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公务员之基层平凡路 > 第30章 抛锚的人生多么精彩

第30章 抛锚的人生多么精彩

2009年,自治区第一届面向村(社区)干部考试招录乡镇公务员开考,是对包括大学生村官和村“两委”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长期奉献的肯定,也是对这些富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进一步选拔使用。

由于是第一届,我们根本不知道此类考试考些什么内容,市面上也根本找不到针对这种考试的学习资料,官方也没有发放相关资料,甚至连考试大纲都没有,我们只好拿起一般公务员考试的学习资料来备考。

对于这种考试,我的心里确实没底,感觉这一次考试又悬了。

没办法,既然报上了,就得硬着头皮考,而且我冥冥中预感到,这次考试也许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次,要是再不成功上岸,恐怕就要辞职下海了。

6月20日,星期六,笔试如期开考。考场依然设在地级市的市区,这一次,我选择独自前往,依然早上从镇里出发,计划下午考完直接乘车回家。

所谓的面向村(社区)干部考试招录乡镇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果然有针对性,上午的考试不是申论或者行测,而是类似于行测的一种考试,里面大多数内容是乡镇或农村的知识。比如,有一道题是选择题,问的是“六畜”是什么?还有一道题问:在野外突然遇到雷雨天气,最正确的办法是什么?前面一道题答案应该马、牛、羊、鸡、犬(狗)、豕(猪),我记得自己没有答对。第二道题也是选择题,我答对了,正确答案是到空旷的地方抱头蹲下。下午的考试内容有点类似于办公室的工作,考的是反应能力和文书处理和写作能力。比如遇到一个事情你怎么处理,把你的答案写在空白处,写得内容合规、条理清晰就能得很高分。又比如让你草拟一份文件,写个通知或计划什么的。

既然是特招考试,考题的难度自然高不到哪里去,笔试结束后,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大呼题目太容易。然而,越容易的考题越是让我不得心安。前面我说过,竞争性的考试,无论考题难度是大是小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成绩排名的高低。这次的考题对于谁都容易,想必谁都会得到高分,然而最后谁才能脱颖而出,看谁的分数更高咯,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人比人气死人哦!

我也毫不例外地感到考题确实容易,考试的时候可没顾得上享受这种容易,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完考题了事。果然,到了笔试结束后,我心里却七上八下的,因为有了前几次公考的失败,即便这次的考题再容易,我也没多大把握说自己能考上。

那天下午,所有的考试结束,我没约上飞尘雾绕一起,只是一声不吭地登上返家的班车。那辆大巴车在夕阳下一路疾驰,看着渐渐降下的夜幕,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市区离我家所在的城区有70多公里的距离,车程得一个小时。开着开着,班车出市区不到30公里,突然靠边停下来,乘客们都十分纳闷。

司机试着摆弄了一下车子,又仔细检查了一番,接着告知乘客,车子抛锚了,已无法行驶。

乘客都很着急,眼看天色将黑,难道大家是要被扔在这荒郊野外吗?

然而司机却一脸淡定,他告诉我们,在我们身后会有他们公司一辆同样的大巴车驶向同一个方向,上面还有空座,我们可以乘坐那一辆前往目的地,不需要再次买票。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稍稍放心了一些。

果不其然,不久后,我们看到一辆同样的大巴车驶来,心都彻底放下来。车子在我们身旁停稳,车门刚一打开,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登了上去。

等我们来到车厢内,才发现上车的人太多,车里剩余的座位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于是我们开始争抢座位,先到先得。我的运气不错,抢到一个座位赶紧坐下去。

剩下没抢到座位的乘客不甘心,试图站在走道上乘车,但被司机阻止了。那个时候有关部门对直达快巴的要求非常严格,超载是绝对不允许的,司机害怕被罚,只好将没有座位的乘客请下车。这些乘客没办法,只得悻悻离开,再想办法改乘后面的车。

等这些人都下了车,我已经在座位上坐定,舒坦得不得了,心想这下该是一路顺风,平安到家了吧?

不一会儿,车子再次启动,朝目的地驶去。

班车一路疾行,离家越来越近。

没想到,离目的地还有20多公里的荒郊野外,第二辆班车也慢慢靠边停了下来。这时,我心头一紧,隐约感到不妙。

司机对车子一检查,果不其然,这一辆车也抛锚了,而且似乎毛病比第一辆更加严重。

这前不着店后不近村的地方,就算联系上修理铺,他们大概率也无法及时赶到这里了。没办法,司机只好自己试着去维修车辆。

看来车子毛病不小,司机摆弄了很长时间都搞不定。有几次几乎已经修好,车子刚启动几秒钟又趴窝了,急得在场的人直跺脚。司机就更不用说了,一边着急还得一边修车,汗水早就浸透了衣服。

这时,天完全暗下来,我看了看手机,时间已经来到晚上八点多。

“嘿,今天怎么这么倒霉?”我心里嘀咕着。

第一辆车抛锚,换乘的第二辆还这样,今天难道真不利于出行?这一天可是我的笔试日呢!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难道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也如同这两部车一样彻底抛锚了吗?

这个时候,恐怕路上再也没别的车可以坐,想到这里,我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踱来踱去。

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这时,一辆中巴车在我们身旁停了下来,那车灯照亮着前方的路,犹如灯塔一样给在场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看到这辆车到来,我把心一横,决定不等大巴车修好,直接乘坐这辆中巴车回家算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和几个乘客一起跨上那辆车。

中巴车的乘坐舒适度肯定不如大巴车,而且由于不是同一家公司的车,在这辆车上我需要重新买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已经这么晚,平安到家才是王道。

最后,这辆车终于载着我们这些人安全到达目的地。走下车的那一刻,我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一年的省考笔试早就于4月份结束,可以不慌不忙地安排公布成绩、面试、体检、考核和录用,一般在8、9月份就要安排录用人员报到。特招考试到6月中旬才进行,为了与省考录取同步,剩下的步骤必须要加快。所以,还没等我一口气喘匀,笔试成绩便公布了。

那是一个周六,我正在家里闲坐,飞尘雾绕突然打来电话,说笔试成绩公布了,他邀请我到他家里去查看。

那时候他的家里有电脑有网络,而当时我的电脑在镇里,要查分只能到他家里去。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飞尘雾绕的家,一进门就看到他失望的眼神。只听他嘟囔着,说这么容易的考题,自己才拿到这么一个分数。我一问才知道,他的成绩是140分。

这个分数要放在普通的公务员考试已经算高了,然而这是特招考试,相比他这成绩在那个岗位应该不是什么高分。我心头突然一紧,结合往年的公考经历,我猜想自己的分数应该不会高过他。

于是,我的心更加忐忑,在公务员考试方面,我在他面前早已没了自信。

我用颤颤巍巍的手将个人信息输入电脑,战战兢兢地点开了自己的查分网页。

终于,一个分数像顽童一样闯进我的眼帘,我不忍直视它,却不得不接受它的到来。

155.25分,当我看清了那个分数,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却没有在我心头掀起哪怕一丝波动,相反,那一刻,我的心情平静得很,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终于将这位好兄弟比下去了一次,甭管这种分数是否有可能助我成为最后的赢家,没错,它确实有点高,足以告慰自己在公考场上一次次的失落。

查完分,我没有在飞尘雾绕家作过多的停留,而是立即向他告辞,平静地向家里赶去。我尽力掩饰自己的兴奋,实则,动作是不会骗人的,一路上三步并作两步,恨不得马上赶到家。

一进家门还没来得及换鞋就迫不及待地向妻子和老妈报告结果,看得出,她们真的为我轻轻松了口气,满怀对我未来当上公务员的憧憬。

真的,她们的憧憬的景象正变得越来越清晰。查分后我回到镇里才知道,我的笔试成绩在这个岗位的所有考生中排名第一,这让我再次暗暗高兴了一把。

当这个消息传到镇人口计生所,同事们都难掩兴奋之情。在他们心目中,其实是非常希望我考上这个岗位的。原因有二,一是我是镇政府派来所里工作时间最长的工作人员,他们早已将我当作自己所里的人。二是当时镇政府和镇人口计生所的人相互看对方不爽,所里的人压根都不希望政府那边的人考上这个跟所里工作相关的岗位。

这次特招的节奏实在太快,还没等我从这种放松中反应过来,面试的消息便传来了。

那天,所里的伍医师孩子满月,她请我们在饭店吃饭,所里的同事都去了。其中有一位也是镇里的大学生村官,他告诉我,面试将于7月18日进行。

我小小地吃了一惊,心说这么快?

不过这都不是个事,对我来说准备准备就好。

然而,面试前我听说的一些事情倒是让我的心情稍稍有了些许浮动。在镇政府那边工作的村官对镇里这个公务员岗位也是志在必得,为了在面试中翻盘,有的到领导那里为自己争取支持,有的孤注一掷、一本正经地去报了培训班。我还听到某些领导放出风来,说如果不出意外,这次争夺镇里这个公务员岗位最后胜出的人应该是小皮,她一向是领导面前的红人。

确实,这些消息听上去有点干扰人,令我多少有些怀疑这次考试的公正性,一度动摇了我的信心。

有令我泄气之人,就有给我鼓劲之人,另一个乡的大学生村官阿颖就是其中之一。她给我打来电话,询问考试的情况。在得知了我的顾虑后,她与我进行了一番深刻的交流,鼓励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想想也是,即便是镇领导面前的红人又如何,还不是连面试都没入围?镇里参加考试的大学生村官包括村(社区)“两委”干部,只有我、小陈和另一位男性大学生村官进入面试,而且我的笔试分数高出第二名的小陈6分多,占据了很大的先机,如果面试上发挥正常,拿下这个岗位根本不成问题。

随着面试的一天天临近,我渐渐没了顾虑,全身心扑在备考上。

笔试之后仅仅28天,又是一个星期六,面试如期开考,在市(地级市)委党校进行。

要说组织上对这第一次特招还真的很上心,我们的所在乡镇党委、政府不仅对我们这些考生的来回全部用公车接送,而且考试前一天安排我们入住市委党校宾馆,管吃管住,照顾得非常体贴。

27日那天下午,镇党委组织委员亲自驾车送我和小陈前往市委党校。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小陈问我备考情况如何,我答前段时间生病,没怎么准备。她不以为然,说我这点病算什么,还说自己很忙,家里老人去世,自己那才叫没时间备考。

我挺烦她这样说的,好像生病比她家办丧事还轻一样,都是困难,谁又比谁的大?要是她也是男的,恐怕也会生病。那一年就在特招笔试和面试之间的那段时间,市里有个乡突发洪水,镇里将女同志统统留下,将我们这些男同志全部派往灾区支援抗洪。在工作中我格外卖力,和同事们一起冒着雨搬运救灾物资,结果劳累加上淋雨发了高烧。带病工作了几天,才回到家里养病,耽误了不少备考时间。

好在病情对备考影响不大,痊愈后,我依然有充足的时间复习。

面试那天,由于另一位村官小韦前几天参加在市委党校的面试培训班,提前入住党校宾馆,所以他并没有和我们同车前往,培训结束后他就地和我们会合。

面试还是结构化面试,我虽经历次数不多,但也算是老江湖了。候考的时候依然有些紧张,即使是从候考室到考场的路上依然双腿打颤,但进入考场就完全进入状态了,我往考试席上一站,很从容地向考官打了个招呼,并按程序报告:“各位考官好,我是第XX号考生。”

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属于我的最后一考正式鸣钟。

面试考题依然共有5道,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平均每道的答题时间3分钟。

记得第一道题是你怎么看待“留守儿童”问题,虽然事先没有押到这样的题目,但我稍作思考,马上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的回答大概意思是,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必然面临的问题,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青壮劳力为了寻求更高的收入,纷纷远赴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增多,所以我们不必将此问题看作历史的倒退,而应以积极的态度、有力的措施给予他们关爱。

不得不说,我的回答很有条理,但不是很完满。

接下来的几道题我继续发挥正常水平,从容地完成了答题。

最后,我礼节性地向考官和工作人道了别,然后离开了考场。

考场门口,我与下一位考生阿峰擦肩而过,还挥手跟他打了个招呼。

其实,面试也就不过如此,所答的内容要与党中央的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发音清晰、条理清楚、用词恰当就能得很高的分数,要是答题的内容再完满一些就更加好。

考完试的考生全部需要在离考场很远的地方待命。等我们这个考场的考生全部结束考试,考官把分数整理出来,我们便要全部集中考场内,当场公布分数。

参加培训过的那位小韦,付出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他的面试分名列第三。

小陈这个人平时就很活跃,在各种公开场合都表现不俗,面试也是这样,这次的面试分数,她果然高出我两分多,我只能屈居第二。

无奈,我的笔试分为自己抢占了巨大的优势,最后,我以总成绩3分多的优势,如愿占据本职位榜首的位置。

公布分数后,作为考官之一——来自我们本地的市(县级市)人事局一位副局长把我们本地考生全部留下来,对我们本地考生来了一次简单的面试总结和培训,我感到受益颇深。

这一切都结束后,我深深地松了口气。这个时候我想哭,但大庭广众之下只能忍住。

走出考场的时候,我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考试结束了。

她比我还着急,赶紧询问考试的情况。

我不紧不慢地将情况如实奉上,她嘴里只有几个字:“行了,就这样吧!”

听得出,她心里非常兴奋。

认识我的村官同仁们纷纷向我道贺,但他们也难掩心中的失望,有一位还是2008年计划集体上访的带头人员。有的同仁还表示,公考不成也要走和我一样的法考之路,纷纷向我咨询考试的相关政策和方法,我耐心且简单地作了解答。

我们在市委党校吃了一顿晚饭,最后登上镇里的车,还是由组织委员驾驶,往我们所在的城区驶去。

在车上,我再次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感叹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小陈笑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你的村官时代结束了,我的还没结束呢!”

是的,还没结束呢,小陈不会这么轻易放弃这次与我争夺的机会,她还有后招,录用公务员的文件还没有下发之前,她不会收手。

至于她采取了什么措施作最后一搏,我们下一章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