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前世今生未了情 > 第19章 花落谁家?

第19章 花落谁家?

三年一次的武举考试终于开始了。

此次考试与以往有些不同。

一是皇上特别重视,据说皇上会带着杨太后、公主和众位贵妃前来观看,并亲自选出前三甲;

二是此次武举的考试内容在骑射、步射、策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武艺对决。这个项目无疑增加了这次考试的精彩性、难度性和危险性。

这次武举考试的第一场是策论考试。策论分面试和笔试。主要考《武经七书》中的内容(武经七书包含《司马法》《孙子》《吴子》《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

文试那天,父亲母亲一直把我送到考场外。

站在考场外,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我们是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后人。郭子仪是武举人出身,他参加武科举考试,考到了当时的最好成绩武科异等。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武状元。我们家族的文治武功就是传自这位先祖。

你从小天赋异禀,爸爸相信你也会像这位先祖一样考出骄人的成绩,为我们郭氏家族争光添彩。”

“父亲请放心。我绝不会辜负您从小对我的悉心培养,更不会辱没我们郭氏祖先的荣耀!”我坚定答道。说完这句话,我头也不回地走进考场。

考场上,面对考官的提问,我对答如流;笔试时,面对论题,我一挥而就,率先交卷走出考场。

这场考试,我毫无悬念地拿下了第一名。然而,令我意外的是排在第二的竟然是杨镇。这杨镇是杨太后的侄孙。

他长相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喜欢美女,喜欢吟诗作赋,常流连于各风月场所,喜欢和文人骚客们饮酒作诗。想不到这样一个喜好女色、喜好玩乐的男人还能有如此才情和武艺。

武试的日子终于来了,这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真是武举考试的好日子。

这天,文试入选的武举人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考场。放眼望去,整个考场呈椭圆形,长约200米,宽约100米。椭圆形的左端是高约一米的四个擂台,擂台的前方是一座两层的塔楼,塔楼上平时坐着的观众主要是达官贵族。

今日,我父母、袁芳就坐在那里观战。椭圆形的右端则竖立着十个箭靶,两边是观众席。此时的观众席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次的武试主要考弓马,弓马分为两场,先“步射”,后“骑射”,然后就是皇帝加试的擂台武艺较量。

经过一番激烈的比拼,我和杨镇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进入状元争夺战。

状元争夺战设在第二天的上午。这天,皇上带着杨太后、瑞国公主以及众位贵妃浩浩荡荡地来到赛场,登上塔楼。

皇上在塔楼一落座,登时全场跪倒,三呼万岁,其声震天。

“众位平身!”皇上高声说。

“谢皇上!”全场高呼,然后齐刷刷地站起,落座。

此时,我抬起头,瞥见塔楼正中坐着的是一位五十几岁,面庞清瘦,神态威严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当今皇上宋理宗。

他的左边坐着一位六十几岁的女人。这女人雍容富贵,气质高雅,想必就是杨太后。

他的右边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这少女一张瓜子脸,两弯柳叶眉,一双杏眼,一点朱唇,皮肤白皙、圆润而有光泽,笑起来如百花盛开,美艳不可方物。

天下竟有如此美艳的女子,我一时竟有些看呆了。坐在左边的母亲拉了拉我的衣袖,低声说:“孩子,这个是瑞国公主,不可无礼。”

坐在右边的袁芳则狠狠地拧了一下我的腰。我吃疼地轻“啊”了一声,赶忙收回眼光,眼观鼻,鼻观心地入定起来。

皇上又说:“这次听闻争夺状元的两位青年才俊都是名门之后,一位是杨节度使之子,一位是郭将军之后。联倒要看看,这次的状元之位到底会花落谁家?”

稍作停顿,皇上又用更加高亢而又庄严的语气宣布:“本次状元争夺之战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我和杨镇越众而出,缓步走入赛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