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霖菀把一杯水放到郑田兴桌前,叹了口气,问:“你怎么又回来了?”
郑田兴乖巧地坐在凳子上,闻言抬头看向他:“我没地方去。”
杨霖菀:“你打算在这里定居?”
郑田兴把肩上的包放到桌子上,说:“我打算住在这。”
杨霖菀闻言微微一愣,指了指自己:“哪儿?住我家吗?”
郑田兴点头。
杨霖菀无语凝滞,这家伙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
“为什么住我家呢?”
“不可以吗?”郑田兴一脸无辜,盯着杨霖菀问道。
杨霖菀颇有些无奈地看着他,“这所房子是村里临时分给我的,我离开后要还回去的。”
郑田兴:“哦。”
说完,他继续盯着杨霖菀,似乎并不在意这些琐碎事,只是在等他的答复,关于自己能不能住在这的答复。
杨霖菀眯着眼与郑田兴对视。
总感觉这家伙眼里冒出来的星星要把自己淹没了。
最终杨老师没承受住强烈的星星眼攻势,松口答应下来。
郑田兴听了,开心极了,扑过去抱住杨霖菀,刚想舔舔他的脸,突然想起小童说过不能随便舔别人的脸,于是改为用脑袋蹭蹭他的脸。
某只人型狗狗完全沉浸在开心的情绪里,全然没发现杨霖菀直接僵住了,就像石化的雕像那样。
之后杨霖菀安顿好郑田兴,去镇子上帮他买了一些日用品和衣服。
郑田兴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用的厨房里的粮食,看来有好好听杨霖菀的话,没去拔地里的菜了呢。
果不其然,郑田兴又吃的满嘴都是,杨霖菀忍不住给他擦嘴。
郑田兴眨眨眼,感受着杨霖菀的温柔,就好像感受着妈妈的温柔。
温柔的气质,和妈妈真的好像。
杨霖菀这回擦得更小心,手上没沾到一点油。
晚间,杨霖菀整理郑田兴带回来的材料,发现郑田兴居然都22岁了,比自己还大,之前一直以为他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呢。
因为他长得很显小,皮肤状态也非常好,关键是他神采奕奕的,眼里满是懵懂与好奇,懂的东西不多,居然指着他的手机问这是什么。
叹了口气,把材料收好,日后,又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呢。
晚上两人还是挤在一张床上,之后杨霖菀请村民们帮忙做了张床给郑田兴。
村子里来了一位新成员,起初大家对于郑田兴的到来还很好奇,发现他是同杨霖菀一道后,都表现出十足的热情。
有几个小女孩见他长得好看,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不知道怎么回,于是回了沉默。
有一个叫“小葵”的漂亮女孩尤为热情,拉着郑田兴的手说要带他一起去玩。
杨霖菀笑着对他们说:“别跑到西山树林去哦,那里有野兽出没。”
孩子们齐声应好。
几个孩子簇拥着郑田兴,蹦蹦跳跳地不知道去哪里野了。
孩子们带他去了“秘密基地”,是一片较为隐秘的林子,现在是夏末时分,有些树叶枯黄坠落,织成淡黄色的毯子。
小葵捧着一把落叶,兴奋道:“这里好看吧!”
郑田兴真心地点头肯定:“嗯!”
他们在外面玩了一天,傍晚时分郑田兴回来的时候,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好像挺高兴。
但是当他吃到杨霖菀准备的饭菜的时候,眼里的亮晶晶就消失了。
到底不懂得人情世故,他刚吃一口就吐了,还非常认真地评价:“好难吃,感觉比屎难吃。”
杨霖菀欲哭无泪,端走那两盘烧的焦糊的菜:“谢谢你的诚实。”
日子就这样缓慢却快速的前进着。
杨霖菀发现郑田兴在某些方面表现的非常专业贴心,但是有时却像个不谙世事的孩童。
问就是小童师父还没教完他所有的功夫与礼仪,不过没人知道这事儿就是了。
这个村子的青壮年都去城里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些孩子妇老。
郑田兴常去田里帮农民干活,收获了村民们一致好评。
他注意到有些人会带饭来田里,饿了就吃,铁盒子装着米饭和菜,不吃就盖上,非常方便。
“这是什么?”郑田兴指着老伯手里的盒饭问。
“哦,这个啊,这是俺老伴做的,可好吃咧!”老伯兴奋地介绍道,末了还揶揄道:“咋了小郑,你馋了啊?你也找个媳妇给你做呗!”
大家听了,纷纷捧腹大笑起来。
他顶着一鼻子的泥,擦擦额头的汗,若有所思。
第二天,在杨霖菀打算出门的时候,收获了郑田兴给的一个铁盒子,打开来发现里面装着飘香的饭菜。
杨霖菀有些懵:“这个是?”
“饿的时候吃。”郑田兴说道,他担心杨霖菀在外面会饿,特地做的。
“这样啊。”杨霖菀点点头,随即展露笑颜:“谢谢你!”
中午,杨霖菀在学校吃饭,发现小葵一直在旁边偷看。
杨霖菀于是问:“怎么了?你想吃吗?”
小葵摇摇头,指着他的盒饭问:“杨老师,这是爱心便当吗?”
杨霖菀听了差点把饭喷出来,咳嗽几声干笑着问:“小葵,你从哪学的这个词?”
“‘爱心便当’吗?”小葵歪头笑说:“唔,从同桌借我的书上看到的。”
杨霖菀来了兴致:“是吗?是什么书呢?”
小葵:“《放肆宠!霸道校草的娇美甜妻》。”
杨霖菀:“……”
“哈哈,看来小葵很喜欢那本书呢,但是也别忘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哦!”
小葵一听,立马表示:“杨老师,你今天教的诗我已经背会了!明天要教的我也背会了!”
说完,还十分骄傲地挺了挺鼻子。
杨霖菀笑道:“是吗?真厉害,可以背给老师听吗?”
小葵笑得脸红红的,于是开始背诗,背得十分流利。
杨霖菀眼里流露出欣慰,拿出手帕擦擦小葵有些脏兮兮的脸,也不知道这丫头刚才又去哪玩了。
生长在农村的小小的孩子,认真地背诗,眼里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就像雨后破土的春芽,泥土是他们需要冲破的障碍,同时泥土也滋养着他们,于是他们披荆斩棘,肆意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