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未来科技地下设施的地下停车场入口,在此把守的只是未来科技一般武装人员,长着一幅标准白人面孔的不知哪儿来雇佣兵。
这对马萨耶夫来说倒是好事,起码不用担心对上“格罗兹尼之子”的“自己人”,假李鬼要是遇上真李逵还挺麻烦。
估计也是这帮“格罗兹尼之子”的车臣叛匪,在本地未来科技武装力量中,属于一等一的精锐主力,拿精锐来看大门这种事既浪费人力、也违反军事常识。
“日本猴子啊,那些日本猴子说有别的事,不知道滚哪儿去祸害人了。这样也好,省得这些贱种在眼前乱晃碍事。”
马萨耶夫朝地下停车场入口处把守的警卫随口说着,对方闻言后的反应也是咧嘴一笑。
“也是,那些日本猴子不如滚回他们那蛮荒贫瘠的小岛上灭亡,这帮废物点心走哪儿都不讨人喜欢。”
看大门的白人雇佣兵,会给予马萨耶夫起码的尊重。
这是因为车臣人真的够狠、打仗敢死,尊重强者是不分阵营的通吃道理。
而那些不论到谁嘴里,都被讥讽为“日本猴子”的日本人,那可就不一样了。
给人当狗却还缺一副敢咬、能咬死人的好牙口,而主子养狗是为了能物尽其用。
连基本作用都发挥不好的“令和废宅”,又怎能赢得同伙们的尊重?连拴在同一条链子上的其它走狗都会看不起,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好了,就和以往一样。把东西送进去交差,不多耽误你们了,放行!”
走过场式地粗略检查一通、上前扫了两眼,压根没做详细检查的警卫队长抬手下令放行通过。
借着那一口高加索口音,听上去还有些蹩脚的英语,再加上身上这身“死人皮”。
谈吐得当、应对自如的马萨耶夫蒙混过关,在敌军全然不会预料到竟然还有“敌方车臣人渗透”的前提下,最终成功按计划进入了地下停车场。
“这地方看上去就像地下墓穴,停在这儿的车就像一口口棺材,让我有很不舒服的感觉。”
“不舒服是对的,下面还有让你更不舒服的玩意。别列科夫,找到入口了吗?”
向司机答话的同时开口发问,马萨耶夫很快便听到了耳边无线电内传来的答复。
“找到了,缴获的敌军手机内信息和那日本人的交代,都证明入口就是前面的储藏库门。”
“明白,‘兽人’呼叫‘阿尔法-01’,你都听到了,把车往那边开。”
随着马萨耶夫一声令下,前方打头的btr-4轮式装甲车立刻调转航向,朝着已经只差二三十米远的大门直奔而去。
等到车队开到了这大门跟前,面对铁将军把门时不得不停下,马萨耶夫身旁略有紧张的司机队员不禁问道。
“接下来呢?我们是打进去还是怎样?”
喀喀喀——
司机队员的话音未落,还在车内回荡。
车队正前方的厚重金属门,便已经在液压驱动下,发出阵阵沉闷声响缓缓升起。
望着大门左右上角各一个的摄像头,正将视界范围对准己方所在车队,一切都在预料之内的马萨耶夫随即开了个玩笑。
“应该说‘芝麻开门’,就这么简单,我们走~”
从进入大门的这一刻开始,眼前所面对的情况对马萨耶夫而言,实际上就已经算豁然开朗。
原因很简单,这扇重型电驱动液压防爆门,正是当年苏联专家亲赴叙利亚考察设计并指导建造的杰作。
甚至于连这扇门本身,都是妥妥的苏联制造,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军工业全面鼎盛巅峰期的顶级工艺品。
由苏联空军运输机队不远万里从苏联本土运抵,叙利亚自己可没能耐建造这么重量级的军工产品。
而在这扇门之后,通往地下更深处的幽暗长廊,及其所配套的所有地下设施房间,全部都是苏联专家设计规划出的手笔。
而这也就意味着,马萨耶夫手中提前准备好的地下设施3d建模模型,终于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
“再往前走100米右转就是货场,当年设计建造时,这里用来临时周转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等待装车发运。货场尺寸足够容纳重载卡车与重型武器,也只有这地方能让未来科技当做设施内停车场。”
车队已经完整进入设施内部、继续前进,马萨耶夫调用随身平板电脑内的3d模型一通分析,很快找到了车队下一个去处所在。
也就在此时,车队身后刚刚升起不久的厚重防爆门,待到车队完全通过后,已然再度降下紧闭。
按照格鲁乌这边翻找苏联设计图纸找到的设计参数来看,就马萨耶夫一行刚刚通过的这道重型防爆门,在设计建造时,是为了抵御5-10万吨tnt当量的战术核武器抵近空爆的。
其防御厚度。足以抵挡战术核爆瞬间袭来的高温超压和强烈冲击波,确保门后的一切不被核爆席卷。
要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勋宗时期处在军力巅峰状态下的苏军,起手式就是核大战。全军一年能搓一千多枚各式核弹头,导致震撼北约一整年,苏军的军队建设和装备研发,也全面向核大战背景看齐呢?
安放于地下重要军事设施的防爆门,要足以抵御战术核武器的抵近空爆,这对当年的苏军而言也不过是基础中的基础罢了。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不得不考虑且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得想办法把那道门再次弄开,队长,否则苏洛维琴科中校和他的队伍、美国人的援军,都没办法进来。”
能近距离抵御战术核武器爆炸的重型防爆门,就别指望用什么常规手段来实现暴力破拆了。
司机队员提醒的,实际上也正是马萨耶夫现在所考虑的问题。
而从刚才那架势来看,恐怕未来科技是用监控系统确认来访者身份,再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开启大门。
无论这远程控制系统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势必都要找到大门控制室才有操作的机会。
好在,手中依据最终版设计图搭建的3d建模中,包含有大门控制室的原始所在位置。
马萨耶夫尚不清楚未来科技是否在接手设施后做了调整,但眼下唯一的选择也只能是过去看看,希望会有好运气。
想到这里,计划已经了然于胸的马萨耶夫随即说道。
“车子撂下后先去找网络接口,把接入端挂上去弄进去他们的内网。兴许苏洛维琴科那边能从内网里想些办法,定位到大门控制室的准确位置,到时候我们再过去一次性解决问题。”
听到马萨耶夫的命令,无线电内的各分组领队也都心领神会,答复收到。
不远的距离很快就到,车队开出去没多远再一转弯,果真就像马萨耶夫所说的那样,进入了车辆与重型装备整备库。
“你们回来了,伙计。阿尔哈诺夫刚刚来过,看样子是想看看你们回来没有,但他没问什么,我觉得你应该过去看看。”
开门下车,且依旧处在头套蒙面状态的马萨耶夫脚一沾地,一旁主动凑上来的一名库管便主动开口。
看着装打扮并不是武装人员,一身深蓝色的工装服再加上头顶扣着的安全帽,还有那一脸毫无戒备笑呵呵的样子,其威胁程度立马在马萨耶夫判断里连降好几级。
望着面前估计就是个一般打工仔的中年白男,没打算现在就动手的马萨耶夫随即回道。
“知道了,车辆整备和卸下油料就交给你们了,我现在就带人去汇报。”
“ok,没问题!不过——”
“嘿嘿嘿!伙计们,瞧这边!这车是进了战场吗?怎么成了这样?”
马萨耶夫话音渐落,库管的话也还没说完。
只见一旁不远处的一名工人,正握着扳手工具蹲在一辆悍马车旁,一边眼瞅着车门做吃惊状、一边呼朋引伴过来看。
“......真麻烦。”
大抵能猜到是什么情况,想立刻抽身离开的马萨耶夫,不得不暂时打消念头。
为了确保“能多拖一时就多拖一时”,尽量为接下来的设施内行动,争取到更多的非暴露状态时间,马萨耶夫现在也只能跟着这库管工头一起上去瞧瞧。
“老天,这车怎么被打成了这样?一扇门就这么多弹孔?”
“还有这个,这儿!这防弹玻璃里还嵌着子弹头!”
“这起码得有二十多个弹孔,什么人攻击了我们的车队?”
要说对车辆的熟悉度,恐怕这地下设施内,没有人比这些后勤维保工人更了解。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让专业的人各自去做专业的事。
平日里,设施内专用车辆的维保修理工作就是这些人在做,而非作战部队。
只有当作战部队或其他子系统单位人员,需要外出行动、出任务的时候,才会来到这地方申领提车。
眼下,这些后勤维保工人,亲眼看到自己维护保养到满状态交出去的车子们。
这才开出去多长时间,就被打成了这副模样归来,说不惊讶那是不可能的,才有了如今这突发一幕。
但这对马萨耶夫来说,却是无法避免的事。
当时那战斗场景,敌人身边唯一可用的掩体,就是各种轻装甲防护车辆。只要脑子还没进水,就肯定都会往车后面躲、寻求掩体。
这种情况下,格鲁乌特战队员们总不能不打。
用上各种穿甲弹和多角度火力压制驱赶,想方设法地把藏身掩体后的敌人尽快弄死,这是必须的。
几乎人手一把pkm的密集火力乱射下,要让敌军车辆完好无损势必不可能。
就如今这情况,都已经是马萨耶夫“矮子里面拔高个”,尽量挑了些受损轻微、弹痕较少的车出来开过来。
真要是把那些“战损严重”的车摆在这儿,那这帮维保工人估计得吓到原地尖叫。保不齐还得把手机掏出来,给你现场拍一段tiktok小视频发网上吸粉。
眼见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解释两句的地步,带人来到车跟前的马萨耶夫遂主动开口。
“是遇上了点麻烦,不过相对而言不严重。就是一帮路边土匪看到车队里既有油罐车、开的还是好车,觉得有利可图打算冒险打劫。”
“但路边土匪就是路边土匪,根本不经打,三两轮对射交手后就被打死打跑了。”
“我的任务不是跟他们打,更没必要追,只要打跑了就行。然后就开着车回来交差,现在也正打算要去汇报此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
听着那高加索口音的略有蹩脚英语,包括库管工头在内的一众人,是你瞧瞧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说啥是好。
到底不是正经战斗人员,说白了就一帮卸货修车的。
觉得这事不是自己该评价内容的库管工头随即开口。
“好吧,既然这样那就——不多耽误时间了,嗯,我们都是。”
“车子交给我们了,放心吧,明天这时候你就能看到它焕然一新。我们有足够的零部件备料和熟练工人,很快就能修好。”
马萨耶夫知道表面这些问题还不算什么,真正吓人的场面还在车内。
就比如那辆车屁股上,多了几个击穿孔的btr-4轮式装甲车。
虽然外表看上去就几个小眼而已,可实际内部却还残留着不少,没来得及彻底清理干净的碎肉血迹。指不定还能在座椅下边,找到被12.7毫米钨芯穿甲弹打飞出来的眼珠子啥的。
马萨耶夫可不觉得这帮没见过世面的维保工人,能在见到如此惊险刺激一幕后,依旧保持基本淡定。
同样的,马萨耶夫也没有更多时间,去跟这些人掰扯解释什么。
现在,既然这库管工头都这么说了,那马萨耶夫自当领了这好意便是。
“那就交给你们了,我这边还有别的事,就不打扰你们了。”
说完,拎着手中pkm的马萨耶夫转身就走,自始至终没显露过面罩下的真容。
不是很敢招惹这帮车臣人,只希望能尽快将之送走的库管工头,也是直到这伙“全员恶人”的背影离去时才长舒一口气。
“呼——可算是走了!你们下次可别这样大惊小怪了,再让他们找我们维保修车不到位的茬、推卸责任,这难道就很好吗?”
“......”
方才一时激动,还没往这方面想的工人们一听工头这话。一个个那都是“顿感后怕”地大眼瞪小眼,说不出话来。
说这话可不是随便吓唬人,库管工头直到现在还在庆幸这帮车臣恶人,没往常那么神经魔怔,没有像往常那样跟自己人说话都阴阳怪气不对付。
或许是刚打了胜仗杀了人,杀欲得到了满足正高兴的缘故?谁知道这帮变态杀人狂一天天的都乐此不疲于什么事?
总之,不想跟这事掺和过多、也不愿再往深处去多想的库管工头,只知道默默提醒自己“知道的越少,过得就越好”的经典道理。
“行了,这事翻篇,别再瞎想了,赶紧动手干活儿吧!车要是明天修不好,那帮车臣混蛋又该找我们的麻烦了!”
“该死!我讨厌这种事,这些恶棍难道就没有人来管管吗?”
“管?我说兄弟,他们可是这基地里最能打的一伙人,价值可高着呢!不但不能管太紧、相反还得哄着哄高兴,就跟你在床上骗本地小姑娘一样。”
“去你妈的!说得你好像不干这事一样,你我都一样。”
“行了行了,别哔哔了,赶快干活!”
马萨耶夫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身后离开不久的车辆与重型装备整备库中,那些基本毫无威胁度的打工仔们在如何议论。
真正让马萨耶夫在乎的是,这走出整备库后沿途所见的长廊景象,头顶每隔一段距离就出现的监控探头,时不时还晃一晃随动指向己方监视,已经让自己这一行人的一举一动都时刻暴露。
“看上去是闭路监控,线路沿着墙角一直往前延伸,没办法无线干扰。”
设施起初设计建造时可没有这样的闭路监控系统,这明显是未来科技接管之后才加上的。
情况虽有些棘手,但也不是完全无法应对。
脑海中已经背下了设施内全构造的马萨耶夫,随即朝着身旁呼号“屠夫”的副手微微侧首、低声开口。
“再往前走的下一个路口是拐角,会有监控死角。靠右手边位置有排水系统的检修井,找到那入口然后带人钻进去,动作利索点,下到排水管道里。”
“整个排水系统四通八达连接每一个房间,去到几处可疑的目标点把事情办妥,等你消息。”
如马萨耶夫所言,这地下设施内部有一套必不可或缺,无论未来科技接手后怎么改造都少不了、动不得的原始设计——排水系统。
就和任何军用地道、地铁系统一样,大型军用地下设施内如何防水排水防倒灌?这同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和系统性工程。
以苏联专家考察设计并指挥建造的这座设施为例,其排水系统就好比是一整张处处相连的隐蔽网络。
排水管道四通八达,连接着设施内的每一个房间,确保任何一处地点渗水漏水,都不会因出水倒灌而影响到其它房间,且能够及时尽速地将水排出设施。
马萨耶夫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并打起了主意。
你未来科技在人行通道长廊里装监控,难不成还给排水管道里也装监控不成?
只要能通过排水系统的检修井,顺利下到排水管道里,那就是逃脱了未来科技视线外的“天高任鸟飞”。
接下来,只需要保持隐蔽运动姿态,潜入到内网机房中,把早已准备好的接入端挂上去。好让在外等候的技术组黑客能接进来,黑入未来科技的内网系统就行。
“明白了,交给我来处理。”
呼号“屠夫”的副手闻令立刻照做,暗示两名身形瘦小、非车臣籍的机灵战士跟上。抓住前方过路口拐角的机会,闪身躲进监控盲区,顺着马萨耶夫的提示指引果真找到了检修井入口。
“没挂锁,赶紧进去!都跟上,快!”
一把揭开检修井盖板,包括“屠夫”在内的三名格鲁乌特战队员,连续纵身跃入、跳进井中。
噼啪——
伴随着双脚稳稳落地的踩水践踏声,隔着面罩都能闻到一股子骚味的特战队员不禁皱了皱眉。
“这帮杂种把污水系统也接进来了,我们得淌着屎尿过去。”
“又不是没淌过,起码熏不死你,跟我上。”
身先士卒的“屠夫”第一个带队爬进面前的排水管道。
整个圆柱形管道的尺寸非常有限,也就堪堪一米直径。
对于本就肩宽高大还身穿装备的斯拉夫人来说,那已经是束手束脚到了几乎极限程度,再窄上一点估计人在里面都爬不开。
忍受着贴脸刺鼻的屎尿恶臭,面前脸边还有蛆虫涌动、老鼠窜过。
三名特战队员就愣是在这样的极其阴暗环境里,靠着夜视仪看清前路,一点点爬到了第一个计划内的目标房间正下方。
“我说,这连续值了好几天班了,麦吉,不如今晚出去找找乐子怎样?”
“呵啊——嗯~要去你去吧,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困得不行,今晚我得好好睡上一觉,不能再浪费睡眠时间了。”
“靠!你搞什么?睡女人身上不是一样的睡吗?你应该把格局打开,跟我一样。”
“......”
两个看起来是值班员的武装分子,正在头顶正上方的房间内说话,并未注意到脚下排水格栅里正有眼睛和耳朵在暗中窥视。
看这陈设布局,像是值班警卫室一类功用的房间,再加上这俩没谱二逼的闲聊对话。
判断这不是要找目标的“屠夫”,随即头也不回地背手朝后、打出手语。
“不是这儿,下一个目标,继续。”
打完手势,身在最前方的“屠夫”第一个放轻动作,继续阴暗爬行,身后的两名特战队员则紧接着领命跟上。
再往前不远,过了管道的一处拐角接口往左爬。
到达第二个目标的“屠夫”,再度听到上方传来敌军谈话声。
只是这谈话内容虽和首要目标无关,但却依然让人一听之下顿时竖起耳朵、瞪大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