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又一幕幕席卷回来,愿景一路骑车一路想,当年跟晨风往来在这条路上的时候,因儿时不常出门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所以经常晕车,每回坐车都觉得是一个恶梦,路途遥远且漫长。她经常隔十几分钟就要问一问晨风,大概到哪里了,还有多久才回到家,还有多久才回到学校,感觉旅途煎熬得不行,从来不因有个人关心陪伴在侧而减轻一丝丝身体的不适,与他开开心心的享受每一次旅途。可如今她千锤百炼终于适应这种味道了,那个人却不再陪在身边了。
高中毕业以后,愿景就没有再跟晨风一起坐过一辆车回家或回学校,甚至在这条灵水通往初平方向的二级公路上都没有遇到过一次了。也许有那么几次可能,两辆中巴车来回碰头的时候,他们各自坐在车里,有擦肩而过吧,可视线从未能及时地穿越阻挡在他们之间的障碍物,看见对方一眼。
她也做了好多好多的梦,梦到的都不是晨风来追她的车了,而换成了她拼命地追晨风的车。她大声喊,使劲跑,嚎啕哭,晨风都没有听到,最后她一个人落了下来。
她梦醒了便已清楚,这个人连梦里也不想回来看看自己了。
江络绎喜欢她这件事,她真的很意外,即便心知肚明他对自己关照有加,也从未产生过这个意识。
前几天她叫络绎陪她去商场给林芮安、王西林买结婚礼物,选好礼物后,她和络绎坐在商店玻璃柜台前看着售货小姐姐打包礼物,她想了又想,才鼓起勇气问了络绎的情况。
愿景:“络绎,你应该也快结婚了吧。”
络绎看着她的眼睛说:“还在努力,希望不会太晚。”
愿景听闻,想来传说的他与女朋友之间的问题应该缓和了,也不好意思逮着人家伤口多打探了,款款说:“络绎,等你结婚的时候我也会给你准备一份礼物的。”她真的很感谢他这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络绎的眼睛始终看着她,“我结婚的时候,你人来就好了。”
愿景说:“听说你女朋友是上海人,是吗?”
络绎没有作答。
愿景以为他是默认的意思,说:“那你们结婚的时候应该是在上海办酒席了。”她想着路途那么遥远,到时候她不一定赶得去呢。
络绎却说:“不一定在上海,要看未来妻子喜欢在哪里就在哪里。”
他总是那么体贴,愿景由衷感叹:“嫁给你的那个女孩真幸运,将来你们一定过得很幸福的。”想到身边的人都有归属了,自己还是没有着落,她又有些怅然若失了。
络绎暖心宽慰她说:“阿景,别灰心,你也会有一个很爱你的丈夫的,你不会一直都是一个人。”
她的眼眶差点又热了,她总觉得络绎比林芮安更像一个兄长,她始终不明白后来也没有探究过林芮安当初为什么认她做小妹,她也没有从林芮安那里感受过多少来自兄长的关心和温暖,但是重逢后,络绎给了她林芮安的爱。有时候她都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当初认她做小妹的是林芮安而不是江络绎,能得江络绎这样一个哥哥,应该是她人生的宝贵财富吧。那么多年孤军奋战踽踽独行,突然身后有一个人真心实意又义无反顾的支持自己,这种感觉真的很温暖又踏实。可惜这些年自己一事无成,而络绎已经功成名就了,她不敢痴心妄想,害怕被误解攀附。
她抄的那首英文《致橡树》,她终于回想起来了,当时分明是写给晨风的。
高一那年圣诞节,城里的同学带头,流行起送贺卡来。许银铃送给她了,林青山也送给她了,还有林芮安,连从未说过话的同学也悄悄地往她桌屉塞了一张,上面暖暖地写道:张愿景小朋友,Merry Christmas,祝你学业进步心想事成越长越高,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还有要永远保持你的可爱哦。
愿景便想自己从未送过这种东西给晨风,要不要也紧跟潮流聊表心意。于是她去文具市场买了一张特别炫酷的卡片回来,封面是晨风儿时喜欢的灌篮高手的卡通图案。每个灌篮高手都戴上了喜气洋洋的圣诞帽,手里玩转的篮球还制作成了立体的样子,应节又新颖。而卡片里面留了一片空白,是用来写祝福语的。她不知道要写些什么,也不知道写些什么才显得与众不同但又不至于让晨风觉得肉麻兮兮鸡皮疙瘩掉一地。那个臭小子总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地说消受不了肉麻的东西,所以可不能让效果适得其反了。想到几天前在阅览室看到的一本英语杂志,杂志上面一首翻译成英文的现代抒情诗——舒婷的《致橡树》,她很喜欢,便想借诗抒情,用钢笔把诗誊抄了下来。卡片抬头她没有写晨风的名字,因为第一次送礼物给晨风,她有点不好意思怕晨风嘲笑,但落款签了yours愿景,然后在圣诞节那天晚自修前,趁晨风还活跃在球场,悄悄拿去了高一1班教室,匆匆塞进了他的桌屉里。
她不懂怎么落到了络绎的手上,造成这种误会。
她想如果当初没有这种误会,江络绎是不是有可能接受周荏苒。周荏苒如愿以偿,晨风后来就不会被媚惑勾引,自己也就得偿所愿了。这些年彼此都在爱的空气里,过着春暖花开阳光灿烂的日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多好。
命运这样阴差阳错地捉弄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