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宾馆后,陈学兵让勤务兵去切了一斤猪头肉,还有几样小菜带回来。
酒则是又准备了两瓶。
显然,陈学兵今晚是打算跟贺强喝个尽兴。
贺强完全不怕,最后愣是给陈学兵喝到迷糊。
78年的招待所,条件没有好到哪儿去,即便是以陈学兵的身份,开的房间也是双人床。
贺强见陈学兵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自己也就没去管了。
这是夏天,也不会受凉。
第二天,揉着脑袋从床上爬起来,看贺强人没在,自己去保温瓶里倒了点水喝。
走出房间,才发现贺强隔壁房间跟他的勤务兵聊天。
这个平时半天蹦不出一个屁的家伙此刻正一脸羞涩的跟贺强聊着天,时不时还问两句,眼里充满了向往。
“聊啥呢,这么高兴?”
陈学兵好奇问道。
贺强随口说:“跟刘祥说讨媳妇儿该怎么挑呢。”
陈学兵点点头道:“确实,这可是人生大事,娶妻不贤,祸害三代。”
“就是啊,找老婆,品性一定得好好考察。”
贺强深以为然。
后世网络上乌烟瘴气,好多女人甚至还说贤惠是封建男权对女性的压迫。
听听,这叫什么话?
当真是给那些女人吃太饱了。
也不知道那些女人这样说,是不是因为家里没有妈,所以才会觉得女人贤惠不是好事儿。
“小刘,去拿两百块钱来,还有收据本也得拿来,我要给小贺开收条。”
陈学兵吩咐道。
“明白。”
小刘点点头,干脆利落起身去楼下拿东西。
见小刘如此雷厉风行,贺强忍不住夸道:“陈主任,小刘这执行力没的说。”
“叫什么主任?叫哥!”
陈学兵纠正了贺强的称呼,随后也忍不住得意道:“这小子也就只有这点优点了。”
没一会儿,小刘拿着一个信封和一本收据走上了楼。
贺强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大团结。
点了点,一张不少。
“诺,收据。”
陈学兵将一联撕下交给贺强。
见陈学兵这么正规,贺强心里也高兴。
越正规,这买卖才能越长久。
“一会儿我让小刘送你回村里,今天我还有其他事儿,就不送你了。以后有好货,就找老宋,他知道该怎么联系我。”
陈学兵跟贺强相处的很不错,说话之后又补充道:“就算是没搞到东西,没事儿也可以多联系,只要我有空,咱们再喝几杯。”
跟贺强喝酒把陈学兵喝的很满意。
喝通了,这关系自然就不一样了。
见宋主任如此讲究,贺强哪有不奉陪的道理?
何况还是别人请客?
贺强满口答应道:“远的不提,最近就该椴树蜜收集的时候了,到时候咱们喝个尽兴!”
陈学兵高兴道:“那行,就这么说定了!我还得歇会儿,就不送你了。”
贺强摆摆手告别道:“行,陈哥你好好休息,咱们下次再聚。”
“小刘,记得到时候给小贺搬两箱五粮液。”
陈学兵又叮嘱道。
“明白!”
小刘点头应是。
贺强这边则是保证道:“陈哥你放心,回头保管给你找些好材料安排上,绝对不浪费了这些好酒。”
五粮液在五十年代的第二届名酒大会上可是出了大风头,成为了全国级别的名酒,也算是他们这边的骄傲。
而且作为纯粮食酒,用来做泡酒的底子是最合适的。
“那行,我就期待你下次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了!”
……
两个多小时后,贺强乘坐着吉普车回到了队里。
顿时就引起了轰动。
这年头他们村里人可见不到越野车。
70年代末,他们滚子湾甚至连翻斗车都没影子,最多也就看看村里的拖拉机。
这威风霸气的吉普军车可是稀罕玩意儿。
可是小刘搬下两件五粮液送到贺强家里后,直接开着车就走了。
一些闻讯来看热闹的人扑了个空,倒是兴高采烈的聊了起来。
“嚯,那车看着威风啊!强娃儿这是发达了啊,外面居然还有这样的朋友。”
“你没听强娃儿说人家是部队里的?”
“什么!?居然还是部队的人把强娃儿送回来的,这么厉害?”
“不止把人送回来了,还扛了两件酒送去他家里呢!”
“不得了,不得了。”
“走走走,去强娃儿家里看热闹。”
一群人一窝蜂的又跑去了贺强家里。
自从上次打了狍子之后,贺强家里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一群人都想着,贺强带了那么多酒回来,是不是也能去分点?
乡里乡亲的,讨一杯图个彩头不过分吧?
不过很快强娃儿的话就让这些人的主意落空了。
“部队里有领导见我敢去山里转,让我弄点东西给他泡酒,一般玩意儿他看不上,得弄稀罕东西。”
贺强解释道。
一群乡亲们顿时就觉得没劲了。
谁不知道山里有稀罕玩意儿?
可不进深山,哪里找得到?
但那多危险啊!
他们村里可没有几个打猎为生的,都是土里刨食的人,哪有那样的本事。
“这些酒可都是部队领导的,大家都散了吧,该忙的去忙。”
贺老太这时候开口了。
原本来看稀奇的人纷纷离开。
他们倒是没怀疑为啥会有领导能找到贺强。
毕竟贺强从小到大到处跑他们都习惯了,能在外面有门路也不奇怪。
不过乡亲们忽略了一点。
本来该去田里干活儿的贺拥军却没有走,依旧留在了院子里。
除了队里几个干部家里,其他人都被瞒的很好,完全不知道那大团鱼的事儿。
等乡亲们都走了,贺拥军这才迫不及待问道:“卖了多少?”
“家里小孩儿都在睡觉!去我屋里说吧。”
贺强带着一家人回到自己家,掏出了信封。
当里面的二十张大团结落到桌上的时候,贺拥军的呼吸都紧促了起来。
两百块啊!
这得让他赚多少年才能存够!
“还剩160块要拿去承包鱼塘,剩下四十块就是本钱用来搞养殖。”
贺强说着,又给家里透露了一个好消息:“这次的买主是部队里的后勤部主任,本钱厚,以后咱们鱼塘还有我去山里搞到的东西只要是好货,他全都收!”
听到这里,一家人的脸上都浮现出笑容。
只要有买主,他们的心里就有底了!
贺拥军激动道:“那赶紧去把钱交了,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咱们就去把鱼塘清理了,到时候我去找专家请教,争取早点让鱼塘出货!”
贺老太在一边儿欲言又止,贺强见状,插嘴道:“爸,咱们一大家子人呢,你没空,我让堂哥他们帮忙啊!到时候我们管饭,让他们也从鱼塘拿点东西就行了。”
贺老太笑呵呵拍板道:“我看这样好,一家人嘛,互相帮助。”
贺强见老太太露出笑容,深藏功与名。
虽然知道老太太最偏心自己,但有时候,她也是要考虑整个大家庭的。
贺强知道,他之所以受到偏爱,那是因为他幼年丧母,自己的父亲又是养老的老幺,这些综合因素加起来,才会让老太太格外偏心幺房。
现在自己一家日子越来越红火,一副蒸蒸日上的派头,老太太又怎么会不希望幺房帮衬帮衬大房二房呢?
家和万事兴,老年人,心里期待的就是家庭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