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四月份了,虽然积雪化得差不多了,但是林家很多的地都是开的荒地,玉米对于土地的要求还是比红薯要苛刻一点。
加上荒地肥力不足,在林青青的建议下准备先把红薯藤插扦了,等土地回暖一点,再对荒地提前施肥,提高土地肥力后再种玉米。
去年开荒用的农具,今年被林海改良了一下起垄很快,能够节省很多人力。还是玉米不能有积水,想要最大化利用土地只能垄上种红薯,垄沟种玉米。
红薯是极其容易存活的植物,红薯插扦的方法一般分为斜插法、水平插扦法、船底型插扦法,不过林青青推荐使用斜插法。
使用水平扦插法的红薯苗抗旱能力差,并且如果种植植株的土壤出现干旱现象,就会导致红薯缺株弱苗。而使用船底型插扦容易造成红薯出现空节现象。
斜插法需要挑选健康无病害且约长15cm的红薯苗,然后将红薯苗以45度的角度斜插进土壤下10cm处的位置,斜插法的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且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山地和干旱的田地中均可使用。
正好前天和昨天都下了一点小雨,此时的土壤松软且湿润,能够增加红薯苗的存活率。
林青青和林小弟在林家小院割红薯藤,几个村里的婶子也在旁边学着,寻找割红薯藤的长度,到底是常年干活的农妇,大家很快就干上手了。
一半运去了林家荒地,一半运到山下由村长做主分给村子里的烈士人家,虽然西北是三皇子的封地,三皇子对百姓也多有体恤。
但是该上交给朝廷的赋税三皇子也做不了做,因此除了有战士牺牲的人家可以免一半的赋税,其他人都要考虑怎么种粮食来缴税的问题。
加上他们先前还种了黄豆,就算想种红薯也挪不出地来了。
还是林青青知道后告知村民红薯很好种活,没有土豆就插扦在院子角落也能活,大家听完半信半疑,不过一家也分了一把红薯藤回去。
林海带着人分三批在地里干活,一批在荒地起垄,给垄台打窝,一批跟在后面插扦红薯藤,插扦完一块之后另外一批就开始从之前的堆肥坑里运肥料出来浇。
因为是分工合作,一天下来也种了不少地,前几次林海跟着在地里干了活回去都会腰酸背痛。
需要贴膏药和用灵井水泡澡才会舒缓一点,现在经过在空间习武的这些日子,下地什么的已经不在话下了。
山上山下全村人一起忙碌着,小半个月时间已经红薯藤种得差不多了,先前第一天跟着种的人家能明显感觉到红薯藤存活率很高。
村里商议了一下,决定年轻的汉子多吃点苦,把荒地多开垦出来一些,家家户户都种上这个红薯。
先前家家户户拿回去的那把红薯藤在院子角落或者田坎边长势非常好,让人情不自禁的相信它能给这个村落或者是整个大夏王朝带来新的生机。
村长当然不会做没准备的买卖,他可是事先去林家问了的,得知这种红薯可以保存小一年,据说饱腹感也很强。村长才下定决心让人把荒地开出来种植红薯。
毕竟冬天才刚刚过去,距离秋收又还很远,现在让青壮年下地开荒可都是体力活呀,干了重活不可能不给人吃饱吧,可是想吃饱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又谈何容易呀。
所以之前大家才不想去开荒,而且村民和他们之前因为天灾逃荒过来的人不一样,逃荒来的人开荒能免三年赋税,村民开荒只能免一年的赋税。
不过在看见红薯这旺盛的生命力时,村民们还是下定决心搏一搏,毕竟每次林家种什么,什么就跟赚钱。
就这样,整个大河村或前或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红薯。
林青青看着院子里还长得很茂盛的红薯发愁,毕竟她想把这块地弄来给玉米育苗了,再不育苗之后种下去就晚了。
而且这块地林青青前前后后浇了不少灵井水和化肥进去,可以说肥力特别足。
思前想后还是找来大福叔,让他把院子里的红薯直接连藤带果一起挖走,送到军营那边去让战士们操练之余种在荒地上。
虽然没有开垦的荒地种植红薯肯定没有肥料足的土地长的好,但是好歹也能种活不是,而且多种一点,第二年就可以多一些种子可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
大福得知这些红薯能送去军营种植也是很开心,找几个人一个时辰就把林家小院的红薯挖完了,还特别小心翼翼的装进马车上。
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到三皇子那边去,生怕送慢了红薯藤就种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