划。
她不是乡村振兴的驻村干部,烂木村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不是她关心的。
温燕君关心的是,要让邓浩感受到她对他的支持,对他的信心。
温燕君理了下面颊上被风吹乱的发丝,远眺在田间地头拍摄视频的村民,情不自禁的感叹道“农村永远都是充满活力的热土啊!”
温燕君回到西石乡政府了。
邓浩用了几天,把村里的户籍村民的劳动力情况做了仔细的调查。
他在村委的领导下成立了“金木奖学基金”,每年开展一次奖优助学活动。
邓浩把管理办法,资金的筹集方式写得明明白白,简单又可行,让村民长期以往的坚持下去。
他还写了一份报告给工商联的领导,组织村民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去学习专业技术。
有的学如何直播带货,有的学习手工艺品的制作。
邓浩总的思路是走出去战略,就是要让烂木村的人走出去、烂木村的产品走出去。
他又在烂木村外出务工创业最多的广东省成立了烂木村外出党员支部和烂木村湾区同乡会。
外出党员支部和同乡会的成立,增强了外出村民的家乡意识,发挥了团结的作用,搭建了同乡合作的平台。
东西南北中,发财下广东。
烂木村有户籍常住人口2800多人,其中在广东创业务工的村民有1000多人,超过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是烂木村最年富力强的群体。
就那么一年的时间,烂木村的经济水平再上了一个台阶。家家户户的小轿车,小越野开起来了。
改变我们命运的是我们的认知,邓浩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地通过各式各样的参观、学习、培训积极的改变的村民的认知。
农民本身就有着“播种才会有收获”的农耕文化基因。
给农民创造适当的条件,他们就会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奇迹。
桂山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支书年终总结大会在县城召开。
县委书记卢凯、县长陈兴民、县乡村振兴驻村总队长张生等县委领导在主席台就坐。
乡村振兴驻村总队长张生是省委办公厅副处长派到桂山县驻村的,在桂山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
张生就属于驻村第一书记的实力派。
首先,他是省委办公厅的副处长,接触的都是省委领导,在湖西省算得上手眼通天了。
其次,他在桂山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在当地有很强的的影响力。
再次,他是代表湖西省委办公厅到桂山县驻村的。
张生总队长、陈兴民县长、卢凯书记分别在大会上洋洋洒洒的表彰和肯定了各驻村第一书记的成绩。
卢凯书记代表县委、政府专门向各第一支书以及后盾单位表达了强烈的感谢。
各单位派出的驻村书记基本上是两三年一换,今天这场总结会之后,有很多驻村书记就要回到原单位了。
召开这场会议,该肯定的肯定,该颁奖的颁奖,这些书记们回到原单位也就顺理成章的提拔一级了。
邓浩在会上的心情很失落。
烂木村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外出党员支部发挥了很明显的作用。
烂木村周边十里八乡的规模农业的投资有一半是烂木村的村民去投资或参股。
在外务工创业人员千万富翁增加了六个。
其中两个是搞直播带货了发财。
由于注重家乡观念的引导,这些发财的对奖学基金的支持很大,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对小孩的教育更为重视,投入更大。.
烂木村除了名字依然不好听,但是烂木村的人已经在当地被称为“金木人”,村民有钱了嘛。
有钱就能赢得尊重。
也是邓浩的积极引导,村民的认识水平高于周边的村民。
他们利用其他村的优势资源和鼓励政策,纷纷走出自己的村子,承包其它村寨的山林土地发展经济。
别的村子的第一支书向上级要的扶持政策,通过邓浩的专研,把价值转换到了烂木村村民身上。
但是,上级不会去统计村民口袋的钱有多少。
邓浩的努力以及成果并没有量化指标对照。
本来很亮眼的成绩,但是却没有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