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樟,石头这层叫悖,里面的木头叫内棺,有棺樟的墓,说明主人生前是有地位有身份的。至于他的墓为什么要弄得这么隐秘,就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怕被盗吧。”
“搞不好人家是为了防水呢,万一这个棺材里面没进水,打开之后尸体搞不好都还在,会不会从里面挑出一个,穿着大官的衣服,尖嘴獠牙一口一个的粽子,现场的人一个都跑不掉,从此人类进入粽子时代!”
李浩仔细看了一会,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只能拿电锯锯开吧!”
程前只能点头,立马招呼考古队员。
好在附近还有人家,半个小时候接了很长一条电源过来,开始锯。
刺耳的声音冒着火花在从现场传来。
此时围观的群众初步估计早已突然破3000人。
越来越多的人挤在外围啥也看不见。
可他们听着里面的电锯声就越发的想要进来围观。
马路上早就站满了人,来往的车辆被迫停车。
好在现场来了几十个骑着摩托车的交警。
紧急疏通道路,让车辆限行通过其他人则在路边设立路障,提示所有的车辆原地掉头。
人群被疏散也只是一时的,要不了会还是会集中在一起。
到时候车子一多,那就真的彻底堵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棺材的石盖一点一点的被锯开。
轰动一声,露出了里面的场景。
所有人不自觉的想要围过来看看警员的压力顿时大了起来。
奇怪的是,石棺打开后,并没有内棺,竟然还有一个外棺。
程前忍不住惊叹:“土一木一木的结构,这在整个华夏我也没遇到过啊,第一件看到这种墓葬结构。”
李浩点了点头:“确实很罕见,准备开棺吧,我就想知道这里面到底有没有进水!”
考古小组立马上来开棺,外棺的颜色偏黄,打开也比较简单。
掀开之后露出了里面的黑色内棺。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
毕竟这个棺材搞的这么神秘,还生怕被盗,那里面肯定有一些了不得的东西。
特别是程前,心都快跳到嗓子眼直觉告诉他这里面绝对有好东西。
五分钟后,一起准备就绪。
随着考古小组的一声大喊:“一……二……三起……”
轰……
棺材盖被掀了起来。
想象中的异味也并没有传来。
所有人都好奇的看向棺材。
可外围的人根本看不见里面的样子一个个急的不行。
滑稽的一幕出现了。
现场围着3000多个人,几乎3000个人都拿出手机在看直播!
可当他们看到棺材内的情景时,所有人都失望了!
那有什么宝贝,什么金银器件都没有,就连个瓷碗都没有……
里面有的只是各种毛笔,以及腐烂的书本!
堆在旁边到处都是!
不过看这个棺材内部的样子,保存的还算完好,虽然书本有很多已经腐烂但是上面的大多都还没有完全坏掉。
只不过颜色也变的暗沉,也不知道上面的字还能不能看见。
直播间内。
“尼玛!搞得这么严实,最后就这些破书和笔?
至于吗!
刚才开棺那会我都紧张的手脚心冒汗,结果最后就这?
真的是太失望了,也不知道这个墓主是怎么想的,就算你裹的再严实,要不了多少年,这些书都会坏的。”
“我估摸着这个墓的主人死之前应该是个秀才之类的吧,或者举人家里还有点条件,但也就那样,不然也不至于死了要把这些书本给带进去,从来没见过有人随葬品放书和笔的。”
“喜笑颜开,这下一个个都芭比Q了吧,失望了吧,还好我没去现场不然在那站着跟傻子一样,最后就看这玩意,还不如在直播间里看,巴适的很!
今天都这么晚了,估计挖完这个也结束了!”
“你们注意到没有,尸体的旁边还有好多盒子,那里面估计也有宝贝吧,只不过按理说这些东西又不会坏,没必要放盒子里吗,难道盒子里的还是书?
那我只能骂娘了,这也太搞了。”
……
李浩正看着尸体的信息。
“江槐,职业:
清末翰林院五经博士……”
同时也看到尸体头部的盒子。
准确来说,他的枕头也是盒子之一。
考古人员把棺材里的书籍小心翼翼的拿出,上面的字迹都还能看得清,下面的基本上彻底腐烂。
主要是尸体死后,里面并不是完全真空的,尸液会孵化掉下层的书籍。
程前简单的拿起几本看了一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虽然他也不认识,但从大脑里简单的搜索了下,发现也不是那种珍贵的典籍。
最主要的是一个清代末的棺材,能有什么珍贵的书籍。
直到最后,考古专家们开始清理最后的三个盒子。
当他们拿出来打开盒子的一瞬间考古人员愣住了。
就这么呆呆的站在那里看着。
程前立马意识到不对劲,走到跟前。
结果他一看,也呆呆的杵在那
李浩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也凑上去看一眼。
看着鉴定术给出的信息,把他吓了一跳!
“永乐大典
(副本)
,年代:
明代,高50.3厘米,宽30厘米。该卷为蓉字卷,内容为有关“蓉”字辞汇的唐、宋、元诗文以及相关的文学概要,其中包含《格物从谈》、《农桑撮要》等……
华夏历史上最全的类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永乐大典》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光绪二十七年
(公元1901)
,英使馆交回偷走的永乐大典330册,由于翰林院的院长逃难未归,大典被翰林院内部人员瓜分私藏,最终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其中有一大部分被同一个人收走……”
李浩看完简介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
这是他首次因为一个文物而震撼到如此地步。
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盒子里,上面永乐大典四个大字,显得无比的清晰,动人心魄。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棺材要裹的这么严实。
难怪他这么害怕被人发现。
原来他就是当年监守自盗的那个翰林院的员工,趁院长没有回归之前私下收购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