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七日的时光就悄然流逝。
今日的昌平侯府热闹的紧,门前挂着鲜艳的红绸,府里的树枝上也挂着彩色的绢花,整个府邸喜庆的就像是要娶新妇一般。
“昌平侯恭喜恭喜,令千金终于找回来了。”老兵部尚书大咧咧的拍拍昌平侯的肩膀,两个老人笑的胡子乱颤。
“哈哈哈,这可对亏了定远侯啊。”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了定远侯一眼。
定远侯赶紧上前一步朝着昌平侯行礼道:“不敢不敢,这都是犬子的福气。”,心里困惑不已,但是因着辈分的原因,定远侯在昌平侯面前也乖顺了不少。
司昊空面色还有些苍白,看着互相寒暄的几个老者,也跟着假笑。
昌平侯府对于刚刚认回来的二小姐闭口不言,所有的人都很是好奇,千方百计的去打听,但是昌平府的夏下人可不死定远侯府里那些没规矩的,知情的人都闭口不言,贪恋那些银钱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钱是收了,但是有用的消息是半点都打听不出来。
今日不仅仅有受邀前来的宾客 还有很多喜欢凑热闹的百姓,昌平侯府的下人拿着几个小竹篓,在府门前朝着百姓扔着糖果,还有些白面馒头,这些对于富贵人家来说算不得什么吃食,在这个灾年里,对于百姓来说确实美食。
城门外的施粥的棚子里今日也是难得的肉粥,难民各个眼角带笑,讽刺的是,因着昌平侯府和静府的施粥,没有出现暴动,也鲜少有难民饿死冻死,朝廷乐享其成,迟迟没有拨赈灾的银两。
几个人正在寒暄着,王丞相冷着一张脸走了过来:“恭喜昌平侯。”公事公办的态度,冷冰冰的语气,让四周本来欢快的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冷的就像这深冬的深冬的天气。
“多谢。”昌平侯也是冷冰冰的回了一句。
王丞相抬着头,正眼都没有给昌平侯一个,很是傲气的进了昌平侯府。
“你看看他那副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咱欠了他银子呢?”定远侯是个受不得激的,显然王丞相的态度将定远侯气到了。
“算了算了,今日是个好日子,就不要因为他人扫了兴,进去喝酒去。”老兵部尚书拍拍定远侯的肩膀,笑呵呵的朝着府里走去。
昌平侯也一起走进了府内,笑呵呵的道:“是啊,你看看今日这老天爷都难得的放晴了脸。”昌平侯抬头看向暖洋洋的太阳,将眼角的冷意掩饰了去。
“是呢,话说回来,你们府上在城外设的粥棚如今也有十多日了吧?”兵部尚书声音小小的问道。
“是啊,也只是保证饿不死人的程度,受灾的人口太多,附近城镇的百姓也不想知道怎么样了,上了很多次折子了,但是上面迟迟没有给个回复。”昌平侯一说到这件事就很是无奈。
“再等等吧,我家里也还有些余银,等回去就收拾收拾,也在远些的城镇设个粥棚,这天子脚下,要是有人饿死,那可是民心的不稳的大事。”老兵部尚书叹了一口气。
“只能先这样了。”昌平侯叹了口气,转过头来看向定远侯:“定远侯要不要一起?”
定远侯摸摸自己的鼻子,尴尬的道:“伯父也是知道的,家里的银钱都在内子的手里,平日里就外出喝酒都要赊账才行。”定远侯一副我也很想帮忙,但是我没钱的模样。
昌平侯了然的点点头:“那就算了吧。”
“对了,听说静府在你们的旁边也设了粥棚?”老兵部尚书不去理会定远侯,只自顾自的和昌平侯说着话。
“是啊,静梁那小子是个好的。”昌平侯满脸的骄傲。
老兵部尚书看着昌平侯这副模样,也是笑着道:“难得从你的嘴里听到赞许的话,我倒是想要看看这静梁是个怎么样的人了。”
“哈哈哈,今日你就能见到了。”昌平侯做出一副邀请的姿势,侧身让老兵部尚书先进到暖阁里。
一进到暖阁就喧嚣了起来,各种名贵的花草摆在暖阁的两边,花架前方放着一张张小桌,桌子上如今摆放着瓜果和点心,可供客人食用。
“哈哈哈,最近天气严寒,也就不让众位再此受寒了,今日就早早的开席,喝点酒水,慢慢也就暖和了。”昌平侯笑哈哈的大声道。
“哪有哪有,这暖阁设计巧妙,一点都不冷。”
“是啊是啊,这比我家里的暖阁暖和的多了。”...
众人客气的回应。
“哈哈,诸位满意就好。内子近来身体不适,这酒席都是家里小辈操持的,若有不周之处诸位多多担待。”昌平侯说着就坐在主位上,下面的宾客客气的举起酒杯,恭喜的话连绵不绝。
-------------------------------------
随安堂
静姝安安静静的坐在昌平侯夫人的床前,承受着昌平侯夫人一脸慈爱的打量。
许久之后,昌平侯夫人嘴角带笑,眼角挂泪的拍了拍静姝的手:“这丫头长得真是俊俏,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静姝笑着低下头:“我哪有昌平侯夫人长得好看,您才是真正的美人呢。”
昌平侯夫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出声:“你们看看这丫头,这嘴就跟抹了蜜了一样,我都这样的年纪了,那还能和美人相联系。”话音刚落,有含笑瞪着静姝,佯装不满的道:“你这丫头,怎么还叫昌平侯夫人,应该叫外祖母才是。”
静姝看着静母,静母认同的点点头,静姝才喊了一句:“外祖母”
这短短的三个字,就让本来就眼角含泪的昌平侯夫人眼泪扑簌簌的掉下来,连连应声:“哎哎,好孩子,快,快,将我备好的礼物拿来。”昌平侯夫人激动地晃着桂嬷嬷的手。
“夫人放心,老奴早就准备好了。”桂嬷嬷笑着朝站在内室门前的小丫头们示意。
小丫鬟低着头,脚步轻轻的走到昌平府夫人的床前跪下,将手里的托盘高高的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