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太太一个头两个大,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唐玉洁还在哭,没办法,唐老太太只好让唐冰清乖乖待着,抱着唐玉洁去开门,“谁呀?”
门外传来唐爱军的声音,“是我,娘,我是爱军啊。”
唐老太太一听是唐爱军的声音,一下子变得高兴起来,速度加快了些,把门打开后,唐爱军提着大包小包朝自己呲牙。
“娘,我回来了。”唐爱军笑得一脸温柔。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唐老太太赶紧将唐爱军迎进门。
唐爱军去西厢房,把自己的东西收拾了一下。看着自己熟悉的一点一滴,心里感慨万分。
唐老太太看到小儿子回来,心里很是开心,之前唐爱军考完试,就意味着他的高中生涯结束了。
唐爱军本想着上完高中就要去找工作,来报答家里的养育之恩,可是没想到今年国家下达了政策,部分高校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
1970年,唐爱军刚上完高中,正好下达了政策。
唐老太太想要儿子去上大学,可是又怕家里其他孩子有意见,毕竟两个哥哥付出的也够多了。
唐老太太没好意思直接同意让唐爱军去上学,还是唐爱国知道后,觉得要是有机会,还是去上大学的好。
唐爱国打听之后之后知道上大学不但不花钱,学校还会有补助。
这下唐老太太来劲了,既然这样还是要找找关系,希望唐爱军去上大学的好。
这不,唐爱军毕业之后直接进厂,工作了两个月,厂里有推荐名额,唐爱军平时吃苦耐劳,又是烈士子女,厂里打听了唐家在清河大队的风评后,果断地给了唐爱军名额。
这次唐爱军回来,就是在家收拾一下,准备去上大学了。
晚饭时,唐家人既为唐爱军感到高兴,大学生啊,这要放在以前就是秀才公了。老唐家祖坟冒青烟的好事啊。
可是唐爱军一走就是大半年,放寒假回来也是要直接进工厂的,这又是不经常见了。
唐老太太舍不得,可是儿子有出息,她也不能拖后腿啊。
“爱军你啥时候走啊?该办的手续都办好了吗?”唐老太太眼中透露出不舍。
唐爱军拉着母亲的手,“后天走,就差在大队里开个证明了。”唐爱军知道家人的不舍,可是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唐老太太点点头,“家里还有两瓶酒,待会儿就去大队长家开证明,还是早早做准备。”
唐老太太一想到唐爱军要一个人出远门,就觉得要准备的东西很多。
床铺,吃的,日用品…
感觉时间好紧。
看到唐老太太眼中的慌乱,唐爱军无奈地道“不用准备太多的东西,我也没法拿。以前用的那些都还好好的。”
唐爱国皱眉道“那不行,你以前用的床铺都很旧了,还是要买新的,别让大城市的人笑话。”
唐爱军心里感动,这就是自己的家人啊,哪怕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就是为了自己在外面过的好,“不用,反正我就是一农民,家里有啥就用啥,哪里就会被人笑话。什么都用新的,才会扎眼。”
听唐爱军这么说,唐老太太也觉得有道理,“吃的还是要准备的,在车上吃,别饿着。”
都是家人的一番心意,唐爱军不再拒绝,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