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逃荒喜提超市,全家跟我吃香喝辣 > 第13章 回忆

第13章 回忆

李海十岁时,李柱子爹娘又相继去世,苦日子才真正的到来。在李柱子爹去世时,也告诉了他,他不是李家的亲生子,若是冯氏真的亏待他,自行离开便是,不必心伤。

但李海感念李家人对他的养育之恩,扛起了李家的重担,打猎,种地,农闲时去镇上做小工。

李海十八岁时,身材高大,长相俊美,能说会道,干活又是一把好手,可以说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好儿郎。

邻村秀才的女儿王氏在邻居家建房时看见了帮工的李海,一见钟情,芳心暗许,后来跟王秀才也表达了想嫁给李海的心意,想让王秀才托人问问李家是否愿意?

王秀才听闻是李家村李柱子家的李海,心里自是愿意,因为李柱子家可是李家村的富户,几年之内置了十亩的水田,再上原来的田地可是好几十亩呢,这样人家的长子自是愿意的。

便托人去李家说和,王氏也是十里八乡的美人,冯氏一听是王秀才家心里忍不住的嫉妒,自家的儿子也是一表人才啊,为什么十天八天便有上门来问寻李海的,怎么没有问寻李山的呢?

可冯氏也没想想,当年李山只有十四岁,别说上山下地,还跟着村子里的淘小子摸鸟蛋呢。再加上身高随了冯氏,身材瘦小,在乡下谁能看上这样的儿郎。

李山也听见了是秀才家的女儿王氏时,动了心思。

村子里小伙伴提起想娶谁做媳妇时,都说王秀才的王氏,识文断字,说不上倾国倾城也说的上是小家碧玉,而且身材发育的比一般女子发育的都好。

王氏出门赶集时,他们这些小伙伴都喜欢往她胸上多看两眼。若是他能把王氏娶回家,不得羡慕死小伙伴啊。

李山知道冯氏偏疼他,找到冯氏说了他想娶王氏为妻,冯氏小眼睛乱转后,告诉李山等着娶媳妇吧。

冯氏做事也是阴损,跟王秀才定下亲事时,只在聘书上写下李字,又回到李家村说是李山身体弱,需要冲喜,才会比大哥李海先行成婚。

成亲当日以李山身体弱为由,让李海代为接亲,王氏盖着盖头,行礼时也没发现与他行礼的人已经换成李山。

礼成后送入洞房,李山也一直没有出现,等夜深了回去后吹灭了蜡烛,行了夫妻之礼,第二天醒来,王氏睁开眼看见是李山时才知道被骗了。

王秀才到李家要个说法,冯氏却说当时说亲的人与她说王氏要与李家长子成婚,而李家的长子是李山不是李海,李海只是李家的养子,没错啊!

王氏听说李海只是养子有些不情愿了,再加上他与李山两人已经行了夫妻之礼,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了。

在此之前,除了李柱子夫妻村子里知道李海不是亲生子的不多,就是知道的也是当年在李姓宗祠发过誓,不会说出去的。

没想到最后说出来的却是冯氏,其实当时冯氏打的主意也是让那些上门问寻李海的人都知道,李海不过是个养子,与李家的家产关系不大,嫁给他不过是嫁给了一个穷光蛋。

也是那时候起,看上李海的人因为他是养子的原因渐渐地少了许多。

而一直对李海此情不改的便是李家村的外来户刘氏,刘氏刚来村子时,十岁左右,进山挖野菜时遇到了蛇,吓的心都快不跳了,以为命要完矣了,没想到李海出现了,救了他。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刘氏喜欢上了李海,但她深知女子的娇羞,只是在山上遇到时会与他说上两句话。

刘氏是跟她爹来到李家村的,没过几年刘氏爹去世,又听说了王秀才的女儿相中了李海,心灰意冷下便离开了李家村,到镇子上的绣楼去做绣娘了,也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吃饭的地方。

她离开李家村后,李海才知道其实他早都对刘氏动了心,每次都会走她经常走的路与她偶遇,打到野兔野鸡也是会烤好后给刘氏吃,只说是吃不了的。

李海当下知道心意后,也没迟疑,在绣楼找到刘氏,问她是否愿意嫁给他,刘氏自是愿意。

如今两人长子都十八岁了,若是问刘氏是否后悔嫁给李海,她仍是坚定地回答,不后悔,虽然婆母不慈,但她仍然觉得能嫁给李海是她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李海从回忆中慢慢抽离,三十多年的养育之恩,还的差不多了,爹娘爷奶也别怪他心狠,如今乱世,他能保护的人寥寥,唯有妻子和孩子不能舍弃。

天黑了下来,整个李家村从开始的几百人的队伍,如今卖的卖,丢的丢,被胡人冲散后,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村长决定在河边稍作休息,吃饱后接着赶路,已经没有时间让他们睡觉了。

此时的河面只有中心位置有一些黄乎乎的泥水,整条河已经干涸。

“各家各户都听着啊,这是三天内我们最后一次停下来休息,把三天的吃食都准备好。”

村子里人听见村长这样说,也不敢有异议,人人都知道胡人马上追上来了,谁也不想死在胡人的马蹄和尖刀之下。

大房的人支起锅灶,冯氏拿过来半袋子玉米面。

“把这些玉米面烙成饼子。”刘氏动作麻利的和面,这次冯氏还很大方,居然拿了半袋子来。

赵氏让李小翠跟着李小美和李小丽,她也帮着刘氏做饼。

而李家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拿着包袱当枕头躺在地上睡觉,仿佛这些活本来就应该是大房做的,大房就是其他两房的奴隶。

李海这些年已经见怪不怪了,李山和李河有李栓子和冯氏给撑腰,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若是没有灾祸,没有战乱,他可能还会容忍一二,但此时不同往日。

人人都是走了一路了,刘氏还要背着李小丽,更为辛苦。还要做这么多的饼子,不是不把人当人吗?

“娘,你看是不是让二弟妹和大妹一起做,人多做的快,不知道村长什么时候就让出发了,到时候咱家的没做好,之后三天咱们只能看着别人家吃,自家饿肚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