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火!干掉他们!”
马萨耶夫这边一开火,以枪声为号的各战位特战队员们几乎同时出手。
距离车臣恐怖分子车队500米开外的隐蔽狙击阵地,身披沙色隔热伪装斗篷匍匐在地,手持asvk型12.7毫米狙击步枪的射手猛然扣动扳机。
砰——
动能强劲的钨合金穿甲弹头冲出枪膛,赶在狼狈不堪的敌人反应过来前直落靶心。
首当其冲挨打的目标,正是车队当中威胁最大的唯一一辆btr-4轮式步战车。
作为苏联解体后,乌产军品里为数不多能提得上串的东西。
btr-4本身是一个设计很不错的轮式步战车,在同类大八轮装甲车算得上比较上流的设计,比之隔壁大毛家的新产品也毫不逊色。
火力配置上是30毫米机关炮加双联装反坦克导弹,中规中矩火力够强也够用,没什么好说的。
侦察与态势感知系统上则配备了高清热成像,放眼世界轮式装甲车里算是相对少有的配置,能够和部分高配的履带式步战车同台竞技。
防护上没什么好说的,25吨级的身板不可能违背物理定律,装甲总重就决定了不会有多么逆天的防护效果。
标准的北约2级防护,可在30米距离上全向防御7.62毫米钢芯穿甲弹的攻击,并能抵挡住6公斤tnt当量的地雷\路边炸弹爆炸。
一切看起来都很不错、足够美好,可问题恰恰就出在乌军工稀烂的设计转化能力上。
实际制造出来的btr-4轮式步战车,基本到了“没眼看”的程度。
子系统整合有问题就不说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连基础功的装甲焊接工艺都出了大问题。
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的最后那段日子里,用于外贸的一批btr-4生产完毕后,居然出现了装甲焊缝开裂,宽到能把手掌塞进去的程度。直接让前来验收的伊拉克人看了直摇头,明确拒绝接收这么一批工业垃圾回去使用。
这事还有个有意思的后续。
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俄军顺利达成了对敌去军事化的大部分目标后。
眼见复产合格品已是不可能的伊拉克人,转头就跑向东边,买了中国制造的一批同类型轮式战车,顺带还弄了条组装线回国可以自己“来料组装”更多的轮式战车。
物美价廉、交付迅速不说还有意外收获,属实是比盯着那些不合格的工业垃圾等复产强得多。
乌军工的这种问题,实际上也是整个北约乃至西方军工业的普遍性问题,连美英法德都是这样。
再好的设计如果无法转化成实际工业品,那也无异于是“一百亿乘以零”的白搭,到头来还是零。
除了天马行空的设计遐想外,不会有任何实际成果。
话归当下来说。
尽管已经是老对手,在战场上硬碰硬不止一次的btr-4,是一种浑身上下时常毛病百出的问题装备。
但格鲁乌的特战队员们依旧无法掉以轻心,毕竟这玩意儿炮塔上的30毫米机炮和双联装反坦克导弹,那可是实打实的要命。搭配上高清热成像仪以后,就是精准而致命的死亡收割机,尤其是对步兵而言。
好消息是,因为车体航向直愣愣地指向加油站的方向,所以眼下已经开下了公路的btr-4,实际上是车尾对着格鲁乌隐蔽狙击阵位的状态。
这也是马萨耶夫战术规划当中的一部分。
在加油站的对角方向设置伏击狙击阵位,能够在确保隐蔽性的同时,保证战斗一旦开始后,可以向被吸引了注意力的敌军施以背后攻击。
届时无论敌军怎么选,是继续头铁强冲加油站,还是调转枪口向背后的伏击狙击阵位发起冲击,将始终无法避免“背后挨打”的窘境。
眼下,防护仅有北约2级标准,刚够全向抵挡7.62毫米钢芯穿甲弹的btr-4,车尾屁股上结结实实地吃了一发12.7x108毫米的钨合金穿甲弹头,能被打成啥样是可以预见到的。
咣当——
“呃啊啊啊——”
洞穿装甲的声响伴随一声惨叫,正在炮位上操炮瞄准的炮手当场被一枪命中。
击穿装甲的瞬间已经失稳翻滚,且严重变形的12.7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头,此时就像是一颗瓶盖大小的铁块高速砸在了人体躯干上。
小腹处被开出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青灰色的肠子连带血肉奔涌而出。
双手捂着肚子哀嚎着倒下的炮手彻底失去战力,现在这伤势就算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脊柱连带一肚子的重要脏器全被打碎的唯一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
“该死!后面,后装甲被击穿了!敌人在后——”
砰——
咻——
叮咣——
没有给敌人以片刻喘息之机,抵肩握持asvk大狙的格鲁乌狙击手再次开火。
又是一发精准打击从车体后部贯穿装甲,刚还在叫嚷着背后遇敌的车长也未能逃过一劫。
仿佛开了透视外挂,能透过装甲板的视野阻挡,找到隐藏在其中的敌军车组具体位置,格鲁乌狙击手的这一枪不得不说打得格外精准。
不但再一次击中了敌军车组成员肉身,而且还是直击要害地打在后脊梁骨上,从前胸贯穿而出。
脊柱、肋骨、肺叶、心脏、气管......
阻挡在弹道路线上的所有一切,尽皆被失稳翻滚,对肉体破坏力直线上升的12.7毫米弹头打得粉碎、爆出血雾。
“第二枪命中,继续开火!再补几枪,把弹匣清空!”
手边的沙子里是刚刚退出枪膛的两枚炽热弹壳,正在为第三次射击做精确瞄准的狙击手身旁,则趴着手持望远镜正在汇报战况的观察手。
对于这些已经连续上过好几轮特别军事行动区,最终活着走下战场的俄军特战精英来说。
btr-4这种老对手,本身就是一个“有装甲但如有”的东西。
只要有趁手的家伙事在手,那装甲有没有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装甲板后隐藏着怎样的车体构造?车辆要害部位、关键组件在哪里?车组成员具体分布在车辆中的什么位置?
那早就是被俄军特种兵们摸得一清二楚,熟悉度堪比了解自家装备。
此番前提下,手握精度可靠的反器材重型狙击枪,隔着装甲板的视野阻挡精确毙杀敌车组成员,也不过是战场狙击入门课级别的难度而已。
“我说要步战车开火!开火!我的命令是开火!都他妈聋了听不到吗!?”
与此同时,尚不知晓己方步战车虽外表完好无损,但实际内部已经被打成了一滩烂血烂肉的车臣恐怖分子领队。
还在指挥车内手握着无线电送话器,声嘶力竭地重复着已经喊了不知多少遍的命令。
“头领!无线电出问题了!我们——我们谁也联络不上,所有,所有的无线电频道都黑了!”
“什么!?”
喊了几遍都没听见答复,本就觉得不对劲的恐怖分子领队,一听前方副驾驶座上的副官这话,整个人都傻了眼地足足愣了好几秒。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联系不上?到底是哪儿有故障!?无线电频道都黑了是什么意思!?”
“不——不知道,从没遇见过这种事,就好像活见鬼了一——”
噼啪——
咻——
一枚不知从哪儿飞来的12.7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头,一击贯穿了车窗防弹玻璃。
直接将话还没来得及说完的副官脑袋爆浆,送去见“高加索之狼”杜达耶夫汇报工作。
“妈的!”
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近,虽未被子弹和碎片击中,但却被见了满头满脸温热脑花加血浆的恐怖分子头目,此时正直呼骂娘。
胡乱地伸出手来,一把抹掉满脸的红白之物,揉了揉溅进眼睛里的脏东西,勉强恢复视线。
意识到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明白了此时“前有狼后有虎”,已经掉入敌军陷阱的处境。
心中萌生了退意的头目实际上相当恐惧。
害怕自己好不容易才跟着阿尔哈诺夫鞍前马后,从公司那里得到的荣华富贵、权力和女人,无法再继续享受下去。
一群以不择手段、残忍无下限而闻名的凶残恐怖分子,会为了区区贪恋享受而惊恐怕死。
这实际上没什么好意外的,过度的物质化和资本收买,这本就是腐化人心的剧毒猛药之一。
有组织、讲纪律的某些人尚且承受不住腐化,你区区恐怖分子又算老几?还能挡得住资本最拿手的看家绝活?
既是为了避免彻底的全军覆没,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不葬身于此。
一脚蹬开车门冲下车去,指望不上无线电的头目索性直接用上了最简单原始,但也确实有效的笨办法——拿嘴去喊。
“别打了!都别打了!所有还活着的、能跑能站起来的,都给我撤!快上车离开这儿!撤退!!!”
“‘乌鸦’呼叫‘兽人’,情况不对劲!这帮混蛋看起来想跑!”
“啥?跑?这就???”
呼号“兽人”的马萨耶夫,一听这汇报是顿感意外。
无论是特别军事行动区还是反恐战场,马萨耶夫之前几次跟车臣叛匪、恐怖分子的交手经历,那次次都称得上是“对死硬顽固分子的重拳出击”,没有一次不是腥风血雨、满地尸体收场。
眼下虽然也能称得上是这幅光景,但......总归还是来的太快,太过突然了些。
马萨耶夫本想着是这帮车臣叛匪有重要任务在身,就算掉进伏击圈,大概率也会拼死冲闯一波、拿出好勇斗狠的风格死战。
结果这开打也就刚三分钟,三分钟你就跟我说你不行了要扯呼跑路?
这就颇给马萨耶夫一种“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的既视感。
但无论对方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么做,马萨耶夫这一队格鲁乌特战要做的事,终归不会因此有半点改变。
“拦住他们!火力组准备!把大家伙抬出来用上,绝不能让哪怕一辆车跑掉!”
“‘普罗米修斯’收到,火力组准备就绪,不会有敌人从我们这儿跨过去。”
这帮车臣叛匪的战斗力咋样,那暂且不好说。
但要说这跑路的速度如何,那还真叫一个快到让人意想不到。
只见这些恐怖分子是伤员不要了、尸体也顾不得收容整理了,在就近拉上腿脚灵便,还没被打到“丧失自理能力”的同伙们之后。
立刻一脚油门踩进了油箱里,把悍马开成了泥头车式地撒欢跑路。
这跑路的劲头有多迅猛积极呢?
连上车晚了一步,被落在后面追车叫喊的“倒霉蛋同伙”都顾不得理会。
你没来得及上车那是兄弟你倒霉,哥几个不好意思先走一步,正巧留你帮忙牵制敌人殿后。
“嘿,嘿!你们这群混蛋、杂种,畜生玩意!我还没上车呢,等等我们!快停车!”
“他们真敢抛下我们!他妈的,他们真的敢抛下我们自己跑路!?真敢!?”
“啊啊啊啊——不管了!拼了,就算死也不能被摁在这儿窝囊地打死!我冲了!”
七八个来不及上车,紧赶慢赶往跟前跑,却还是被同伙“残忍抛弃”的恐怖分子,这下是深陷绝望缠绕彻底魔怔。
或许是有自知之明的原因。
寻常战场交手,敌人在力战不过时大多都会选择投降。
毕竟“非战之罪”,尽力了但实在打不过而投降,也不是啥特丢人的事儿。
但这些车臣籍恐怖分子们不一样。
知道自己都干过什么勾当,也明白伊德利卜是怎样一个魔怔险恶环境。
投降的下场只能说还不如死战场上,起码被一枪打死还痛快点,少些被俘虏后折磨而死的痛苦。
于是,马萨耶夫手中那挺pkm机枪上的侧翻菠萝镜中,便紧接看到了非常让人直呼“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一幕。
“这些家伙疯了?端着步枪冲过来,他们是嗑药嗑多了还是怎么?”
“杜达耶夫知道,送他们去见杜达耶夫就行。管那么多干什么,开火!”
哒哒哒哒哒——
所谓“枪响人撂倒”,肉身硬闯人均pkm的火力封锁线会有什么下场,只有“死者血型是7.62毫米”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