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秦之乱和梁川之战终于结束了,大成国经历这番内忧外患已然元气大伤,武承二十年五月一日,成玄慢慢地走上承和殿,在御阶之上跪了下来:“成玄愧对大成国亿兆黎民,愧对文武百官,举九州之铁铸此大错,朕再次向天下人谢罪,此后定勤勉为政,不负苍生。”
“陛下不必如此,”冯恺说道,“西耀国勾结乱臣贼子,坏我大成江山,以致从梁川到威阳河维直到京师江安这千里江山社稷陷入战乱,西耀国其罪滔天,死不足惜,大成国上下人人得而诛之,此番我大成军队奋勇作战,西耀军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可见邪不压正。臣敢断言,西耀国此番已经大伤元气,已无与我大成国抗衡之力。不如趁此机会命徐京王烈乘胜追击,直奔西耀国都荣城!”
“不可!”养好病的王弼说道,“此番我军将士虽然牺牲不多,但是将士们东西南北各方向的奔袭穿插,已然是精疲力竭,如今攻打西耀国,只怕得不偿失,况且梁川城内损伤严重,需要数年才能恢复。臣以为,出兵西耀是早晚之事,但绝对不是现在。”
“老臣也以为如此,梁川城被大水淹了数日,城墙塌陷,已然破败不堪,不如休养三到五年,我军元气恢复,再举大军西征西耀,永除边患,西耀军屡犯边疆,以为我大成国之大患,杀我大成将士,此患必须彻底铲除!才能保证我大成国万世太平!”徐仪说道。
“容朕考虑考虑吧!”成玄见朝臣意见不一,有些犯难,“这样吧,出兵之事再做商议,如今战乱已平,对在平定双秦之乱以及梁川之战中立功的将领进行封赏,加官进爵,赏赐丝绸金银,以表彰他们在维护保家卫国的突出贡献!大成国上上下下都不会忘记!另外,对战死的将领士兵的家庭,也要抚恤,告诉他们的家人,他们都是英雄!大成国不会忘记他们!绝对不会!”
之后三四天时间里,奏疏如潮水般涌来,文武百官都就是否出兵西耀国一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成玄最终拿定了主意。
梁川城内的将士们在努力地修复着梁川城,修补塌陷的城墙,重建被毁坏的房屋,徐京想把百姓迁往了威阳和河维安置,待到梁川城修复之后,想再接他们回来。
“徐大人,”梁川百姓说道,“这里是我们的家,还是让我们在这里和诸位将士一起修好这个家吧!我们不想离开这里。”
徐京见百姓如此,也不便勉强。
五月三日,朝廷封赏的圣旨送到了,徐京、王烈、林雄、李勇等人商议之后,联名给成玄上书,请求将这些封赏的钱财赠与百姓,并且希望朝廷免除西北三城三年的赋税。
成玄看到奏疏之后,随即同意了西北诸将的请求。
五月七日,徐京、王烈、林雄、李勇等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
“此番我军大胜西耀国,歼敌二十万大军,不妨乘胜追击,直捣荣城,彻底解决我大成国西面的边患,西耀国十年之内四度侵犯梁川,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此番我军乘胜追击,师出有名。”王烈说道。
“王将军所言及是,只是,我军此番也是来回奔波,受到重创,贸然出击,恐怕难以取胜。另外,也不知道朝廷的意思是什么。”徐京有些纠结。
“可是如果等到数年之后,我军就师出无名了!而且到那时候,西耀军实力恢复,梁川城外将有更大的伤亡!西北三城,更加难以太平!”王烈说道,“千载良机、万世之功,切不可失啊!”
“圣旨到!”卫隽恰巧此时带着成玄的圣旨来到了梁川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