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
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这是他第一次正式的当上了官。祭酒这个官职有说是掌管教育文化的,也有说是官佃租户口的,也有说是官农桑水利的,具体已经不可考了,但这也不重要。
这时,江州刺史是王凝之。虽然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书法得到了父亲王羲之的亲授,但却没有知州理政的能力。
陶渊明不久就忍受不来自己的这位上官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红豆:王凝之?是不是谢道韫的老公?
明月照松间:就是他。谢道韫对王凝之不是太对付。
归长安:和谢道韫比才华肯定是比不过的,不是谁都能因为依据“未若柳絮因风起”而青史留名的,不过他的书写不错,勉强得到了王羲之的真传吧,只能说。
兮兮沐沐:他们之间有四子一女,想来关系还是不错的。
归长安:而且这位大哥好像在打仗的时候,认为自己能够从天上借仙兵仙将,所以一点防御工作都没有做准备,后面又觉得叛军首领跟自己信的是一个教,肯定不会杀自己,连跑都不跑,最后被活活砍死。
东坡肉:看来这王凝之不是什么聪明人,连陶渊明都受不了跑路了。
清风:这就很难评啊!
晋-王凝之:……
晋-王羲之:这……
汉-刘彻:这都兵临城下了,求神拜佛有什么用啊!
西幻:后来这个事情又发生在了北宋的时候,在北宋的时候有一个郭京,自称会法术,可抵挡金兵,最终被金军打败,东京城还破了。
日暮西山:大书法家,你要好好教育下你儿子,不要再这样了,再不济就让他在家当一个艺术家得了,不要出来做官了。
唐-李世民:是王羲之!!!书圣!
东坡肉:据说李世民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枕在脑袋下带进棺材了。
晋-王羲之:……
王羲之本来看到自己成为书圣,很是高兴,但看到二儿子的光辉事迹之后心情很是复杂,想到天幕上他所作的事情,决定以后让他待在自己身边学习书法就可以了,不要再去做什么官了。至于与谢家姑娘的婚事,以后再说吧。
李世民则是拿出了王羲之的真迹欣赏了好几遍。
【之后陶渊明在家待了六年,期间他有了五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他决定出门找工作了。
这个时候恒玄给他抛来了橄榄枝,他想着恒玄与他们家也是故交,在哪里干不是干,于是就去到了恒玄手底下了。
恒玄对于当一个刺史早就不满足了,想要造反。陶渊明看出来了恒玄的意图,想着干不了了,得跑路了。
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
402年,恒玄发动叛乱,占领了建康,并于404年逼迫晋安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楚。】
风起于林:怎么感觉很多诗人都很穷呢?
李白是刺客:可能越穷越能体会民间疾苦,才能写出来好文章。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杜甫了啊。
秦-嬴政:刺史是何官职?
归长安:刺史相当于秦朝时的御史大夫吧。
日暮西山:也不对,但是秦朝的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查百官,确保官员的行为符合法律和皇家的要求。汉武帝更好地监视州郡的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汉武帝设立了刺史这一职位,其职能与秦朝的御史大夫相似,也是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行为,只是后面变成了一个州的最高领导了。
汉-刘彻:我设立的?我怎么不知道。
清风:晋朝特别的乱,天天起义造反,今天你反我,明天我反你,简直乱成一锅粥了。
东坡肉:也是,今天这个国家立起来了,明天就被灭了,最短命的北齐只存在了16年。
汉-刘彻:北齐又是什么?
归长安:不是太了解,只是到东晋宋齐梁被称为南朝,北魏东魏西魏什么的被称为北朝。
香蕉蘸着吃:后来东魏被北齐所取代了。
时空经营者:这段历史第一感觉就是乱,其次就是惨。
魏-曹操:司马懿,你看你活那么久干嘛!
魏-司马懿:……
【404年,陶渊明前去投奔刘裕。庶族出生的北府兵旧将刘裕联合中下级军官何无忌等二十七人启示,通过评判恒玄之乱,迅速掌握了东晋的军事大权,一举打破了士族垄断东晋政局的格局。
这个时候陶渊明发现,刘裕也和恒玄一样,准备造反。陶渊明发现之后,心很累,于是再次辞职。
405年三月,陶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又辞职。
这时陶渊明刚度过不惑之年,在家中闲适着。后来在好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仕担任彭泽县领官职。
405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
宋-苏轼:陶公真惨!
明月:我觉得最惨的是他的妻子!
月如霜:他的孩子也惨呐!
晋-陶渊明:……
归长安:身处华夏最乱的时代也是身不由己啊!
汉-刘彻:刘裕造反成功了吗?
蓦然回首:成功了。说起来刘裕好像说是刘邦弟弟的后代。
汉-刘邦:我弟弟的后代?
蓦然回首:说是刘交的二十二世孙。
汉-刘邦:那他造反造得好的!我大汉又回来了。
归长安:大汉没有回来,刘裕的国号是宋,后世称为刘宋。
汉-刘邦:怎么会不是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