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刚动,旁边的刘氏小声说,“快装好,我还有,这些你和小翠慢慢喝。”
“真有?”赵氏怕大嫂是骗她,再次确认。
“有,我们昨天找到水了,把水囊都灌满了,你留着就是。”
赵氏手在包袱里,发着抖。大房一家这是救了她们娘俩的命啊!
刘氏怕赵氏心软,又说,“你藏好了,他不缺水。”刘氏说的他自然是李河,李河是冯氏的宝贝小儿子,缺谁都不带缺他的。
赵氏对刘氏点点头,走到今天,她要是再看不明白李河,那她真是傻了。
若说比大房日子还不好过的,那一定是赵氏了。
赵氏是李秀前夫的堂妹,李秀被休回家后,总是拿赵氏母女出气,对前夫的怨恨都发泄在了赵氏身上。
赵氏开始还会反抗,会跟李河告状,但李河总说那是他姐,忍一忍吧,等她心气顺了就好了,时间长了赵氏也不与争辩了。
半个馒头很快吃完了,刘氏和赵氏把锅等做饭的东西装到背篓里,放在牛车上。
吃饭的家伙事,自然要冯氏掌管。
李柱子家是村里最早蒸完干粮的人家,其他人家都没完事呢,李柱子一家只能坐在原地等待。
李小丽在背篓里坐了一上午,两条腿木木的,酸疼酸疼的。但她没叫一声苦,李小美把她抱在身上,给她揉胳膊,李大勇给她揉腿,小丽不说他们也知道坐在背篓里是如何的难受了。
赵氏和刘氏还有小翠去小解了,顺便找个没人的地方,让两人喝两口水,解解渴。
李海坐在石头上看着面前的河水干枯,土地有些干裂。如同他的心一般,四分五裂。
他平静不下来,这些年来他不是没想过反抗,但只要冯氏说当年是她在送子娘娘庙把他捡回来的,生恩没有养恩大。
他无法反驳,他忘不了没有李山时,爷奶爹娘对他的好,他们让他的小时候,是在欢声笑语中成长的。
这些年自己扛起这个家,不是不累而是不敢累。
他是个孤儿,无处可去,没有根。而李家村便是他的根,若是离了那,他能去哪?带着妻子孩子去哪?当流民吗?
可没想到如今他跟流民也差不多了,朝廷腐败,边境告急,如今天这般让他见识了更多的世态炎凉,同时他也知道,他要有所准备了,粮食越来越少,路越来越不好走,等遇到难处,或是粮食不足时,第一个牺牲的就是他们大房的。
而这些年他的底线就是他的妻子和孩子。
他可以付出辛苦,可以把他当成牛马使唤,可以让他二十岁才娶亲,可以让十五岁李大强成亲而不让十八岁的儿子娶亲,但不可以让他儿女换亲,不可以有心思卖她的女儿,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他看着从树林里走出来刘氏,其实他早就有了新的根。
李海又看着河边的难民越来越多,可李家村人一点也没觉得这样的危险,还在不慌不忙的收拾着。
他们已经忘了之前胡人如何杀人的,只想享受片刻的宁静。
李海感觉很不好,可能是长年打猎的本能,让他比其他人更快的感觉到危险的来临。
李海站起后,扫掉裤子上的灰尘,虽然衣服早都脏的看不出本来的颜色,身体爱洁的本能,还是会去做。
他走到李柱子边上,与李柱子说,“爹,去跟村长说说,快点走吧!"
李柱子看着李海,这是两天以来,李海跟他说的第一句话。
“你咋不去说,让爹去干吗?这么大人了,总是指使爹,干这干那的,你怎么那么不要脸呢?“李山根本没给李柱子说话的机会,直接对着李海开骂。李山从小就嫉妒李海,凭什么他长的好看,身高还高,村子里大姑娘小媳妇看着李海都脸红彤彤的。包括他的媳妇,现在李海跟她说句话,能让她高兴两天。
所以李山习惯的打压李海,只要把李海压在泥土里,他心也跟着舒畅。
若是以前,李海只会当成小孩子行为,根本不会跟他一般见识。可如今不一样了,他的心态在逃荒之后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李小丽失踪,刘氏被侄女泼水后,他深刻的意识到,在这个家里,没有人把他们当成家人,连孩子都不拿大房当人了。
他从小宠到大的好弟弟,在发生事情之后,居然连问候一句都没有,反而想处处打压他。
而小的时候,一直长在李海背上的李秀,让小丽丢了的罪魁祸首。说起来还真是个笑话,他三十多年,马上四十年了,就是一个笑话,用自己的真诚想打动他们,可最后呢?好心当成驴肝肺,把他只当成他们能随意践踏的奴才。
李山等着李海像以前一样,对他笑笑,当作没发生任何事的样子。可根本没有了,李海径直站起来,不再看几人,大步向着村长家的方向走去。
“李海,你站住!“李柱子自然知道李海为什么来找他,让他去跟村长说,因为他是一家之主,若是李海去,有一点越俎代庖的嫌疑,李海是明白人,怎么会办这样的糊涂事呢?
李山骂李海时,他也没有阻止,之前都是这样的吗?李海也不会说什么?李山打一巴掌,李柱子~再给他一个甜枣就行了啊?
为什么这两天都不一样了呢?
李海背对着李柱子,没有再前行,也没有转过身来,无声的对他的抗议。
“李海,你是不是翅膀硬了,爹跟你说话呢?你怎么连个屁都不放了?“李山又继续骂李海,他根本没有发现李海的不同。
李柱子想要阻止他继续说了,李海却转过身来,两大步走到李山面前,对着他的脸就是一拳,左眼直接青紫,能看出来他用全力了。
李山本能的捂住眼睛大叫着,冯氏冲过来,把李海推开,大声骂道,“李海你怎么敢打李山的吗?谁给你的胆子啊?“
李海看着李山,压根没接冯氏的话,彻底无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