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凌柱的老家,京城自然是繁华无比,两边屋宇鳞次栉比,不论是茶馆,酒馆还是布坊,珍宝阁都是应有尽有,到处可以见到身穿绫罗绸缎的富家公子。
甚至是珠宝香料,奇珍异宝各色商人,都是来来往往,让人目不暇接。
凌柱家娘子是个会刺绣的,平时就是她绣花供养丈夫读书的,如今他们虽然沾了雍亲王府的光,却也不敢随意动用胤禛给的那盒金子。
凌柱便拿出李金金给的首饰,咬牙当了,给自家婆娘在街上,租赁个小小的绸缎铺子,让她能买卖一些绣花布料,儿子也跟着在店铺里干活,总比在码头扛货来的轻松些。
虽然他不想用外甥女的体己,但是家里又实在没有钱来做生意,因此心中愧疚,只能写了封书信,托府里的奴才带给李金金。
杏儿一打开门,便看见尹二管事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封书信。
李金金拿了那信,仔细阅读了一番,知道自家舅舅让舅母开了个小商铺维持生计,心中并无异议,便抬笔给他回了个信,又塞了些银钱,托那尹二穿个信儿回去。
如今虽然京城依旧繁华,但是河南那带却并不太平,旱灾已经蔓延了,虽然赈灾款朝廷也拨出去了不少,但是却仍然有大批的灾民涌入了京城,虽然大部分被朝廷妥善安置了,但是却还有些年老病弱的人,在皇城根下讨饭。
尹二原本打算随意吩咐个奴才去送信,但是却又生了讨好李金金的心思,便亲自走了一趟。
凌柱家的商铺位置不算好,紧靠着皇城根那边,尹二路上见了些乞丐,本来这不算什么大事,只是他很快发现,京城里的乞丐似乎变多了……
京城中的变化,不仅尹二一个小小的管事发现了,朝廷之上,康熙帝更是震怒。
河北一带却连续大旱,土地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哀鸿遍野。
如此多事之秋,康熙帝最后还是点了胤禛和胤禩一起处理此事。
胤禩在朝中一向很有威望,不仅身上有个八贤王的美名,还深受康熙帝的喜爱。
他自己也知道,只要这次能把这个差事给办好,肯定能让皇阿玛多看他一眼。
因此虽然接了治理旱灾的这道棘手的圣旨,胤禩心中却极为高兴,回去便和自己的几位智囊商量如何脱颖而出,
胤禛虽然看出胤禩的心思,却面上不语,回去则联系了自己暗中的势力小心翼翼的部署了起来。
李金金虽然身处后院,却也对河北旱灾略有了耳闻,只是这次她心中也知道这事的重要性,所以对胤禛也是柔顺异常,甚至还亲自下厨为他做饭。
这让原本因为河北旱情焦头烂额的胤禛,心中跟着舒心了不少。
只是这旱情在河北离京城本就近,所以胤禛和胤禩几乎是风尘仆仆的到了灾区,身为河北巡抚的于成龙,是当地有名的清廉好官,本来正亲自前往灾区安抚民众视察灾情。
就听闻两位亲王到了,连忙在官邸处设下了酒宴款待。
于成龙其实是个有名的清官,又是天子门生,有心想要试一试两位亲王的意思,于是故意让人大摆了宴席,好酒好菜的都上了满满一桌。
若来的两位王爷真的忧心灾民,绝对会食不下咽,若只是花拳绣腿,那他这般侍奉却也不会出错。
胤禩一见于成龙居然大摆了接风宴,心里忍不住暗自嘀咕了起来,据他所知,这于成龙可是个一等一的刚正不阿,而且为人十分清廉,很得皇阿玛赏识。
但是转头一想,自己和胤禛毕竟是皇子龙孙身份尊贵,他只是一届官员,这般宴请又在情理之中,于是便没有说话,反而笑着上去谢了这位于大人的好意。
胤禛却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沉着脸,竟是直接摔了手里的筷子,神情冰冷的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亏于大人以清廉闻名,却不顾外面百姓死活,这膳食,本王可吃不下去!”
于成龙见雍亲王生了气,不仅不慌张,反而拍手大笑了起来,随后恭恭敬敬的站起身说道,“都说雍亲王脾性正直,臣如今一见,才知所言非虚啊!
于成龙为人刚正不阿,康熙帝在两王来之前,就给他秘密书信一封,让他这个试金石试一试两位王爷,这才特意吩咐人上了如此丰盛的食物。
如今见了胤禛的反应,知道他是真心实意的体恤灾民,想要帮助百姓度过旱灾,这般为国为民的皇子,怎么能不让他欣赏呢。
坐在他身旁的胤禩见状,脸上神色当即不太好,他生性圆滑,如今倒是因为圆滑,显得自己没有那么的关心灾情,倒是让胤禛抢了风头去。
本来是想着,只要胤禛办砸了这差事,那他再出头。
如今看见于成龙脸上的震惊赞赏之色,胤禩藏在袖袍下的手,忍不住都握的发白了起来。
胤禛却又皱着眉道,“如今早已食不知味,不如先把带来的粮食发放到各县再说,救人要紧,这饭不吃也罢!”
别说于成龙震惊,就算是胤禩也没想到他的这位四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在胤禩的印象里,他的这位四哥一直低调的不行,似乎不争不抢,但是却让他心里如临大敌,今日他的这番话,哪里是一个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皇子,反而更像是一位为民为国的君主……
胤禛却不管这两人的震惊,当机立断的带着手下人,就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只给两人留下了仓促的背影。
于成龙本来不太相信,这京城里锦衣玉食长大的皇子,能受得了灾区的苦,如今见了胤禛的表现,却大受感动。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胤禛竟然日日夜夜亲自前往各个县区查看灾情,安抚民众,甚至每晚还要案形劳牍给康熙帝写折子,一股脑的投身在了这河北的灾区了。
那些百姓们一个个都长了眼,自然知道这位雍亲王的功绩,每次他去赈灾甚至都要跟在身后,感激他的付出,不过短短一个月下来,胤禛就瘦的不成样子,让原本对皇子有偏见的于成龙,都忍不住心里感动万分。
于是很快就写了折子给康熙帝,叙述了雍亲王的种种事迹,言辞中更是心服口服,对他推崇备至,让康熙帝看了满意不已。
这样一对比之下,八贤王胤禩就显得平庸多了,于成龙对两人的态度也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对待。
胤禛越是能干,胤禩就越发着急,他隐忍到极致,免不了施展了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