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一鸣的话,林思颖莞尔一笑。
当然,她是很认可李一鸣的能力。
只是投资界的事情,似乎距离李一鸣有些遥远了。
一个人的商业眼光不错,却并不代表他懂投资。
“不至于吧,现在的形式很好呀,你有些……杞人忧天了吧?”
她的母公司虽然也拥有自己的投资公司,但并非是主业。
一家大型的跨国集团,所涉及的行业是很多的。
如今涉及投资领域,自然也是跟了最近国际金融形势大好的东风。
“华尔街现在最火的是什么业务?”
李一鸣忽然问了她一句。
林思颖想了想,便答道:“应该是次贷类的金融产品吧。”
米国国内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繁荣之下所隐藏的重重危机。
这里没有什么所谓的旁观者清。
不管是局中人还是局外人,都会被眼前的繁荣所震惊与迷惑。
真正能看到那种危机的,只有极少数精英分子,和……李一鸣这种“过来人”。
“我知道我的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有些东西我觉得你还是不得不防。”
“怎么说?”
“米国那边的房地产市场很火,但你想过供求关系没有?一旦房价下跌,那么……”
林思颖是在米国留学过的,现在也有不少同学在米国工作和生活。
跟她们之间的交流,自然也少不了那边的“风土人情”。
房价,自然也在其中。
不过,就目前来说,她没有听到丝毫米国那边房价下跌的消息。
可也正是因为没有听说过,她却不得不重视起李一鸣的话。
一旦米国的房价下跌,那么必然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就是利率会上升,从而导致次级贷款人无法偿还本息,进而造成金融机构无法收回本息导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此时的米国几乎就是国际经济与金融的风向标。
一旦他们出了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米国本土,甚至是……全世界。
“我记得巴菲特有句话很有道理: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要贪婪,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要恐惧。你不觉得,现在金融圈里的所有人,都是……贪婪且……疯狂的么?”
林思颖沉默了。
不是她不认可李一鸣的话,而是……她意识到,此时华尔街那边的情况,正如李一鸣所说的那样“贪婪且疯狂”。
林思颖这段时间如此的忙碌,同样也是因为米国那边的情况“太好”,好到公司拥有大把的现金流,从而需要让这些钱“变出”更多的钱来。
以至于各种项目满天飞,让林思颖应接不暇。
如果李一鸣真的是杞人忧天,无事发生自然是最好的。
可跟李一鸣认识这么久以来,她何时见过他信口雌黄,满嘴跑火车过?
对于商业的敏锐度,就连她这个科班出身的人都自叹弗如啊。
一旦李一鸣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而自己公司这边还在不断的盲目扩张。
投出去的钱,能不能盈利就不是该考虑的问题了,能不能收回,甚至是损失多少才是她该考虑的问题。
想到这里,林思颖道:“我记下了,回头我先找人帮你弄一下代持股份的事情……”
“好的,辛苦了!”
林思颖挂了电话之后,回到会议室的第一句话便是。
“现在所有的项目我们都暂停一下。”
“啊?林总,所有项目全部暂停的话,总部那边是不会同意的,而且我们这个季度的任务还非常重啊。”
此言一出,立刻就有人提出了异议。
林思颖没办法把李一鸣的原话告诉他们。
她相信李一鸣,可别人却未必。
“至于原因,我会去跟总部解释。我认为还有许多的环境细节值得商榷,等我做好调查之后,我们再来讨论。”
打发走了公司的这帮中层,林思颖则给自己远在米国的同学和朋友分别发了信息,让他们留意一下米国各地的房价。
用的名义也很简单,那就是——她想要在米国买几套房产,以后过去度假、开会什么的都会方便不少。
于此同时,她也开始打开电脑,在互联网上开始查询各种信息,想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凌晨时分,一直没有休息的林思颖收到了她朋友的回信。
“你要来这里买房吗?还真是挺巧的,我正好认识一个做房产中介的朋友,他前几天还跟我说,最近他们的优惠力度很大……”
优惠力度很大?
看到这条信息,林思颖的心顿时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