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逃荒喜提超市,全家跟我吃香喝辣 > 第11章 胡人

第11章 胡人

李小美把包装都去掉,包在她准备好的油纸里。可乐也装进自己的水囊里,把东西装好后,李小美又叉腰离开超市。

刘氏和李小丽正蹲着,假装小解。

看见她出来了,李小丽动动她蹲麻的腿,“二姐啊,下次不能出来小解时候,你消失不见,太废我和娘了,腿都麻了。”

李小美根本没有回话,而是把巧克力直接喂到李小丽的口中。

李小丽第一次吃到这样的糖,有点苦还有点甜。

真好吃啊!吃的李小丽眯着眼睛。

李小美故技重施,把士力架喂到刘氏的嘴里。

她拉着两人站起来,不远处李海带着儿子给三人守着。

李小美看看周围,没有什么难民,直接把一根雪糕给李海,“爹,快吃,老虎说不吃会化的。”

李海也被吓了一跳,一听会化,也不耽误赶紧咬一口,要不是场合不允许,他都想闭眼好好感受。怎么会这么凉爽呢。

好东西不能独享,看看周围没人,赶紧给刘氏喂一口,接着给李大壮,让他去喂弟妹。一人咬了一口,雪糕也吃完了,几人都是紧闭嘴巴,大眼对小眼的看着,十分好奇怎么会有这么冰的东西呢。

李小美把水囊给李大壮,“大哥,别愁眉苦脸的,给你快乐水。”

李大壮不在意的笑笑,哪会有快乐水啊!他打开水囊喝一口,嗯?怎么有种水在嘴巴里跳舞的感觉。

好东西要分享,几人又传了一圈,感受快乐水的魔力。

李大勇也被投喂了巧克力,十分满足。李家人又加快了步伐,再一次前行。

不管未来道路如何,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李海发现了村长留下的标记,但走到一个分叉口时,却没有留下,让李海一家犯了难。

反而发现了不少难民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李海把刘氏和李小美拉到身后,以免吓到她们。

“爹,咱们到底往哪走啊?”李大壮问,两条路都有很多脚印,根本无法辩驳村长留下的记号啊!

而且看脚印,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来了什么人,居然死了这么多普通的难民。

难民全乱了,四散逃窜。让李海一家根本无法辩驳方向,何去何从?

此时,李海周围的难民都是跟他们前后走过来的,根本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知道的人估计早都逃的没影了。这里不能久待,此地实在不安全。

“爹娘,你们看看,这是不是小婶的衣服?”李大勇从路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小条破布系在石头上面。

“是,是你小婶的衣服。”刘氏惊喜的答道。

李海知道这是三弟妹给他们留下的记号,怕他们跟不上来。

李海几人又出发了,家里几人都是年轻力壮了,加快了步伐,果然又走了两个时辰,他们发现了村里的队伍。

此时李家村人四分五裂,明显是被冲散了,个人顾个人,跑到这里来的。

“哎呦,还知道回来呢!我以为外面好吃好喝享福去了呢?”

冯氏之前逃跑时,从驴车上下来了,她嫌弃驴跑的太慢了,一路跑过来,头发全都散了,若不是说话声音是冯氏,李海压根不能确认眼前疯疯癫癫的人是他娘。

李海一家没有人说话,已经习惯李老太太的冷嘲热讽,这些年都过来了,没反驳一句。

反而村长和其他几位与李海交好的,与李海寒暄起来。李海才知道,胡人的哨兵已经开路到这里来了,意味着胡人已经打下承元县,马上会大举攻打中原。

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此地不宜久留,村长查看村子里还剩多少人,继续快速赶路,有被落下的,也当做没看到,到了此时还讲什么情义啊,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冯氏却不肯善罢甘休,看看几人可不像饿肚子追赶过来的,一定是得到好东西了,恨不能上手,检查几人的背篓,他们一定有吃食,她敢肯定。

可当她要上手检查时,被村长拦下了。

“别闹了,在耽误下去,胡人来了。”

冯氏一听胡人,直接吓的两股颤颤,又想起刚才胡人杀人的场景,也不管李海家有没有吃食了,跳上驴车,跟着队伍继续前行了。

李海对着村长投以感谢的目光,村长只是点点头,往自家的位置走去。

冯氏在驴车上,嘴巴也没停,说着不痛不痒的废话。

李海对于李老太太的质疑,充耳不闻,把家人的位置安排好后,继续跟着队伍走着,脑子里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

如今是太康三十四年,西元帝在位三年,小皇帝今年才八岁,母族涉政,专权独揽,打压忠臣易士,专听宦官谗言。

短短三年,外族进犯,边境失守,各地藩王自立为王,不再孝忠太康。

如此境遇,朝廷还各种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叛军不断涌起,太康可谓是内忧外患。

承元县所在位置离边境只有两天的路程,边境已在五天前被胡人攻破。

承元县只有守兵三千,如何防敌,只能让百姓提前离开,至于能走到哪逃到哪,都是各人的命数了。

如今承元县又破,留给这些难民的时间不多了。李海闭眼稳定情绪,把脑子里胡人烧杀抢掠,生灵涂炭的场景挥散,不管如何,他只有保护一家人一个心愿而已。

逃荒的难民,有的是赶着牛车,有的是推着手推车,有的只是背着个背篓,人人都是脚步匆匆,谁都不敢慢一步,慢一步怕胡人追上来。

胡人个个人高马大,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啊。

胡人打进承元县的消息,在边关的各个县府传遍,逃荒的人越来越多。让原本能通过两辆马车的官道,显的更加拥挤。

行进速度也因此受到了限制,李家村人也只敢埋怨村长,不敢得罪其他人。

李家村是杂姓村,心不齐。

在离村前已经说好,能跟上大家守望相助。跟不上只能自求多福,生死攸关之际,各家顾各家了。

官道两边不时会看见上了年纪的老人,被家人扔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