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你等十八路诸侯,无一人能杀武诏嚣张气焰。”
关羽眼睛微微眯起,杀意在无形中蔓延。
“二哥说的不错,若我等遇到武诏,定将其斩杀,把他脑袋挂在高处。”
张飞忍受多时,见二哥为他说话,也站了出来。
“叉出去,叉出去!”
袁术喘了一大口气儿,这三人实在是不知所谓。
“慢,敢问这位壮士姓甚名谁,何等出身?”
袁绍见刘备气质不凡,在他们面前淡定自若,便觉得此人大有来头。
“在下姓刘名备字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
“哦?”
原来是汉室宗亲,难怪能有如此气质。
但关羽视他们十八路诸侯无人,这实在是让人心生不悦。
“观你们二人之言,似是有武略在身,何不去杀了武诏?”
袁术虽内心看不上汉室宗亲,但表面态度还是略微转变。
“若盟主让各位诸侯同行,某便去斩了武诏头颅,拿给你看!”
关羽也知他们三兄弟跑到汜水关,也无济于事。
只有其他诸侯率领兵马压阵,他们才能施展其武艺。
“本初,此三人气度不凡,不如一试。”
自关羽出现之时,曹操便一直观察着三人。
昔日征讨黄巾之时,他也听说三人事迹,皆是有武略之人。
“好,公孙瓒、袁术、刘岱、张杨听命,你们四路诸侯前往汜水关下扎寨,前去挑战武诏!”
“谨遵盟主之命!”
四名诸侯起身离开大帐。
半日后,四路大军启程,直奔汜水关而去。
……
洛阳,皇宫大殿。
董卓翻阅战报,胡轸,华雄二人实在不成气候。
主动出击情况下,竟然还败于敌军之手。
莫非真要他亲自前去,与那十八路诸侯交手不成?
一众文武朝臣见董卓脸色阴沉,皆不敢言语,生怕触了霉头。
“启禀相国,汜水关战报!”
传令兵穿过人群,来到董卓身前。
他身后便是送行之人,手上还捧着一个锦盒。
“拿来我看!”
众人无不在心中祈祷,千万不能再是败报。
否则,董卓定然会大发雷霆。
弄不好,还会来找他们的麻烦。
“哦?”
董卓看过书信,本来阴沉着地脸,逐渐面露喜色。
“打开锦盒,快!”
看过书信内容,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查看锦盒了。
锦盒打开,鲍信的脑袋被人取出。
朝臣见状皆不解,这是谁的首级,又为何被送到此处?
“都看看,此乃十八路联军鲍信的首级,被我帐下都督武诏所斩杀!”
董卓昂首挺胸,提溜着鲍信的脑袋,不断在群臣面前展示。
近期有些朝臣听闻十八路联军到来,私下里已经开始不老实了。
今日,就拿鲍信的首级,震慑这些人。
武诏不愧是他看重的乖孙女婿,能力非凡。
等十八路诸侯被击退,他立刻安排董白与其成亲。
像这种人才,绝对要把他给笼络住,一定不能让他跑了。
纵观他手下诸多文武,似武诏这般集俊朗,勇略于一身的人,根本没有。
董白貌美,两人所孕育的孩子,想必也极为聪颖。
日后定然是人中俊杰,董氏麒麟儿。
就是把董白绑,也要绑到武诏的床上!
董氏的未来,可全都寄托在武诏的身上了。
负责护卫董卓的吕布,此时也有些坐不住了。
十八路联军,名头大于实力啊。
一个武诏都无法抵挡,如果他去了前线,那岂不是天下无敌?
功名利禄滚滚而来,一想到这,他不禁笑出了声。
“奉先,何故发笑?”
“儿笑十八路反贼不自量力,义父无需将其放在心上。”
“好,说的好。”
董卓将鲍信首级随手丢弃,一脚踢飞。
随后在朝臣恐惧的目光下,率领近卫扬长而去。
自打十八路诸侯起兵以来,他表面淡定,内心则是对前景极为担忧。
现在好了,武诏接连报捷,他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
“文优,弘农王被劫走数月之久,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
董卓本以为十八路诸侯,会以弘农王的名义讨伐他。
谁知,并没有。
“或许劫走弘农王的另有其人。”
李儒捋着小胡子,思绪万千。
倘若弘农王被王匡救走,十八路诸侯讨董昭告天下,弘农王没有理由不出现。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弘农王,被人给彻底藏了起来。
这人的目标很明确,利用弘农王来起势。
毕竟在身份上,弘农王都是汉室正统。
刘协也是汉室之人,但是董卓扶上位,算不得名正言顺。
现如今董卓与十八路诸侯开战,暗处之人手握弘农王,坐山观虎斗。
等双方两败俱伤,弘农王汉室正统出现,振臂一呼,天下震动。
好大的野心。
想到这,李儒瞳孔一缩,随后猛地放大。
无论是董卓,还是什么四世三公的袁绍,包括所谓的十八路诸侯。
此时此刻,全都成了这人的垫脚石。
这人就于暗处,笑看他们打生打死。
是谁!
司徒杨彪?
还是太傅袁隗?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董卓听了李儒的分析,既然这人藏在暗处,那他便大开杀戒。
能有如此野心之人,除了朝中那些有权有势之人,还会有谁?
首先便杀袁隗全家,何进的死与袁氏脱不了干系。
如果他没有来到洛阳,现如今掌权的人,怕是袁氏一族了。
“奉先,将袁隗一族满门诛灭,首级送往联军处!”
“诺!”
吕布面带兴奋之色,他杀的人多了,下到外族首领,上到一州刺史。
四世三公,他还没有杀过呢。
很快,吕布便率领士卒将袁隗府邸包围。
“老夫不知什么弘农王。”
袁隗面对手持兵刃的西凉兵,仍然面不改色。
董卓让他把弘农王交出来,他拿什么交?
“杀!”
问不出想要的,吕布一声令下,府内鸡犬不留。
翌日。
一则消息震惊朝野,四世三公的袁隗,被董卓下令诛杀满门。
朝内文武得知此事,皆惊恐万分。
董卓已经疯了,连曾经提拔的他的袁隗都能诛灭。
他们若是不小心行事,下一个就该到他们了。
……
河东郡,安邑。
黄忠手持长刀,守在一户农院外边。
他保护的不是别人,正是董卓与诸侯都在寻找却始终不得见的弘农王,何太后。
“这位壮士,听闻十八路诸侯讨董,何不让我儿现身?”
何太后很是不解,讨董的声势极大无比。
刘辩现身,岂不是更能助长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