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真假情报
吴汉群看到曾彦昌的死皮赖脸,知道在想阻止他进办公室,恐怕是没有理由了,他只能是一闪身,给曾彦昌让出了一条通道。
曾彦昌走进办公室,环视之后,问道:“宋贤斌走了?”
“他去别的办公室串门去了,现在全站都封闭了,他走不了。”
“哦。”曾彦昌应声,坐了下来。
曾彦昌还真是个烂屁股,一点想走的意思都没有,一个劲的胡扯。吴汉群似乎感觉到,曾彦昌是故意的在他办公室磨蹭,主要还是看住他不想让他有外界接触的机会。
这个时候,吴汉群反而觉得轻松起来,有这个笨蛋曾彦昌在场,也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许对自己还是有利的。
让吴汉群十分担忧的还是宋贤斌,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排气窗里。吴汉群看了看时间,说:“曾队长,时间差不多了,该集合队伍出发了。”
曾彦昌也看了看时间,站起来说:“好,听你指挥。”
两个人终于离开了办公室。吴汉群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只是将门关上,并没有锁死,这是给宋贤斌留门呢。
行动队来到呼和浩特路的时候,吴汉群突然命令停车,将所有的车子全部熄火,人员徒步向祥和里开进。
吴汉群知道祥和里是一个生活小区,有两个出口。吴汉群让曾彦昌手下的宋万奇带一队人守住另一个出口,自己跟曾彦昌在一起从正面进入弄堂。
丰海市的弄堂文化很出名,是现今,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弄堂,这一丰海市特有的民居形式,曾经与千千万万丰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名人,多少个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丰海,更没有丰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丰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弄堂构成了千万普通丰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弄堂,构成了近代丰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弄堂”古时写作“唐”。 “唐”是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这个汉字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出现。它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后来作为“大路”的这层意义渐渐被历史冲淡。及至近现代,人们已记不起“唐”这个字与建筑学有什么联系,因而代之以另一个在建筑学上有意思的汉字“堂”。“堂”原来是对房间的称谓,与大路、小巷无甚关系,但在近现代汉语中,它与建筑学的联系毕竟比“唐”更紧密些,而且又与“唐”谐音,这样“弄唐”就演化成了“弄堂”。
弄堂里非常安静,房间里传来一阵阵的搓麻将牌的声音,偶尔也会传来几句高嗓门的声音。
吴汉群带领行动队直奔房间。
吴汉群看到一个乞丐慢腾腾的从楼洞里出来,轻蔑的看了一眼吴汉群他们,悠然而去。
奇怪的是,房间里没有灯,黑乎乎的。吴汉群和曾彦昌靠近门,听了听,里面并没有声音,吴汉群一脚踢开房门,众人冲了进去。
吴汉群摸到墙上的拉线开关,打亮了等,房间里空空如也。吴汉群疑惑的看着曾彦昌,曾彦昌也感到奇怪,疑惑的眼神看着吴汉群,四目相望,无法言语。
两个人同时用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抹了一下,再看看手指,满是灰尘。很显然,屋子里根本没人来过。
“什么,一个乞丐?”尤明坤惊讶的问。
“那个乞丐,我认识,一直都是在那一带乞讨的,这个不会错的。”
吴汉群也没有想到曾彦昌竟然会认识那个乞丐。虽然说,他不知道宋贤斌是怎么安排的,但是,有惊无险的经历却也让他感到欣慰。
吴汉群和曾彦昌离开尤明坤办公室的时候,在楼道里,宋贤斌过来:“吴处长——”
“哎,宋科长,你怎么还没走啊?”曾彦昌问道。
“不好意思,刚才在角落里打了个盹,不小心睡着了,这不,是楼道里的脚步声把我给吵醒了,知道你们执行玩任务回来了,所以,过来跟吴处长打个招呼。”
看到宋贤斌这样有礼貌,曾彦昌说:“吴处长,还是你的额手下懂礼貌,要是我的手下,早不知道跑哪去了。”
吴汉群回到办公室,不仅抬头看看天花板,那个排气窗已经回复原位。吴汉群松了一口气,正要坐下来,电话铃声响了:“嘀铃铃……嘀铃铃……”
吴汉群拎起话筒:“喂,我吴汉群……哦,是站长,好,我马上过来。”
尤明坤这样着急的召见吴汉群,让吴汉群感到心有余悸。刚从尤明坤的办公室出来,屁股还没落座,电话就来了,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急事?
吴汉群搁上话筒,静静的思考了一下,也算是做了一点功课吧。
吴汉群在楼道上碰到曾彦昌,同样,也是尤明坤电话叫他过去的。
吴汉群听曾彦昌一说,明白了尤明坤的召见,更定于刚才的抓捕行动有关。
“报告——”
“进来。”
吴汉群和曾彦昌走进尤明坤的办公室,吴汉群随手将办公室门关上。
“站长,你找我们?”
“坐吧。”尤明坤给他们两让座,自己也从座位上走到沙发跟前,坐了下来。
“你们跟我说说抓捕行动的具体细节。”
吴汉群和曾彦昌对视了一下,吴汉群先开口了说:“我先说,完了曾队长做补充。”
曾彦昌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个时候的尤明坤已经是压着心里的怒火了,如果再惹恼他,后果是不堪想象的,自然是小心翼翼为妙了。
“也算我倒霉,第一次在站里指挥抓捕行动,就落了个空。”吴汉群先抱怨了一句,然后将从他们领命开始,到抓捕行动开始的前前后后的每一一个细节都说了一遍。
曾彦昌也给吴汉群做了证明,吴汉群回到办公室,没有离开过办公室一步,始终与曾彦昌在一起,连电话也没打过。
曾彦昌的这个证明对吴汉群来说非常有利,正好解除了尤明坤对吴汉群的怀疑。
曾彦昌补充了一个细节,说:“站长,你说,这个情报的来源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情报的来源,只有尤明坤知道,那是游辛南提供的,说是他的一个线人得到的情报,这一点,曾彦昌并不知道,如果他知道是游辛南提供的,估计他是不会问这样的问题的,就像他不会说出自己受游辛南的指使,寸步不离吴汉群,监视他的泄密的可能一样。因为在游辛南和吴汉群之间,孰重孰轻,曾彦昌心里明白。他总认为吴汉群是靠尤明坤这个姐夫才有今天这个警务处长位子的,所以,从骨子里有点瞧不起吴汉群。但是,曾彦昌对情报的真假提出疑问,说白了,也是为自己提供一种解脱的理由。
“为什么这样怀疑情报的真假?”尤明坤不解的问。
“首先,我们到达**开会的地点的时候,门口有个乞丐躺着,你说,**的首脑开会,会让一个乞丐躺在门口吗?是放哨,还是望风啊。其二,我和吴处长进入房间,发现桌子上的灰尘足足有几厘米厚,很显然,屋子已经很久没有人住过人了。这两点,怎么说,都是不符合情理的。”
“我赞同曾队长的分析,我们向邻居了解了,说这间屋子已经空了很多年了,都没人来过。”
曾彦昌的分析,让尤明坤也感到游辛南提供的这个情报的真假。他也知道,为了**代号“夜鹰”的间谍,游辛南和吴汉群两个人是互相怀疑,互相猜忌,在他尤明坤的面前,那只是貌合心不和的,暗地里两个人的较劲是不分上下的,就好像是两个猎人在抢一个猎物一样。难道说,真的像曾彦昌说的,游辛南提供了一个假情报,设了一个圈子,让吴汉群往里钻?抓不到人,一来是行动泄密,二来就是吴汉群无能,反正,怎么都是吴汉群的过错。
这个时候,尤明坤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回忆的镜头:
“游辛南,你室友什么重要的事情跟外界联系吗?”
“站长,这么快就掐断了外线电话?”游辛南好像有点不满意。
“这样,你如果真有什么总要的吗事情,就用我的电话打吧。”
尤明坤的主动,反倒让游辛南犹豫了,游辛南想了想了说:“算了吧,还是等行动结束之后再说吧。万一吴汉群的行动失败,走漏了消息,我还成了嫌疑犯了?”
“游辛南,看你说道哪里去了,你,我还不相信吗?”
尤明坤思忖着,想了半天,正准备开口,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响:
“嘀铃铃……嘀铃铃……”
尤明坤站起来,跟吴汉群和曾彦昌一伸手,走过去接起电话:“我是尤明坤。”
“站长,查过了,从你开完会到行动开始,副站长往外打过两个电话,都被通讯科给阻止了。”
“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