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开局盘点十大诗人 > 第十五章 白马春风恰少年

第十五章 白马春风恰少年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时代的天空。王维,这位被后人尊称为“诗佛”的唐代诗人,便是其中之一。】

日暮西山:你知道王维诗里的红豆吗?

李白是刺客: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这可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燕翩翩:啊,这···这……

js:我常常因为不够骚,而和你们格格不入。

宋-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王维诗里的红豆,这是什么意思?

唐-元稹:红豆生南国?

归长安:网络上的老梗了,就是一说这个东西不普通。

东坡肉:王维还是个画家啊?

现代-钱钟书:王维是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骷髅精灵:年轻的时候喜欢读李白,长大了爱读杜甫,后来才发现王维的躺平是所有人的归宿。

此时,王缙突然激动地说道:“哥,总算是说到你了,我就知道肯定会有你的。”

王维看着激动的弟弟,微微一笑道:“这个就是你这么晚跑到我这里的原因?”

王缙连忙解释道:“天还亮着,不晚。”

【王维701年(一说699年)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幼年聪明过人,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开元五年(717年),在长安,其间有时至洛阳。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天幕下,白居易有感而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没有那种苦涩的味道,情却流露出来。”

好基友元稹:“你写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也不错。”

白居易谦虚地说:“可王维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比起我略胜一筹。”

元稹听到他的评价,好奇地问:“你用李白的诗来评价王维?”

白居易不明所以:“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元稹打趣:“他们俩明明都在长安,都是大才子,却没有任何唱和的诗作。你说他们俩是不是结怨了?”

白居易:“!”

白居易第一次知道这件事:“真的假的?为什么?”

元稹笑着说道:“我看那些小说笔记和野史,发现他们俩都有关于玉真公主的传闻,说不定是情敌。”

白居易:“?!!”

“你都说了是野史了,我不相信。”

日月盈晷:太原王氏,那可是五望七姓之一啊!

唐-薛元超:恨不能去娶五姓女。

归长安:这人是谁啊?

日暮西山:薛元超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

归长安:一个宰相都想娶五姓女,这确实是一出生就在罗马了,妥妥的人生赢家的。

日暮西山:他不仅家室好,还才华横溢,又长得帅,谁不爱啊!

铁罐道人:其实我想知道的是李白和王维明明一样大,也都很出名,也在长安待了很久,为什么一点交集都没有?

归长安:有人说他们是情敌,都很喜欢玉真公主。

东坡肉:八成是假的,只不过两人都受到玉真公主的举荐而已,王维对他的妻子是真爱,在他妻子去世后不仅没有再娶,而且一生都没有纳过妾。

百城寒烟:他给他妻子写了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归长安:这首诗不是写给他妻子的,是写给他的朋友刘十九的。

百城寒烟:哦哦,我一直以为是写给他的妻子的。

兮兮沐沐:据说杜甫喜欢李白,李白喜欢孟浩然,孟浩然却喜欢王维,并且王维不喜欢李白,李白也不喜欢王维。

唐-李白:……

唐-杜甫:……

唐-孟浩然:……

唐-王维:……

【开元七年(719年),在长安,七月应京兆府试。有诗《李陵咏》《西施咏》等。

开元八年(720年),在长安,常从岐王李范等游宴。春,就试礼部,落第。有诗《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等。

王维去长安,本就是为了入仕。在唐朝,想要当大官,必须要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的考试和宋朝时的考试不一样,宋朝因为糊名的原因,被欧阳修错认成了自己的学生曾巩,导致没有拿到第一。在唐朝,入仕之路并非坦途,必须通过科举这一严格选拔制度。与宋朝不同,唐朝的科举制度虽然也曾短暂实行过糊名制度,但很快就因其种种弊端而被取消。

因此,在唐朝,科举考试不是你有才就能够考上的,若想要成功,除了才华横溢外,还需要有朝中的贵人相助,或者自己在文人圈子中名声鹊起。

王维在长安的时候结识了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岐王非常赏识王维,经常带着他出入王府。据说当时王维想应举,但苦于无人推荐,于是他就请求岐王相助。

岐王得知后,让他准备了十首诗,一首琵琶曲,并安排他在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宴席上,扮成琵琶师,演奏了一一曲《郁轮袍》。

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立于前行。

玉真公主被王维所吸引,特意询问他是何人,之后又看了他的诗,惊讶他的才华,之后便力荐王维。】

归长安:唐朝考科举居然不糊名!!

日暮西山:确实是不糊名的,虽然武则天颁布了糊名制度,但只是施行了一段时间就没有再用了,知道宋朝才明确了糊名的制度。

李白是刺客:这都要感谢黄巢了,天街踏尽公卿骨!

唐-黄巢:感谢我干嘛!

日暮西山:你现在在干什么?

唐-黄巢:我吗?我正在准备科举。

日暮西山:那离这个事情还早。

兮兮沐沐:参考以下李商隐,他就是考了好几次都没有考过,最后还是令狐绹帮忙才考过的?

唐-李商隐:……

唐-令狐绹:背信弃义的人。

李商隐一想到自己找关系考上科举的事情流传后世,颇有些不好意思。

但当时,周围的人都考上了,就他一个人干着急,那个时候他和令狐绹关系很好,于是就找了他帮忙。经过令狐绹的帮助,他果然考上了,现在想想还是挺心酸的。对于令狐家的知遇之恩,他一直心存感激,如今这情况也不可能重修于好了,只希望各自安好。

归长安:不糊名对于广大学子确实是不太公平,主要全凭考官喜好,主考官要是不喜欢你,或者你没有太大的名头,就算文采再好,都有可能被直接刷掉。

日暮西山:还有武举也是武则天提出来的。

归长安:关于王维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日暮西山:大概真假参半吧,之前看见过李白也是找岐王举荐,在玉真公主的宴会上舞剑,才得以举荐的。两个故事应该都是同一个模板吧。不过王维才华横溢是没跑的,会写实作画,弹琵琶,还风姿郁美!你们觉得王维长的怎么样?

归长安:大概白马春风恰少年吧。

“哥,这些人很关注你的长相,不如你自己画一副画像吧!”王缙盯着王维看了看,道。

“……”王维不理会旁边这位。

王缙继续道“我觉得他们说的挺对的,兄长,你确实是风姿郁美。”

“看天幕,少说话。”王维轻叹一口气,他怎么觉得他的弟弟越来越不正常了。

【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一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王维:“!!!”

岐王的笑容僵在脸上,他刚祝贺王维仕途春风得意,结果就被打脸了。

“咦,我未来没有帮你吗?”

岐王可是王维忠诚的粉丝,不然也不会替他谋划这么多。

王维回过神来,情商极高地说:“如果没有王爷相助,那么可能就不是贬官,而是……”

岐王接受了这个猜测,安慰道:“摩诘,且再看看,凭借你的才华,一定能回到长安,施展宏图。”

王维只能点头道谢。

兮兮沐沐:舞个狮还那么讲究,咋们要是在古代,天天都在被砍头。

归长安:我前几天还看见了舞黄狮子的,一红一黄,怪热闹的。

唐-王缙:你们居然可以舞黄狮子!!!

日暮西山:想舞什么颜色的就舞什么颜色的,我看见过小孩舞小狮子的。

牛犁马:古代黄色只有皇家可以使用,其他人用了是要杀头的。

秦-扶苏:没有。

js:某些朝代是的,譬如说明清时期,你要穿个黄色就会认为是要造反。

归长安:我觉得秦始皇的龙袍最好看,电视剧里面的都是黑色的,看着就很大气。

蓦然回首:汉武帝时候也是黑色的,我小时候看《汉武大帝》的时候,里面的刘彻虽然不帅,但确实很霸气。

汉-刘彻:汉武大帝,这名号朕喜欢,这个是讲什么的?

日暮西山:看名字就知道讲汉武帝的一生了。

“没想到有专门讲朕的电视剧,虽然不知道这个电视剧是什么,但真的想看看。”刘彻说道。

“陛下,臣觉得这个电视剧或许应该和天幕一样,能让所有人都看见。”霍去病回。

“这到是有可能,”刘彻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