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病弱书生的壮夫郎 > 第36章 诗赋会

第36章 诗赋会

在酒楼工作的温言晚上酉时准时回家。

他回家之时,家里的门是关着的,由此可见顾深尚未回来。

打开门,进入院里,没有停歇,就走向厨房准备做饭。

他刚将饭煮上,门口就传来响动。

是顾深回来了。

顾深走到院里听到厨房里的响动,就知道温言已经回来了。

“阿言,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也刚回来。”

温言倒一杯水,端给顾深,“相公,喝水。”

顾深接过杯子,连喝了两大口,他是真的有点儿渴了。

“相公,你喝慢点儿。”温言担忧的看着,深怕人被谁呛到。

“嗝。”

喝完水的顾深打了一个饱嗝。

温言接过顾深手中的杯子,问道,“相公,还要吗?”

顾深摇摇头,“不要了。”

“那相公,先等等,我去做饭。”

“好。”

温言回到厨房继续做饭,顾深搬个椅子坐到厨房门口。

“阿言,第一天上工感觉怎么样,紧张吗?”

“不紧张,还挺简单的。”

两人就在厨房聊着天。

吃完饭碗,天色还未黑,看的很清楚。

顾深提议出去走走,消消食。

“阿言,现在还早,我们出去走走吧。”

“好。”

夫夫二人相携,走在空旷的小道上,散步消食。

吴府。

吴嘉与今天都在酒楼做事情。

回家时,把温言白天对的账本带了回去。

打算晚上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小六,把那些账本拿到书房去。”

“是,少爷。”

小六是一个个子小巧的汉子,长相清秀,瘦瘦弱弱的,若说是个哥儿都有人信。

小六从小跟在吴嘉与身边,对吴嘉与的一些秉性了如指掌。

比如现在自家少爷是要去沐浴更衣了。

只要是从外面回来,吴嘉与第一时间就是沐浴更衣,他有些洁癖,忍受不了脏乱。

每次府里的下人还在吴嘉与回来的第一时间把热水准备好。

沐浴完的吴嘉与脸上是说不出的舒爽。

去到书房,吴嘉与拿出温言对的账本,开始看。

第一眼,吴嘉与的眉头一皱。

接着看下去,眉心渐渐松开,脸上浮现出笑意。

“有趣,真是有趣。”

温言的记账手法,让吴嘉与眼前一亮,显然被惊艳到了。

没想到顾兄在记账上这么有方法,下次一定要让顾兄教教自己。

虽然账本是温言记得,但是他明白这都是顾深教的。

------

十天一晃而过。

县令举办的诗赋也如约举行。

顾深早早起床收拾好自己。

四人约定在书院门口相见,自己去晚让人家等着自己不好,于是早早就起了床,吃过早饭就往书院去。

顾深到时,其他三人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顾深连忙道歉,“不好意思,来晚了。”

田小胖回道,“无妨,我们也刚到。”

杨承附和道,“对。”

“那我们走吧。”田小胖招呼道,“快上马车。”

田小胖家的马车很大,里面装饰的也很豪华。

四人坐上马车,出发前往桃林别院。

桃林别院在南安镇十公里外的地方,因种满一片桃树而命名,此处风景优美,是散心,看美景,举行宴会的好去处。

坐在马车上的顾深时不时探头看看外面的风景。

记下了前往桃林别院的路。

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带阿言来看看,这儿的风景实在是很漂亮。

杨承和田小胖是两个小话痨,一刻不说话就难受。

田小胖看向顾深询问道,“顾兄可有提前准备诗篇?”

闻言,杨承和白天也看向了顾深。

顾深将视线从马车外的风景上移到了车里,有些疑惑的挠挠头,“没有,怎么了?”

“每年去诗赋会的书生都会提前准备一两首诗以备不时之需,刚刚想起来就问问顾兄准备了没有。”

田小胖倒不是故意不提前说,只是之前实在没有想起来,他的都是白天帮他准备的。

不只田小胖没想起来,杨承和白天也没想起来。

杨承一拍脑袋,郁闷道,“之前太兴奋了,我也给忘了。”

顾深有些不解,“没准备回怎么样?”

田小胖回答道,“不会怎么样,但是提前准备了的可以在诗赋会上拿出来,要是写的好的有可能被县令看中。”

顾深一听,觉得没有什么,他不是奔着县令的青睐去的,他只是好奇,想去看看而已。

倒是杨承有些不接受,郁闷的问,“我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三人看着他不说话。

杨承也知道自己是异想天开,可就是有些遗憾。

虽然他的诗赋不怎么样,但是万一运气好遇上一篇写的好的呢。

在四人的闲聊中,很快就到达桃林别院。

已经有很多书生到了。

顾深下了马车,看着桃林别院,感叹不愧是县令的地方就是不错啊。

田小胖他们在顾深的后面下马车。

看着漂亮的别院,忍不住发出惊叹,“无论看多少次都还是那么好看啊。”

田小胖家里有钱,经常到这些地方来游玩。

对于这里的外围他很熟悉的,但是里面他就不怎么了解了,毕竟他们游玩都是在别院外围,从来没有进去过别院里面。

这还是第一次。

“走吧。”

四人结伴走进别院。

里面相识的书生在一起交流。

顾深注意力不在书生身上,而是在别院的建筑上。

他不得不感叹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别院设计的很漂亮,建筑上的纹路更是刻画的栩栩如生,即使他不是学建筑学的,都能看出十足的美感。

诗赋会在别院的后花园举行。

穿过重重小道,四人终于走进后花园。

后花园种了很多花,有很多至今还在绽放。

假山林立。

正中央摆放很多桌椅,正是给他们用的。

每年的秀才不多,加上之前考中的以及举人,人都不是很多,差不多四十人左右。

四十几个书生聚在一起吟诗作赋,好不风雅。

就在众人交流的起劲时,几个人走到了宴会的上台落座。

这几人得到来成功让叽叽喳喳的宴会安静下来。

坐在正中间,带着官帽,长得一般,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人就是南安镇的县令。

县令右边拿着一把扇子的就是师爷。

左边的是书院的院长。

县令看着众人,道“大家都落座。”

“你们都是朝廷的未来,一定要努力科举,功成名就后为朝廷的建设出力。”

县令冠冕堂皇的说着。

顾深没想到不管在哪儿那一套说辞都永不过时。

这方说辞换几个词就是他以前小学,初中,高中老师讲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