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你小子还是不笨嘛!
宋立夏也思考起来,这个时代没有人工种植蘑菇,所以蘑菇属于山珍,只能靠百姓常年游荡在山间才能获取一二。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菌包一类的东西数不胜数,又不贵,那她是不是可以靠种蘑菇发家致富?
这东西又不用除草,只要湿度和温度合适,就能长得很好。
前身顾离小时候,老家附近就有一家人是种蘑菇的,淘汰的菌种包丢在外面都能长出零星半点的蘑菇,那只要能搞到菌种,种植也难度不高嘛。
“姐?你怎么了?你怎么又在发呆?”
宋小寒的小手在他姐面前晃了晃。
“啊?我在思考其他问题,这个木头太沉了,我跟你也就能抬动一小截,再说了这里离出山还远着,等我们抬下山,这木头估计就剩树杆子长不出木耳了。”
宋立夏直接否定了宋小寒的提议。
毕竟以后正要发展这个事业,也能找系统买点菌种,养在家附近,何必这么大老远抬两根木头回去,会累死仙女的。
“那好吧。”
宋小寒看着这木头竟有些依依不舍,和刚刚避之不及的样子判若两人。
不过他却在心底里默默记下这个位置,下次再进山,一定要再来这里看看,好不好吃不知道,主要他姐说这玩意贵呀!
背篓里有了东西,两姐弟爬起山就更有劲儿了。
也不知道这山是不是专产蘑菇,两姐弟又发现了野生金针菇。
之前发现的时候宋立夏欣喜若狂,这会儿看见却有些头疼,家里那二十斤还没晒干呢。
不过既然没有别的东西,那就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
于是,当李二狗看见两人的时候,看见的却是满载而归,不怎么高兴的宋立夏。
“立夏姐,可是太累了?你把背篓给我,我来背吧。”
李二狗瘸着脚走向两人。
“不用,不用,我就是愁,这个东西又不能整天吃。”
宋立夏叹气。
“姐,我们可以拿到镇上去买呀,明早若是路上的雪都化了,我们就进城去,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
宋小寒的小脸上倒是洋溢着笑容。
“也是,也是。”
宋立夏这才想起来,又不是找到的东西只能拿来吃,卖了换粮食嘛,真笨。
她满脑子都是怎么挣大钱,早些升级,竟然忘了这么简单的道理。
于是,三人这才全都变得乐呵呵的。
三人到家,自然是又收获了家里人的赞赏。
这一次野生金针菇估计只有十来斤,宋立夏也就没有拿到系统置换,明天进城卖掉之前的那批,就能名正言顺的买东西了,不用再演戏了。
“你们竟然发现了这个东西!”
宋大明看着背篓底部的木耳。
“爹,你认识?我还以为你也和小寒一样不认识呢。”
宋立夏把木耳都拿了出来。
“我虽然是个庄稼汉子,但常在镇上走动,没吃过但还是见过的,这东西镇上只有一家酒楼用得起,据说干货铺子里卖得可贵了,具体多少钱我倒是不知道,总之不便宜。”
宋大明笑得合不拢嘴,他这丫头真是能干,能找到这个东西。
早年宋大明老实肯干,自身条件还是不错,见识也广些,要不然也不会被宋立夏她娘看中,早早的就成家了。
“姐,咱爹可是去过好几次县城的人,他怎么会不认识,我还小,以后等我像爹这么大了,我也会认识很多东西的。”
宋小寒扬着小脸,很是不服气。
“娘,你真厉害!”
宋引拿了一朵起来仔细观摩,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他也要认识很多东西,将来才能跟小寒一样,跟在娘的身边。
“我们小引好了以后,肯定也是和小寒一样优秀的孩子。”
宋立夏摸了摸宋引的头,孩子嘛,都需要多多鼓励。
“嗯,我会努力向小舅舅学习的。”
宋引目光灼灼。
至于宋立夏为什么认识这个东西,就没人会觉得奇怪,毕竟宋立夏在南洋呆了三年,认识的东西肯定不少。
不过所有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有询问那三年的时间,宋立夏都发生了什么。
一个小姑娘,被当作奴隶发放到南洋,就算后面遇上了好心人,去往南洋的路上遭遇过什么,可想而知。
他们不问,宋立夏也不想提,那不是她的经历,她不想回忆起来,又多一分忧伤。
晚饭照旧是糊糊,宋立夏强迫自己喝了一大碗,她再也不想半夜饿醒了,那滋味可太难受了。
次日。
最早的那一批野生金针菇已经烘干,虽然还需要晾晒,可是宋立夏已经等不及了,等它彻底晒干,自己可能都要饿死了。
于是又带上了昨天采的新鲜金针菇,还有烘干的那一部分,宋立夏就带着宋小寒和李二狗去了镇上。
永安镇算是整个清江县下最大的一个镇,听说之前差点就变成一个新的县,结果因为一场旱灾,饿死了不少百姓,朝廷就把这事儿压下来了。
路上的积雪还没化干净,不过这日的天气倒是好,出了太阳,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姐,你看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定能把蘑菇都卖干净!”
宋小寒难怪期待的说道。
“那就先借你吉言了,卖完了姐请你们吃大肉包子,管够!”
宋立夏豪迈的许下承诺。
这些蘑菇卖完,少说也有不少钱了吧。
听到肉包子,宋小寒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那肉香味儿简直太勾魂了,虽然年夜饭也吃了肉,可那也不是猪肉不解馋呀。
“立夏姐,我能不能把肉包子换成钱?明珠的药快喝没了,我想去药铺给她再拿点。”
李二狗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哎呀,我怎么把这事儿忘了,二狗,肉包子是肉包子,明珠的药钱我出,你就别担心了,一会儿你就负责看好马车,其他的交给我和小寒。”
宋立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她整天想着怎么挣钱,倒是把这些事给忘了。
宋引喝的是宋郎中开的药,不需要她操心,明珠伤的重,喝的是镇上大夫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