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东汉末年之士以身入局 > 第49章 董卓殒命

第49章 董卓殒命

董卓历经几年酒池肉林的生活,一身武艺早已荒废,更不必说那健壮的身板,此刻的他的身材臃肿,每行至几步就立刻气喘吁吁,唯一没变的就是性格上的喜怒无常。

朝堂上的事物都由李儒一人决断,既没有让百官商议,又无需让他们干些什么,只需要用耳朵听着,然后签字画押即可。

“陛下,这是相国大人确定的事情,请陛下过目”

太监接过李儒手中的锦缎,刘协接过锦缎没有第一时间查看里面的内容,而是扫视一下百官,见百官无人质疑,最后将目光停在王允身上,见他也迟迟不发问。

这就是我大汉的忠臣!

李儒斜眼看一眼王允露出诡异的笑容,然后转而看向刘协,刘协见李儒不友善的目光,这才查看起锦缎上的内容:“陛下,可有什么的地方不对,我让相国大人改改!”

“郎中令,说笑了!我...朕岂敢忤逆相国之意,相国大人日理万机,为大汉呕心沥血,披荆斩棘,故而...故而让朕在这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朕...朕应该感激才是,何来...何来责......”

李儒不屑道:“陛下,多说无益,还请陛下快快下旨!”

刘协再一次将目光停在王允身上,王允依旧不为所动,见刘协看他,立刻地拉着脑袋,有种不问世事种种世外高人一般。

“中郎令,高祖有言非刘姓不可为王!相国大人要越界吗!”

随着刘协将锦缎上核心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话铿锵有力的喊出做着最后的挣扎,朝堂上没有刘协预想的那样引起骚动,而是像石子入海没有泛起任何涟漪。

李儒不慌不忙,面无表情,眼神犀利的看着刘协道:“陛下糊涂了吧,陛下帝位是何人成就的!”

“朕继承帝位乃名至所归,不是尔等宵小可以非议的!”

李儒听后双手有节奏地拍打起来,声音虽小,但是百官可以看见李儒的举动,也将刘协刚刚英明神武之态吓成过街老鼠。

“陛下若如此,不容亲自去问相国大人如何啊!”

刘协听着李儒的挑衅,依旧向王允求救,王允见刘协投来的目光选择了无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此刻刘协心如死灰。

“爱卿,何必如此呢,我们在朝堂上再商议商议如何?”

李儒听着刘协求饶的语气,再凶横的眼神扫视一下百官:“陛下,不是臣不愿意好好地谈,是陛下有意为难臣!”

“让朕再考虑几日如何?以中郎令的能力定可以的!”

李儒听着刘协懦弱的回答,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而是将目光聚集在王允身上,身为谋士的他觉得王允有些反常,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故而恭敬道:“陛下,臣也有些难处,但定会让相国大人同意。”

刘协见自己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有了起效,看着李儒转身就走,立刻又献媚道:“有劳爱卿了!有劳爱卿了!”

“退朝!”

宣旨的太监在没有刘协的示意下直接宣布退朝,百官无一人离去都在等待着宣旨太监的离去,直到李儒身影消失在门外,宣旨太监这才无礼的看了刘协一眼算是请安,然后管自己离去,紧接着百官也就此跟着离去。

片刻,这个朝堂大殿上只剩刘协孤零零的一人,他回想着自己身为帝王竟如此下作向臣子献媚,每每想到这里立刻发出呵呵般的嬉笑声,然后放声仰天大笑,笑至极致后潸然泪下,顿胸垂足:“父王,这就是你为儿臣留下的忠义之士啊,忠义之士啊!”

“我儿苦吗?”

刘协耳边响起先帝刘宏的声音,其猛然抬头看着站在眼前的刘宏,立刻像是做错事的孩子,擦拭眼角的泪水抽搐着寻求父亲的关怀:“父王,我......”

“我的都知道了,协儿受苦了,你做的很好,可为父当年又何尝不是这样处境呢”

“父王......”

“乖,父王相信你了,你可以的!”

“父王,父王!你不要走!”

刘协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嘴里还念叨着,但他很快平静下来之后,看着周围的小太监及宫女,用衣袖擦去额头的汗水说:“我怎么会在这?”

小太监恭敬道:“请陛下恕罪,小奴在大殿上发现您时,您已昏倒在地上,小的上前查看,陛下额头发烫,小的不敢怠慢,通知了中郎令,故此陛下这才被送回寝宫。”

看着小太监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起回复着自己,刘协深吸一口气,落泪道:“起来吧,以后无需如此了,告诉中郎令,朕答应他的请求!”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高祖有训,非刘姓不可为王,违背祖训天理难容啊!我的陛下!”

刘协闭上双眼,深深吸了口气,然后长长叹了口气道:“百官都不阻止,我一年幼的孩童又能如何呢!与其夹在中间受气,不如随了他们的愿!”

“陛下......”

“够啦!朝堂之上没有人吭声,何必在朕的寝宫冒死觐见!”

刘协宣泄着心中的怒火,不仅是对自己年幼的痛恨,更是对百官的失望,乃至对那些整天相互吹捧自己熟读圣贤之书,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标榜自己是忠义之士的怨恨。

刘协的一席话很快传到了李儒的耳朵里,李儒会心一笑,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分析起刘协突然的转变,直到他观察刘协数日之后,这才笃定刘协已经放弃忤逆董卓的指示。

董卓被封为凉王的消息,很快随着商贾流传至周围郡县,不久将响彻大汉境内外。

“文若,你不说些什么吗,让老夫在朝堂上只字不提!任由李儒欺辱陛下!”

荀彧看着王允异常的愤怒,就差吃人了,不慌不忙抿了一口清水道:“司徒大人,应该开心才对,陛下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王允怒视荀彧激动道:“你知道这一步,陛下将会被宗亲所唾骂!”

“哼!他们为何不举兵来救呢,益州的刘焉,荆州的刘表,兖州的刘岱,你们三个不是最近的吗!还有幽州的刘虞,扬州的刘繇也不来救,他们哪一个不是汉室宗亲,哪一个不比陛下来的尊贵!”

王允被荀彧怒斥,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举止不定道:“那...那为何要...要陛下妥协!”

荀彧平静道:“司徒大人,草民放肆了,陛下身份虽然尊贵,但是随时可以暴毙,已经杀了一个,再杀一个又有什么关系!刘氏宗亲之中,最不缺的就是人,合法的人!”

“我们不仅要让陛下同意封异姓王,必要的时候还可禅让帝位!”

王允瞪大双眼怒斥道:“你疯了吧!”

“不是我疯了,是董卓等不起了!时间对我们来说,多一天,少一天无伤大雅,对于深宫之中的陛下则是危险万分,我们要说服那个人!”

“他岂会被我等说动?如今董卓权力滔天!”

荀彧看着王允满脑子都是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抿了一口清水:“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何况他是半路投靠的”

“启禀老爷,贵客正在大堂候着!”

王允听后点了点头:“文若,一会儿就看你了。”

王允,荀彧,吕布三人坐在大堂把酒言欢,酒过三巡,荀彧借助酒劲道:“我文若,替将军不值!”

“先生,你说什么?替我不值!”

荀彧迷糊道:“我说了什么吗”

吕布将目光移向王允,王允权衡之后道:“文若,你确实说了!”

“嗨,不说也罢,不说也罢,我们喝酒,吕将军!”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吕布见状立刻不耐烦道:“先生若不说出一二来,我立刻离开”

“你看你,我...嗨,算了!”

“事情是这样,没有将军的一戟相国大人根本成不了事,我想将军也发现了端倪,刚刚成事就在将军营地周围,立刻驻扎起西凉军的营地,后面的话就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我怕不能结交像将军这样豪迈的酒友!”

吕布听后立刻来了兴致:“先生若看的起我,希望可解奉先心中疑惑。”

王允见吕布上钩,立刻对着荀彧使以眼色,吕布也看在眼里,荀彧勉为其难道:“好吧,将军,我就像我心中想告知与你,该怎么说呢,对了就从那说起......将军的职务看似升迁了,实则明升暗降,每每调动本部兵马,都会出现西凉部队统一协调,那是为何?是嫉妒将军的武艺,还是为了排挤将军你,或者是有意为之,只为了让将军稍微与他们发生冲突,让相国大人你是个不确定的因数,你所认为在关键时刻做出一锤定音的功绩很大,但,那已经过去了!”

那已经过去了!

吕布的脑海不断响起这句话,再结合眼下的自己所遭受的一切与荀彧所说的不谋而合,他的开始有些迷茫起来。

“将军,您看我说了,您现在...嗨!都是我的错。”

王允见吕布有被说动迹象,立刻接茬道:“奉先,身体若不适,可先行离去,我来为你善后”

王允你就是个小人,在这关键时刻,哪里需要你来做什么好人,人家还没开口,你就把活堵上了,人家一回去事情一忘,你就等着吃屎吧,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荀彧压制着内心的怒火,咬紧牙关,然后假装醉酒的模样打翻酒樽,再拾起酒樽往嘴中倒:“怎么会没酒了?吕将军我们继续喝!”

“先生无,需在装醉,接下来吕某该如何?”

荀彧听后大喜,立刻正襟危坐道:“欺骗将军非我等之意,而......”

“而是为了社稷,奉先有如此觉悟,老夫欣慰,替陛下叩谢将军大义!”

王允说完立刻起身对着吕布恭敬行拱手礼,荀彧见状也只好起身行拱手礼,吕布则回敬抱拳礼。

“奉先愚钝,需要谋定后动,不知接下来该如何?”

王允听后立刻语塞,转而看向荀彧,荀彧不失礼数点了点头道:“我们如此行事,到还需借助将军义子的身份这才好击杀董卓,二位可有疑惑需要在下解释!”

吕布肯定道:“先生之才,无人能及!奉先静待时机”

荀彧见吕布离去,看向喜悦之中的王允,现在每多看一次就犯恶心,但此刻王允是不会让其离开,也只好在借住几日。

董卓刚封王不久,不知何时起民间出现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李儒,这民谣是哪里传出来的”

李儒稳定自若道:“凉王殿下,这应该是陛下所为了!”

“什么,这小皇帝活着不耐烦了,李儒选个吉日,我要小皇帝退位让贤”

李儒听后慌乱道:“岳父大人,这可使不得,必须由小皇帝自己提出来”

“报,启禀凉王,陛下捎人带来一份圣旨。”

“念。”

“凉王殿下,朕自登基以来,天下大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百姓流离失所,朕甚是痛心,天下需要能主方可平定,朕思来想去还是禅位于凉王,谅凉王莫要推辞!”

李儒上前立刻抢过锦缎看着锦缎上盖着小篆刻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激动道:“凉王殿下荣登帝位,中郎令恭喜殿下,不!是陛下!”

董卓听后乐的合不拢嘴道:“我们明日就出发!”

长安官道上董卓的车马延绵数里,刘协早就皇宫的城墙上等待着董卓的到来,董卓肥胖的身躯不足以支撑他一口气走上皇宫城墙,只能三步一歇,五步一停,二刻钟后方才见到董卓来到城墙上,王允看见董卓后用衣袖擦去额头的汗水。

董贼,我还以为你发现了什么,原来虚惊一场!真如荀彧所说就只带来吕布前来

李儒见状两侧士卒不对劲:“为何百官站的如此之远!”

“击杀逆贼董卓,击杀逆贼董卓!”

皇城上士卒们像是发了疯似的前赴后继的向着董卓飞驰而来,董卓击退一波又一波的皇城守卫大喊道:“我儿奉先何在?”

吕布大步流星手持方天画戟一路收割着企图挡住他的士卒,片刻,就杀到了董卓身旁,董卓见吕布到来立刻底气十足道:“奉先,快将王允老贼处死!”

王允与吕布对视一眼,吕布大喝:“逆贼拿命来!”

一道戟影从董卓跟前划过,董卓不可思议的看着吕布,然后抚摸着自己的有些发凉的脖颈处,然后看看自己手中沾染的鲜血,随后失去知觉倒下。

吕布嘴里大声念叨:“董贼已死,何人该放肆,董贼已死,何人该放肆!”

董卓贴身士卒见大势已去,立刻放下手中的武器,刘协见到这一幕有些发愣,这时王允快步来到刘协跟前跪拜道:“让陛下蒙羞,是我等之过也!”

随后百官跟着一起山呼:“让陛下蒙羞,是我等之过也!”

历经两年的董卓乱政,随着董卓身死就此终结,大汉王朝迎来了新生,长安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欢天喜地起,可更大的危机依旧笼罩在大汉王朝。

荀彧得知计划成功后,立刻逃离了王允的司徒府,王允的本性他已然知晓,吕布的功绩将被世人所遗忘,不知何时才会被天下人所知晓,人们只记得他是三家姓奴,却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