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选调生第一,我转头前往贫困县 > 第13章 水泥厂的建设计划

第13章 水泥厂的建设计划

有了这二十万,任振邦心里顿时安稳了不少,水泥厂的建设,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任振邦目前在石门乡,主要负责工农业发展,以及招商引资。

但是以石门乡的现状,说实话任振邦压根就没有想过招商引资这回事。

说白了,石门乡一穷二白,交通还差,哪个企业会到这里来,去林城,去毕城,哪怕是去乌宁县也比来这强啊!

因此自打来到石门乡之后,任振邦就没有把心思花在招商引资上面。

之前鲁大山也曾经找过任振邦,他觉得任振邦脑子这么好使,肯定能想到好办法,引进一些企业。

不过被任振邦苦心劝告了一番,当时任振邦还说了一句非常值得深思的话。

不要把希望全都寄托给别人,石门乡应该立足自身,把基本功给练好。

缺企业不用担心,可以自己建,而且石门乡的基本功打好,还怕以后招不到企业吗?

这番话的确让鲁大山好好想了一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觉得任振邦的话有道理,打铁还得自身硬,目光要放长远一些。

石门乡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得从自身想办法,任振邦创建服装公司也好,建设水泥厂也罢,都是非常合理的决定。

这一套说法,也获得了石门乡党委班子的一致赞同。

至少任振邦现在,的确带来了希望,这些领导干部们,自然不会去反对他,这也让任振邦省去了后顾之忧。

没人在后面扯后腿,任振邦干活的速度就快了,和设备生产商联系好之后,任振邦购买了一批水泥厂设备。

20万的资金很快就被花光,也仅仅将水泥厂的台子给初步搭了起来,后续如果要将整个水泥厂的设备配齐,最起码还得要10万。

而这剩余的二十万,任振邦自然还是得去找君泰借,反正已经借过一次了,任振邦完全不介意再借一笔。

时间很快来到了9月份,服装那边战火不断,王文彬在外开疆拓土,他已经在十三行租下了两个档口。

陈大壮这段时间,成为了整个石门乡最忙的人,基本上每个礼拜都得往返一趟羊城和石门。

当然战果也是非常喜人的,整个八月份,君泰服装的销售额在200万,这还是因为刚涉及服装批发没多久。

如今服装厂的产能也扩张了,工人得数量增加了一倍,李嘉石正在考虑,扩大厂区的面积,很明显,现在服装厂的厂区面积已经不够了。

在借了服装厂第二笔10万元的资金后,水泥厂的全部设备都已经配备齐全。

任振邦在乡里找了二十几个泥瓦匠,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建筑队,开始建设水泥厂。

考虑到工程的进展,建筑队的规模还得陆续增加。

另外随着时间进入到9月份,新一轮的招募机会已经刷新,任振邦利用这个机会,为水泥厂招募到一个合适的管理者。

“徐敬,男,42岁,建峰集团总经理。”

建峰集团,国内第一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就连大名鼎鼎的华鑫水泥,也得排在他后面。

同时也是江东省第二家上市公司,今年八月份的市值大概在7亿多。

如果说杜自宏是建峰集团的舵手,那么徐敬就是建峰的大管家。

没有徐敬这根架海紫金梁,老杜想一路高歌猛进,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两人一内一外,才铸就了建峰集团今天的成就。

可是老杜这位建峰的掌门人、创立者,他在建峰的威信太大了,徐敬在集团内看不到任何接班的希望。

如今石门乡这里有一个新的机会,徐敬想着不如另起炉灶,他自信自己不比老杜差,未来也不是不能建立起一个,堪比建峰的公司来。

徐敬来到石门乡的时候,水泥厂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

任振邦站在建设工地前,看着即将拔地而起的工厂,着实有些感慨。

“徐总,对于水泥厂,你这边是如何规划的?”

“如今咱们的设备已经齐全,那么接下来的核心任务自然就是组织生产、人员管理、技术升级、销售渠道这四大板块。”

“不过咱们刚起步,技术升级的问题,暂时还不用考虑的这么多,但是以后肯定还要持续发展,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

“毕竟我们目前的这些设备, 连一条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都建不起来,用的还是老式的水泥生产线。”

“如今国内基本上都换成了2000t/d,甚至是4000t/d,国外有的都是5000t/d,不过还是那句话,起步阶段可以一步步来。”

“没必要把步子迈的太大,走稳了才是最关键的。”

以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一条20004t/d的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差不多得投资3.5亿左右,这哪是石门乡能负担起的。

因此相比于老杜,徐敬这个人还是比较沉稳的,他在石门乡水泥厂这件事上的态度,其实和任振邦很相近。

对于他的一些观点,任振邦还是比较赞同的,也难怪徐敬能在建峰干了这么多年,从工人到总经理。

“对了乡长,关于咱们水泥的品牌名,还有水泥厂的名字,您想好了吗?”

品牌对于水泥来说,其实和服装没什么区别,比如说建峰牌水泥、华鑫牌水泥,有的时候大家就认牌子。

说实话,任振邦之前就想过,干脆就把水泥厂叫做海螺吧!生产出来的水泥,也叫海螺牌水泥。

不过转念一想,任振邦还是放弃了,好歹也是母校所在省,为数不多的本土企业,就不要再夺他们的气运了。

后来又想了一段时间,任振邦才想到了一个好名字,天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生产出来的水泥,也就叫“天工”牌水泥。

此时任振邦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徐敬。

“天工、天工,这个名字好,既响亮又能展现出什么叫做大国工匠精神。”

徐敬的嘴里不断地念叨着,想了想发现还是任振邦取的名字更好。

“徐总,既然这样那咱们就这么定了,这几天辛苦您跑一趟县里的工商局。”

跑工商局,就意味着得彻底把天工这个商标给定下来。

陪着徐敬看了看厂房的建设,眼前的一连串厂房也不是立刻就能建成的。

因此任振邦和徐敬还专门讨论过,按照徐敬的意思,可以先建一个大点的厂房,将生产设备放进去。

等工厂全部建成落地时,再将设备归纳到对应的车间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