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重生1991,开局我挖到野山参 > 第16章 广北二人行

第16章 广北二人行

齐文在学校里上上课,练练字,放学了锻炼身体,打打弹弓,玩的不亦乐乎。

齐卫东哥俩则是马不停蹄赶往广北市

两人坐汽车到了延州市后,齐卫国领着先去延州市河南派出所,找到了在那工作的罗浩。两人是在警校培训期间认识的同学。罗浩请他们吃了顿饭,又领着他们到延州机场,教他们怎么买票、领登机牌、登机啥的,忙活了半天,下午两点多,终于登上了飞机,飞了大约4个多小时,又在首都机场转机,终于在后半夜到达了广北市。

齐卫东哥俩大晚上的也没敢出机场,直接在大厅熬了半宿,天亮了才出机场打出租车找地方睡觉。

这个时期的广北市已经领先国内其他城市发展起来了,五湖四海来发财的人很多,所以东北普通话还是能勉强交流。

出租车司机看了齐卫国出示的介绍信,给他们拉到了一个对外开放的部队第四招待所。

齐卫东两人这才放下心来,两人开了一个标准间,简单洗漱收拾了一下,一人搂着一个箱子补了一觉。没办法,第一次坐飞机,还折腾了一天一夜,两人必须的休息一下,要不接下来没法卖货了。

中午,两人醒来,就在招待所里要了两碗面条吃了。

吃完面,齐卫国让大哥在屋里看着密码箱,他则从一袋蛤蟆油中分出了一小袋带在身上,先出去探探路。

他先跟宾馆的服务员唠了一会儿,然后装作外地来办事的,回去要带点广州本地的土特产带回去,一问,还真打听到了附近有这么个地方,服务员还详细地告诉他坐公交车的具体线路。

齐卫国怕自己坐不明白公交车,还是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对这地方也熟,而且离招待所也不算太远,十几分钟就到了。

下了车,齐卫国发现这广州没别的,就是人多楼高。

这是一条有点类似于后世商业街的街道。路两边是各种海味、干果交易行、腊味店啥的,商品琳琅满目。一时间,齐卫国竟看花了眼。他走走停停,来到了一家海味干果行,进去打听了下,哪里有雪蛤油卖?店里的服务员告诉他往前走,有几家中药材交易行,可能有。

齐卫国连忙道谢,出门向前走着,走出挺远,终于看到了一个门脸,牌匾上写着广北康泰中药材商行。

推门进去,一个中年人迎了上来,问道:“老板,你需要点什么?”

“你这有雪蛤油卖吗?”想起齐文临走时的话,齐卫国没说蛤蟆油,怕对方听不懂。

“当然有啦,上等的东北林区雪蛤油,等我拿给你看看。”中年人转身走入柜台,从后面的冷藏柜里取出一小袋蛤蟆油放在柜台上。

齐卫国也没拿起来看,只是趴在柜台上瞅了瞅,就知道这蛤蟆油色不正,应该不是纯正的蛤蟆油,里面有可能掺杂了部分石蛤蟆(土话:也是蛤蟆的一种,其产出的油与林蛙类似,但药用和滋补价值差很多)油。估计卖家就这么卖过来的,老板收的时候也没辨别出来。

齐卫国不动声色的问道:“这种怎么卖的?”

“200块钱一两。”中年人给了个价格。

200块一两,那一斤就是2000。齐卫国暗自算了一下,他这卖才最多2000一斤,那收的话肯定也高不了多少。

想到这,齐卫国又问道:“你这有多少货,我想多买点,买个几十斤那种。”

“那么多啦,我这没有的啦。那你可以去清平那边看看哦,那边有个批发市场的。”中年人收起蛤蟆油,好心的提醒了齐卫国一句。

“清平,也是在市里吗?离这远不,老板。”齐卫国赶紧递上一根烟,笑着打听着。

中年老板不客气的接过烟,说道:“挺远的那。在大湾区那边的清平路上。不过那里各种中药材种类多,质量好,价格也公道,你这种一下买几十斤货的,只有去那边才能买到了。”

“谢谢老板啊,我过去看看。”齐卫国摆手出了门。上了一辆出租车。

清平中药材交易市场果然很远,打车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

一下车,齐卫国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中药材味道。

一条长长的街上,一栋醒目的高楼矗立中央,周围密密麻麻的各种商铺一个挨着一个,齐卫国连忙冲了进去,这么多,得抓紧时间看,不然一会儿黑天了。

略过那些卖黄芪、党参、还有其它不认识的药材商铺,齐卫国只注意着有没有卖蛤蟆油的地方。但楼下转了一圈,都没见到,只好转身进了大楼里。

大楼里也是各种中药材商铺,但都是保健、滋补的药品居多。

齐卫国一进去,就看到了有几家商铺的牌子上写着雪蛤油的字样。

走进去看了一下,这里的雪蛤油质量明显要好,但是每家的存货都不多,卖的价格一斤都在2500左右,要的多还可以讲。看到这,齐卫国心里对这边雪蛤油的买卖价格大致有了数。卖2500,那这边收的话最少也得1500往上了,这次广北应该是稳赚不赔,就看赚多赚少了。

齐卫国又来到二楼,这上面的商铺装修要高档不少,货柜上的货也应该都是高级货,不少都是红盒装着的。齐卫国比较了一下,挑了一间最大的商铺走进去,只见里面一个清瘦的老头戴着老花镜,正在那整理货。

齐卫国上前几步,开口问道:“老板,你这收雪蛤油吗?

老者看了一眼齐卫国,慢悠悠的放下手里的货,说道:“收啊,你有多少?”

“你先看看样品吧,然后咱再说要多少。”齐卫国说着,从兜里掏出那一小袋蛤蟆油,抠出一块,放到老者的手心里。

老者捏起手心的一块蛤蟆油,仔细看了起来,这是一个蛤蟆身上扒下来的整块油,表面黄白色,透亮有光泽,油中没有黑线等杂质,整体如一块黄玉一般。

老者又放在鼻尖闻了闻,还用指甲掐下一小点尝了尝,然后面露喜色的冲齐卫国说道:“真是好东西啊,这应该是正宗的长白山林蛙油,你有多少,我都要了。价钱你开。”

齐卫国笑了笑,心道,这老者一看还真是个行家,一眼就能识别出货的好坏。而且口气很大,看来是个大老板呀。

齐卫国斟酌了一番,狠心开口要了个高价:“2500一斤,有30斤。”

老者摇摇头,笑着说道:“你这小伙子不实诚啊。听你口音应该是东北那边的,不说你们东北人都实在嘛,可你这价钱给的一点也不实在,太高了,我们这里出货都才2500,你这货好一点,最多我能给你2000。我跟你说,这是这里给的最高价了。”

齐卫国也笑了,心想这还真是个老狐狸,狡猾的很,不过先不着急回绝,抻一抻再说。于是收起那块蛤蟆油,装回袋里揣好,然后开口说道:“老板,你是个明白人,我也不傻。我之前在下面也看了一些货,打听了一下价钱。你说的没错,我不仅是东北人,还就住在长白山脚下。我的林蛙油都是我们一个一个扒的,正宗长白山林蛙油,质量我敢说在这商场里是头一份。实话跟你说,今年我们只是探探路,寻找一下合作伙伴,明年这种好货还会更多。这样吧,我再走几家看看,老板你也再考虑考虑。”

齐卫国说完,转身就走。

老者听完明显心动了。没办法,这种上等的好货太少了。拿出去,保证大家抢着要,转手卖个两千七、八一斤都没问题。而且这种纯正的长白山林蛙油,很受港岛那边欢迎,正好大儿子在港岛那边有销路,收下来拿到港岛出手,利润还能翻倍。不行,一定要把货留下,哪怕多出一点钱。

想到这,老者急忙拦住齐卫国,赫然道:“你这年轻人,性子咋这么急。这样吧,我出2200一斤,你所有的货我都要了,马上就可以现金交易。但你要保证,明年再来,还卖给我家这种货。”

2200,估计在这个市场里,差不多是能卖到的最高价了,也许还有人会出的高一点,但齐卫国挑中这家,就是看这老头能在这楼里开一间最大的商行,肯定有实力,想着要是能通过这次买卖结下一个善缘,打通销售渠道,以后再有什么好货找他出手就方便了。

想到这,齐卫国连忙解释道:“老板,这价格我看是可以,可货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们是哥俩一起来的,我哥在招待所里看着货呢。你看,要是方便的话,你能不能和我去一趟招待所,见见我哥,他要是同意,咱当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样啊,哪个招待所?确定就你们哥俩?”老者沉思着问道。

“海军部队第四招待所。就我们哥俩。你放心,我们是正经人,你看,我还是警察呢。”齐卫国拿出证件,给老者看了一下,打消了老人的担心。

“,哈哈,这样啊,你在这随便坐,等我一下。”老者快步走进柜台里,冲着里面收银的小姑娘说道:“阿香,你去库房叫一下你二叔和阿广,带上电子秤,跟我去收点东西。”

那个叫阿香的小姑娘连忙起身,出门找人去了。

老者则是蹲了下来,在柜台深处的角落里悄悄的打开了一个保险箱,取出了几捆钱。

过了十来分钟,人找回来了,这期间,齐卫国和老者也简单的聊几句,互相了解一下。老者姓陈,从事中药材交易好几十年了,底下有三个儿子,来的二儿子跟着他打点这边的生意和库房。大儿子在港岛发展,小儿子在药厂上班。

人到齐了,陈姓老者又跟阿香交代了几句,就带着几人出门打车奔齐卫国提到的招待所去了。

路上,齐卫国想着要搞好关系,为以后卖货铺路,所以一直没话找话,和陈老板他们攀谈。陈老板也对齐卫国有所求,所以有问必答,陈家老二叫陈国栋,听老豆说齐卫国还是个警察时,态度也是十分热情,双方一时相谈甚欢。

聊的正兴起之时,出租车司机提醒到地方了,几人下了车,来到齐卫东他们房间外,开始敲门:“哥,我卫国,开门”

齐卫东开门见到弟弟领了好几个人回来,吓了一跳。以为出啥事了呢。后来大家一介绍,原来是收货的老板,才放下心来。

至于价格,齐卫东也是很满意,这已经大大超过他的预期了,但表面上还是推托了几句,免得让人看出来心里想法。

双方定好价钱,齐卫东就把货从密码箱中都拿了出来,陈老板他们几个挨个袋子验了验货,又称好重量,28斤,双方确认无误。虽说照之前说的少了两斤,但齐卫国解释了一下,大家也就没当回事。

货没问题,陈老板这边让儿子把货装到他们带来的箱子里,然后点出61600块钱,交给了齐卫国。齐卫国哥俩又点了一遍,分别装到了两只密码箱里。

交易很顺利,双方都皆大欢喜,初步的信任也建立了起来。

陈老板热情的邀请齐卫国哥俩品尝一下广北美食,想进一步确认明年的合作,但哥俩要连夜赶回去,就婉拒了,并表示以后还来,还有机会。陈老板见兄弟二人坚持要走,连忙吩咐儿子陈国栋去附近的市场买来不少鱼干,鱼片、腊肠、饼干之类的广北特产,塞满了一大箱子。 双方又留下了联系方式,陈老板一行就告辞回商行了。

此时天已经黑了,齐卫国哥俩不敢耽误,简单在招待所对付了一口,收拾一下退了房,拎着箱子打车往机场赶。带这么多现金,人生地不熟的,就怕夜长梦多啊。

到了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一打听,没有直飞延州市的飞机,只能飞到北京,或者春城市,再转机。

哥俩一商量,决定先飞春城市,那毕竟是咱省会,到那就快到家了。

最早飞春城的飞机是早上5点多的,哥俩订完机票,就在大厅相互依偎着候机,始终保持着一人休息一人看箱子的状态,熬到5点多,两人终于登上飞机,这才不由得出了一口气。

到了春城,两人也没敢做火车,还是选择飞机飞延州,又折腾了小半天,终于在下午4点多到了延州市。

这时候,已经没车回安平县了。两人只好又去找了齐卫国的警校同学罗浩,罗浩热情的招待了他们,还留他们在家住了一晚。

第二天,吃过早饭,齐卫国哥俩为了表示感谢,从陈老板给买的广北特产中一样挑了几袋,留给了罗浩。之后,就赶往汽车站,坐上了开往安平的汽车。

等齐卫东哥俩风尘仆仆的回到新建村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多了。虽然过了饭点,宋春芳还是连忙给哥俩简单整了点吃的喝的,吃完喝完,哥俩歇了一会儿,齐文也放学回来了。

看到齐卫东他们回来的这么快,齐文还有点诧异。听二叔简单说了一下经过,齐文心里还是有些遗憾,忘了一件大事啊,走之前应该告诉二叔去服装交易市场啥的也看看,不过人都回来了,说这些也没有用了,只能等明年看看找机会再说了。

接下来,大人们忙着算账分钱,小孩们忙着分好吃的零食。这时候的食品天然安全无污染,齐文也忍不住撕了一片鱼片,边嚼边看着大人们分钱。

齐卫国先是算了一下路费等的各种花销,一共是4800多块钱,主要是机票占了大头,走之前凑的5000块还剩了点零头。卖蛤蟆油的钱是61600元,陈老板给的都是100元的大票,一沓10000块,一共6沓多一点。

“平分,一家30800块钱。”齐卫东当场拍板。说着拿过装钱的箱子,数了3沓钱出来,又从其中的薄薄的一沓钱中抽出8张,放到自己身前,剩下的连钱带箱子都推给了齐卫国,笑着说道:“点点,然后连箱子一块拿走。”

齐卫国也没再推让,之前已然定好了,再说也没啥意思了。于是笑着接了过来,合上箱子说道:“就这几沓,不用点了,这个箱子我就拎走了。那个你留着吧,以后再去也许还能用上。”

齐卫东想起了走之前商量好卖电视的事,连忙说道:“这次去广北太匆忙,也没捞着看看彩电、洗衣机啥的咋卖,过几天咱俩直接去县城买吧,估计也差不了多少。这马上冬天了,洗衣服该冻手了。”

齐卫国点头答应道:“好,到时候你直接去沙河沿找我就行,然后咱俩在一起去县城看看。反正现在手里有钱了,也得让老婆孩子跟着享享福。”

正事唠完,也到晚上饭点了,宋春芳做好了饭菜,哥俩就着拿回来的鱼干鱼片又整了两盅。就早早回屋休息了。

齐文窝在被窝里简单盘算了一下自己家这两个月以来的收益:

卖参分了14400元,收蛤蟆成本6000元,去广州路费2500元,卖蛤蟆油分了30800元,总计净收入36700元。

在这个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城里人的月工资普遍也就二、三百块钱,一年下来也就攒个几千块,农村能有这些钱,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