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军火大户 > 第553章 过程可能会很血腥艰难,但结果必不会改变

第553章 过程可能会很血腥艰难,但结果必不会改变

因为本次行动中,俄国人出工出力占据大头的缘故。

按照事先决定好的那样,杜克很快就向下机集结完毕的格鲁乌这边,移交了本次行动的指挥权到苏洛维琴科手中,自己只担任战地副指挥一职。

关系要好的男人之间,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商量着来。

但战场指挥这事却是万万不可以,明确的第一指挥员职务是必须确定的。

杜克明白此理,遵从理智与冷静的判断分析,做出了自认为的最佳选择,苏洛维琴科也是同样。

杜克这么愿意配合,倒是也省得苏洛维琴科,再去专门为此做协调沟通。

彼此间都明白这么做是为了大家好,是为了任务能够更顺利妥当地完成。

在废墟上找了块空地后的苏、杜二人没有多言,就地开始讨论起接下来的行动方案,召开具有时敏性的战地会议。

最先开口的,是展示着平板电脑上的卫星地图,同时还带来了最新可靠情报的苏洛维琴科。

“根据卫星和高空侦察确认到的情况,以及其它多方面情报综合汇总来看。”

“目前基本可以确认未来科技在伊德利卜市的活动中心位置,在这里,一处废弃的地下军工厂。”

“地下军工厂?”

眉头微皱的杜克出言确认,得到的是苏洛维琴科不假思索的点头回应。

“是的,就是一座地下军工厂。”

“冷战时期,这里曾是苏联援叙建造的一座地下弹药生产车间,能够生产基本的轻武器弹药和小口径炮弹。”

“原本是为了在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就近向前线部队快速补给弹药。轻型弹药的生产线本身并不算昂贵,价值相对较低,就算在战争中损失掉,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相比起其所提供的后勤补给便捷性,这是非常有利且划算的。”

“......苏联人,怎么又是那些苏联人?和苏联人有关的话题难道就没点好消息吗?”

这已经不是杜克第一次在伊德利卜,听说“苏联人”的名号。

上一次听说,还是在阿加尼那儿。

他那固若金汤的地下毒枭老窝,同样是苏联专家设计的一座地下军事工程设施,在叙利亚战争爆发后被鸠占鹊巢。

相似的事情现在再度上演,未来科技做出了和阿加尼一样的选择,同样选了一座“苏联遗产”的地下军事工程设施当自己的窝点。

这种异常难啃不说,还非常难以渗透或强闯进入的名副其实“乌龟壳”,正是让杜克头疼的核心问题。

面对杜克的抱怨,苏洛维琴科只是语气平淡地继续开口。

“这并不算奇怪,你要知道,阿萨德家族与苏联合作的历史非常悠久,并在后苏联时代由俄联邦继承。苏联援助建设叙利亚基本贯穿了整个冷战周期,叙军那清一色的苏械装备就是这么来的。”

“建设这条地下生产线,起初的目的也是为了应对在土耳其方向上,与北约可能的战斗。没有人能预料到之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不能以今天的结果去评判前人的是非。”

“......好吧,你说的对。所以,我猜你们俄国人肯定有办法应对,是不是?”

就算杜克不问,苏洛维琴科也正打算接着往下说。

“对我们而言幸运的是,这座地下军事工程设施的设计图纸,没有在91年的那场浩劫中混乱被毁或遗失。我们从涉外军事工程的档案中,找到了当年的工程设计图,看这个。”

说着,苏洛维琴科便已拿起手中的平板电脑,滑动屏幕切换到另一个界面。

只见一套完整的军事工程设施设计图,已经以扫描件的形式呈现于眼前。被苏洛维琴科提前由纸质图纸转换为了电子档,方便信息化存储携行。

杜克是真没想到,俄国人手里居然还能有如此好东西。

试想敌人躲藏在一栋封闭的地下建筑物内,而你作为军事指挥官,拥有敌军所处建筑的完整设计图,精确到每一个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都如数家珍。

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战场开挂”。

有了这外挂加持,辅以现代战争中多样化的军事打击手段。

对付这种看似难啃乌龟壳的难度,无疑会极大幅度地降低。

觉得这已经足够让人惊讶的杜克却是没想到,苏洛维琴科藏在手里的好牌,那可还不止于此。

“为了更方便这次任务的执行,信息化部队依照原始设计图,搭建了一套完整的3d建模,用来立体模拟这处被未来科技所占据的苏联援建军事设施。”

边说边滑动屏幕的苏洛维琴科,这下又把眼前的界面,切换到了经过简单渲染的3d建模展示。

从这一套3d建模中,杜克能很清晰、立体、且完整地看到整个地下设施的所有房间。

整体来看只能说规模真是不小,除了位于设施中心部位的生产车间,依照标注的长宽高尺寸,看起来差不多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之外。

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还连接着各种功能性、辅助性的小房间,属于那种看一眼就让人觉得“这地儿太复杂不好打”的程度。

“这鬼地方七绕八拐地像个地下迷宫,你怎么说?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

既然已经将指挥权交了出去,杜克理所应当地询问身为本次行动军事主官的苏洛维琴科,寻求可行方案。

好消息是尽管面对的目标颇为复杂难缠,但俄国人确实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已然成竹在胸的苏洛维琴科随即回道。

“很简单,从能源下手。”

“情报显示未来科技在该处地下设施设立了实验设备,无论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样的恐怖实验,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整套设施的耗电量必然不小,那些大块头的机械设备就没有一个是省电的。”

“而基础设施残破的伊德利卜市,恰恰是一个电力资源稀缺的地方。靠接入本地电网来满足全天候24小时电力所需,这对未来科技庞大的用电量来说根本不可能。”

“我们合理推断,未来科技应当是在地下设施内,建设起了一套自给自足的供电系统,能够满足自身的用电量所需。”

“所以,只要找到了地下设施内的电力室所在地,随便使用什么手段瘫痪或者破坏它,停止电力供应。”

“那么未来科技的整个设施运转就会陷入瘫痪,他们将不得不敞开大门、来到地面寻求帮助,那时就是我们趁虚而入的机会。”

“嗯......说得好,计划绝妙,但你怎么找到发电室的所在位置?”

苏洛维琴科的计划不错,杜克听了也觉得在理。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这至关重要的发电室所在位置?

杜克可不觉得,靠苏洛维琴科找来的苏联时期旧设计图,到如今还能精准找到未来科技电力室位置。

这设施被未来科技占据已经相当长一段时间了,鬼知道未来科技对其做了怎样的改造和布局调整,没人能单靠这一张设计图肯定关键目标的精确坐标。

有关于这一点,同样有所准备的苏洛维琴科话锋一转,提溜着平板电脑一脸正色地望向杜克说道。

“未来科技没办法虚空发电,有电可发的基础是他们要定期补充燃料,运入地下设施再转换为电能。”

“他们的燃料补给窗口就是我们的机会,到时候必须派人混进燃料补给车队,跟着未来科技的补给队一起渗透进地下设施,再找到发电室的所在位置将之解决掉。”

“马萨耶夫中校和他的车臣精英,自愿执行这趟危险系数极高的任务。”

“如果按此来制定作战计划的话,届时就是你和我的人一起在外等候战机。等时机一到、未来科技不得不窜上地面,乱了阵脚的时候,那就是我们里应外合打进去的最佳时机。”

说罢,在苏洛维琴科话音未落之时,只见同在一旁、长相五大三粗的马萨耶夫,已经提溜着手里的pkm机枪、主动上前一步开口。

“苏洛维琴科说得没错,这是最适合我们来执行的任务,甚至没有之一。”

“我们足够了解那些车臣叛军,知道这帮邪魔歪道恐怖分子的秉性、熟悉他们的风格,更能精准预判出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

“未来科技是一定会派遣这帮车臣反贼,来执行这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的。燃料补给对他们而言不容有失,值得动用手头最精锐的武装力量来护卫。”

“我和我的小伙子们,会找机会悄无声息地干掉那些车臣叛徒,再伪装成他们的样子,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和他们一起进入那地下墓穴。”

“一旦我们搞定了下面的问题,到时候就该你们出手表演了。”

“无论如何,我和我的小伙子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坚持到你们抵达。不会有一个车臣汉子在援军抵达前结束战斗,除非敌人从我们所有人的尸体上跨过去。”

“......”

马萨耶夫的语气平淡而坚定,站在其身后的那些车臣籍格鲁乌特战精英们也是同样。

一个两个的目光都是看淡了生死、无所畏惧的样,搭配着那武德充沛的身板,和手里非常人所能掌握的家伙事。

杜克也算看明白了马萨耶夫,对这一高难度任务的决心坚定。

随即点头说道。

“好吧,原则上我同意这么干。”

“但你们了解那座地下设施里的未来科技兵力吗?他们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情况怎样?不清楚这些的话,对我们来说风险依旧很大。”

杜克这一问问到了关键部分,对此同样有话要讲明的苏洛维琴科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托你老板的福,他说服土耳其人那边帮了些忙。土耳其人动用自己在伊德利卜市内的线人,调查了未来科技相关人员外出采购补给的情况。”

“通过食物食材和饮用水的补给量,结合补给周期时间推算。我们推测出整个设施内的未来科技总人数,大约是200-300人之间。”

“当然,这其中不可能是全员作战人员,必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文职人员,和其他类型的非战斗人员。”

“如果运气够好的话,我们面对的大约是80-100左右的战斗人员;反之如果运气不好,可能会面对200乃至更多的战斗人员,所有人都必须做好最坏情况的心理和行动准备。”

“运气?呵,这不像是你,我所了解的你,可不是一个会把行动成败的关键交由运气的人。”

面对杜克半开玩笑般的发问,苏洛维琴科的回答只有简单一语。

“如果你有除了运气以外的方案,那我洗耳恭听。”

闻言的杜克毫不意外,报以的回答只是简单一笑。

“没有,当然没有。要是有的话我早说了,不会对你藏着掖着。”

对杜克的如此答复不置可否,慢条斯理的苏洛维琴科,紧接又说起了另一个关键之处。

“更大的问题在于伊德利卜市内的那些恐怖分子,大体情况我相信你也了解到了,未来科技和‘征服阵线’的上层头目有很深的联系。”

“现实情况是只要未来科技自认为有必要,一旦到了危急关头,他们必然会联系那些恐怖组织头目派兵来援。”

“我们缺乏行动的本地支撑,是在敌人的纵深腹地展开特战行动。一旦情况恶化到这一步,我们除了要面对未来科技的部队,还得承受恐怖分子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疯狂围攻。”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那种情况会有多糟糕,这不是我们这几十号人所能对付得了的,成百上千的恐怖分子会像虫群一样把我们生生吞噬。”

“......所以行动必须要果断迅速,如果能第一时间切断敌对外联络渠道,那自然最好。就算不能,也要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务为第一要务。”

可供用来执行任务的时间并不多,这是杜克与苏洛维琴科都能清楚意识到的一点。

在恐怖分子的大本营,世界知名的“恐惧之眼”搞特战行动,这本身风险系数就极高。

苏洛维琴科所描述的情况绝非吓唬人的虚言。

和未来科技利益牵扯非常之大的“征服阵线”高层,一旦接到未来科技的紧急呼救信号,会如何着急忙慌地倾其所有前来救援,这是可以预见到的。

到时候杜克和苏洛维琴科这一行人,别说是完成任务。

就连如何自保、怎么撤离,如何才能不被恐怖分子的汪洋大海所吞噬,这都是无解的难题。

“呼——”

刚给自己点上根烟的杜克轻吐一口“仙气”,靠尼古丁来缓释愁人的负面情绪。

如此糟糕的可预见到局面,哪怕是正儿八经身经百战的杜克也极少面对。甚至在从军至今的敌占区任务中,还从没遇见过这么极端不利的情况。

好在,苏洛维琴科这边多少还有些应对办法。

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扫清一切后顾之忧。

但起码,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争取到宝贵的一丝机会。

“上级为我们制定了一套远程支援预案,用于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为我们争取时间、创造机会。”

“空天军的战机会在我们行动时升空待命,携带远程精确打击弹药滞空。”

“一旦战局恶化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呼叫空天军,并引导远程精确打击弹药进行支援。”

“但这种支援并不是无限次数、不限时长的,空天军的滞空机队载弹量是有限的,只能应付一时、撑不了太久。”

“大当量的精确打击弹药,可以截断恐怖分子们的进攻通路。我的预想是,既然是在城市中作战,那么只要破坏掉几条主要的车辆与人员通行主干道,即可让大量围攻而来的恐怖分子被堵死在废墟后面。”

“但并非是所有的道路,我们得留出至少一条陆上通道以供撤离,否则就是把自己陷在废墟堆里坐以待毙。”

“那些恐怖分子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会根据战局的实时演变发现,至少是部分发现我们的作战计划。”

“所以,这条撤离通道不会安全太久。在这条通道也被蜂拥而至的恐怖分子们彻底堵住之前,我们必须要完成撤离,即便届时的任务还没完成,也必须走。”

杜克能听出苏洛维琴科说这话的意思。

实际上就是在简明扼要地讲清楚情况,同时探一探自己这边的底,最好能现在就说明态度和底线、达成共识。

“呼——那就这样吧。”

猛吸最后一口烟,将烟头甩至地面抬脚踩灭,决定要给苏洛维琴科吃颗“定心丸”的杜克随即说道。

“就按你说的来,我会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我的人也会。”

“即便到时候情况再差,再怎么距离成功只差一步,是不是该放弃任务撤离也都由你说了算。”

“所以,只管下命令就好,我的队伍会坚决执行。但我猜,如果情况真到了这一步,你们俄国人肯定不止是撤离而已,还有别的后手是吧?”

被了解俄国人行事风格的杜克猜中了结果,乐于承认的苏洛维琴科笑得相当爽快。

“没错,umpk-3000会负责最后的收尾工作。”

“就算我们得不到,也不能让任何人得到。未来科技在伊德利卜肆虐的日子,必须要画上句号,这就是必不会改变的最终结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