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重生柳暗花明/小户千金二嫁记 > 第49章

第49章

刚刚让庞升旺去视察了田庄春耕的情况,她又让人送了铺子里的账簿来看。顾氏给她的几个铺子都是不大起眼的小铺子,但是里面的营生却是可以细水长流,慢慢经营的。俗话说“买卖无大小”,只要自己经营好了,这些铺子每年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阳春捧了一盏茶来,失笑道:“奶奶忘了,账册昨天晚上就看完了!”

纪瑾瑜一拍额头,道:“对、对、对,我真是忘了。那让湘月去前院请了庞管事来!”

“是!”

不大一会,湘月带着庞升旺来到厢房,纪瑾瑜已经等在那里了。待庞升旺行了礼,纪瑾瑜请他坐了,又上了茶,这才问他上次没有回完的是什么话。

庞升旺闻言复又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递过来,说道:“这封信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我就出去了一会,回来就发现这信放在马车里。问马夫也说不知道。我原本想把信丢掉,但是看信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要交给奶奶,若是我私自毁了,又怕耽误了奶奶的事。况且这信里面包的还有东西,我也不敢乱拿主意,也不敢让外人知道,妥善地保管好了,今天才拿来给您。”

会是谁给自己写信呢!

纪瑾瑜接过信,果然沉甸甸的,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信封上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字:西平侯四奶奶亲启。

纪瑾瑜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几个字出自何人之手。

就是不知信里面说些什么!

纪瑾瑜将信放在一边,说道:“这个恐怕是个恶作剧,不去理会它!我找庞叔来是要商量别的事情的。”

庞升旺也不愿再说,便道:“请奶奶示下!”

见他站着,纪瑾瑜又说道:“庞叔,您还是坐着吧!庞叔原本就是家里的老人,如今跟了我来。外面的事情,全靠庞叔打点,我以后要您指点的地方的地方还多。您这样客气,莫非是将我当外人不成?”

“既是奶奶盛情,那老奴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才对!”纪瑾瑜点点头道:“我的产业盛京、安吉都有。要是认真算起来,倒是安吉占了大头。如今咱们一家都在盛京,有庞叔看着,我自然是放心的了。但是安吉的产业,无人打理,虽暂时无妨,却不是长久之计。”

庞升旺点点头道:“奶奶想的即是,南边确实需要可靠的人打点才是。”

纪瑾瑜沉吟道:“若是论可靠老成,自然派了庞叔去最妥当,只是一来,您上了年纪,不适合来往奔波,二来,盛京这里也离不了您。所以,我想着,是不是可以让庞叔从您家的两个哥哥中挑一个到南边去做管事?这样我也放心,您不用两边操劳!”

薛家主子多,下人也多,有什么好的差事,没等他们知道,立马就被人补了上去。如今当家的二房的奶奶,他们跟着四奶奶刚到这个地方,脚还没有站稳,何时能谋道好差事?与其在这里白熬,不如到南边去待个几年,既见了世面长了见识,又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

而且一去便是正经的管事!这可是比呆着薛家好上百倍。

庞升旺知道主子信任他,抬举他,哪里有不高兴的?恨不得立马点了头答应才好!

但是他毕竟在纪府多年,是个稳妥忠心的人,两个儿子从前只做些简单的活计,并没有真正做过管事,若是做的不好,岂不是辜负了纪瑾瑜的一番托付?

所以他推辞道:“奶奶抬举,是两个小子的福气。只是他们两个却不是很妥当。一来,他们二人都没有正经做过管事;二来,南边产业比盛京还多,恐怕他二人担不起这样的大任!”

纪瑾瑜岂能不明白他的心思?越是这样的老人,越应该好好用起来才是。

“岂有人一生下来就会做管事的?凡是都是学出来的,庞叔也应该让两个哥哥出去历练历练才是。总在父母身边,何时能做成大事?”

见纪瑾瑜这样说,庞升旺点头称是。

“南边产业虽多,却凡是都有旧例,只要他按照原来的例子监管就是了,并不要他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管着那些人不要偷奸耍滑、欺上瞒下就是了。

况且大哥哥如今已经成了家,也该立起来,有个大人的样子。他之前跟在您身边这么些年,就是学到了您一星半点,就足够了。也也细细看过,别的不说,光接人待物就是极好的。要您舍得,不如就派了大哥哥去,如何?”

纪瑾瑜话已经说道这个份上,庞升旺心中万分感激,只有点头称是道谢的份。他原本还想着在纪府待了一辈子,临了临了居然挪了窝,伺候着这个年轻的主子,心中着实不打自在。如今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

待庞升旺走后,纪瑾瑜望着桌上的信,心一下子蹦到嗓子眼里。

37、措手

莫不是杨承出了什么事?

她一把抓过信封,正要撕开,却又失笑。看这信也不像仓促之间写出来的,况且又用了那神不知、鬼不觉的法子放到庞升旺的马车上,定然是谋虑良久的了。如此看来,这写信之人,应该并无不妥。

果然,信中并没有说什么,只说他最近的一些情况。原来他武考过后,便在盛京五城兵马指挥使下面谋了个吏目,虽说无品无级,到底不再是白身,从今之后吃官家粮了。

那重重的东西,是两块龙凤呈祥的对玉,送给她作为新婚的贺礼的。

纪瑾瑜由衷地为他高兴!

却不知道怎么只做了这么小小的吏目。她之前听说敦亲王想把庶出的女儿嫁给他,怎么现在没了消息?看来事情有了变故才是,当时闹得几乎人尽皆知,可见敦亲王心意之诚,怎么反而不了了之?

难道杨承拒绝了敦亲王?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愿意!会不会是因为自己?想到这里,纪瑾瑜突然面上一红,却摇头告诉自己想多了。虽然如此,她心里依旧觉得热腾腾的半天都平静不下来。

******

转眼间到了五月初五,纪瑾瑜一大早就派人李寿跟庞升旺的二儿子庞信一起往纪府送节礼。

薛府也如别家一样,开了正房的花厅,外男一桌,女眷一桌,中间由一个檀木屏风隔开,热热闹闹地吃了饭。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直平安无事。

到了六月中,突然传来二奶奶鲁氏身怀有孕的消息,没过多久大奶奶李氏也有梦兰之征。

几年没有添丁的薛府突然间两位奶奶同时有孕,最高兴的莫过于西平后夫人陈氏。想她吃斋念佛几年,不理世事,这般潜心向佛,并不是为了自己能修成神仙超出凡尘,这些年来,她每日在佛前所求就是佛祖开眼,能让媳妇们能早日诞下麟儿,为薛家开枝散叶、传宗接代。

好像是一夜之间,纪瑾瑜送出去的几盆萱草全都开了花。萱草又名宜男草,纪瑾瑜知道薛家几位奶奶都无所出,送过去不过是希望她们有个好的兆头,没想到歪打正着,大奶奶、二奶奶传来好消息恰好都在花期。二奶奶特意派了身边的丫头过来回话,千恩万谢好像认准了她们主子有孕便是纪瑾瑜的缘故似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