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昭景帝这一声“退朝”令下,众人如蒙大赦,纷纷退出朝堂。
等到出了金銮殿,众人才发现,居然已经快天亮了。
纷纷感慨腰酸背痛。
尤其是杨宗恒和柳严,这俩人见到愈发变白的夜色,只感觉好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似的。
太险了!
太让人害怕了!
今天的昭景帝差点没把他们俩直接吓死。
而且虽然他们俩没有被直接吓死,却依旧是忐忑不安,因为他们俩深知此次若不能有所作为,恐怕难逃罪责。
可是北蛮人哪有那么容易对付啊!
念及至此,二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在了缓缓而出的曹上身上。
这位大魏的九皇子,即将要出使北蛮。
这应该算是今天最大的瓜了。
一直被大家当做透明的九皇子,今天居然会做出这种决断。
如若曹上能够成功和北蛮谈好。
那他们也就不必去思考如何取胜了。
既然是要谈和,那自然不必他们在整点战功。
……
“九弟,你干嘛要答应出使北蛮?”二皇子曹想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曹上。
他觉得曹上现在应该算是他的人。
所以他有必要和曹上说一下此次出使北蛮的利与弊。
曹上暂时还需要曹想的助力,因此极为谦卑的道,“二哥,放心,我不傻,虽然这个任务有点不好办,但想必他们也不会胆敢对我下手!”
曹想“哎”了一声,然后道,“九弟,你太年轻,太冲动了,北蛮人的残酷你还不懂。
他们在一个个的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狠角色,你一个细皮嫩肉的皇子,在他们根本不会有什么地位可言。”
曹想说的煞有其事,似乎是见识过北蛮人的恐怖。
当然确实,大魏的这一代皇子,除了二皇子,也就是曹想带过兵和北蛮人打过一场外,其他人都没有带过兵。
三皇子曹辟是有兵权,但他只是有权,带兵的人却不是他。
于是曹想和曹上二人一边走,一边讨论起了北蛮人的凶残之处。
“九弟,北蛮人号称是全民皆兵,他们上马打仗,下马放羊,最让人无解的是,他们靠抢夺别人来维持生存,所以他们的手段都是最残酷的,两军交战他们不会说留手,一般都直接下狠手。”
“最关键的事他们一般不会有俘虏,尤其是和咱们大魏打仗时,基本上都是全部杀光。”
曹上皱了皱眉,问道,“他们就不需要有人帮忙干活吗?
把俘虏都杀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什么苦力?”
曹想摇了摇头,然后提示道,“他们不是不要苦力,只是不要我大魏的士兵当苦力,他们一般都会奴役其他部落。”
曹上沉默了。
他以前确实是不知道这回事。
北蛮人居然如此不好相与。
就是这不留俘虏全部杀光这个政策太没有人性了些。
不过曹上倒也能明白这是为什么。
很简单,北蛮之地苦寒。
环境恶劣。
因此他们一直想要入侵中原!
而大魏的士兵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绊脚石。
试想一下,北境的士兵都知道,和北蛮人打仗不是胜就是壮烈的死,这对于整个北境的士兵无疑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当然,这样也会增加北境士兵的战斗力,因为你不发挥实力,就只能死。
可是这样一来也会在无形中加强士兵们的压力。
因为死亡率真的很恐怖。
曹想看到曹上沉默,也是猜到了曹上以前估计大概不知道这些内情。
因此他拍了拍曹上的肩膀道,“要不要二哥帮你去和父皇说说,毕竟出使的危险性太大,甚至你到现在都还没有真正成年,这件事对于你来说本身就是不对的。”
曹上冲曹想道谢一声,然后道,“二哥也不必这样,诚然,九弟如今年纪小,没有什么经验,但,九弟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魏国皇子!”
曹上说这话时,目光凌冽,直视曹想,曹想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到最后还是只说了一句。
“二哥帮你。”
曹上笑了笑,虽然曹想也有自己的目的。
但不管怎么说,昭景帝这些儿子中,也只有曹想这个二哥对他有所善意。
曹想拍了拍曹上的肩膀道,“我有一个护卫,实力高强,已经是内力境高手,擅使一柄大刀,百人之中可取上将首级。”
“内力境?”曹上带着问询之意道?
曹想点点头,道,“内力境,修炼出内力的高手,你还小等你正式完成加冠,就会有人专门给你讲解这些东西的。”
曹上表面不懂,但其实早就明白了。
内力嘛,他的护卫统领,和护卫副统领,都跟他讲过了。
虽然他们家都不是修炼出了内力的高手。
但上次在郊外斗诗所遇到的那个女子,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内力境高手。
只是不知道这内力境之中可有什么划分。
这时,三皇子曹辟也是走了上来。
带着一丝狐疑的看着曹上,然后不确定的问道,“你确定要出使北蛮?”
说实话,关于这个点,曹辟到现在都还是不确定的。
因为这消息确实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把他震慑住了。
最开始他和曹想想的都是一一起合作,然后将这个人选推给不在京城的太子那一边的人选。
京城之中只有一个老五根本挡不住他们俩的联手。
结果没想到,这个九弟居然自动提出要出使北蛮。
莫非曹上,他这个九弟真的长大了?
要不然怎么会这么胆大妄为?
那可是出使北蛮人啊!
和北蛮人谈判,哪有那么容易。
稍不小心,可能就是被打死。
更别说曹上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子了。
说实话,曹辟觉得这可能是曹想蛊惑他的。
要不然,曹上应该不会这么傻才对啊!
当然,他不是担心曹上,只是觉得若是曹上出使北蛮了,那他这些天给曹上设的局,那岂不是都白设了吗?
曹上看了看明显是不信的曹辟,讥讽笑道,“三哥什么意思?”
“你是觉得我在吹牛不成?”
曹辟居然认真的点了点头,然后道,“恕我直言,出使北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你也没有哪方面的实力。”
曹上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三哥这话说得可真是可笑至极!
我有没有实力,可不是你说了算!难道在你眼里,我曹上就只能是个任你摆布的无能之辈?”
曹辟没想到曹上居然直接怼他,这个蠢弟弟!
曹辟北曹上这一番话弄得脸色一沉,“哼,九弟,你莫要张狂!
你以为出使北蛮是过家家吗?就凭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在这大放厥词!”
曹上毫不退缩,直视曹辟的目光,“乳臭未干?三哥,你莫不是忘了,我虽年纪尚轻,可这胆量却不比你小!
你整日在京城中勾心斗角,又何曾有过半点为大魏着想的心?
就说刚刚在朝堂之上,只不过是要一个使臣的人选,你就在那到处推诿!”
曹辟怒极反笑,“好你个曹上,我是你三哥!
居然敢如此指责我!我为大魏所做之事,岂是你能知晓的?
倒是你,不知天高地厚,妄图以一己之力出使北蛮,简直是痴人说梦!
到时候引得北蛮百万大军南下,我看你怎么和我大魏的亿万子民交代!”
曹上双手抱胸,“痴人说梦?三哥,你如此贬低我,莫不是怕我此番出使成功,抢了你风头?”
曹辟气得脸色铁青,“抢我风头?你也配!你不过是个被曹想当枪使的蠢货罢了!”
“纳尼?”一旁的曹想躺着中枪,然后面色不善的看着曹辟。
这怎么说的好好的,就扯到他了呢?
机智无比的曹上注意到了一旁曹想的眼神,怒喝道:“曹辟,你休要血口喷人!二哥对我真心相助,哪像你,满心算计,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曹辟咬牙切齿道:“真心相助?你别天真了!曹想不过是利用你达到他的目的,等你没有了利用价值,他定会将你一脚踢开!”
曹上冷笑道:“那也比你这自私自利的小人强!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心思龌龊?”
曹辟怒目圆睁,“曹上,你敢骂我是小人?今日我定要让你知道厉害!”说着,他扬起了拳头。
曹上丝毫不惧,“来啊!我倒要看看,你这所谓的三皇子有多大的能耐!”
曹上自然是不惧的,上次曹上只是略微出手,就把曹辟打车你可以猪头。
更别说现在了。
只需略微出手,曹辟这小体格子根本不是他的一合之敌。
唉,无敌就是这么寂寞。
就在这时,曹想连忙上前拦住曹辟,“三弟,莫要冲动!”
曹辟狠狠甩开曹想的手,“曹想,你别假惺惺的护着他?他如此不知好歹!”
曹想沉声道:“三弟,九弟出使北蛮之事已成定局,此时我们兄弟之间不应起内讧。
更何况……”说到这,曹想顿了顿。
“更何况什么?”曹辟恶狠狠的问道。
曹想想了想,还是说道,“更何况,你真的能打过他吗?”
“……”
曹辟沉默了,他娘的,他突然想到了上次被曹上打成猪头的经历。
好惨的说。
虽然曹辟知道了自己不好动手,但还是死撑着面子,瞪着曹想,“二哥,你难道真的相信他能成功?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北蛮人可不会在乎他是不是我大魏的皇子,话说你还不是故意让他去边境找死吧?”
曹想:“……”
他觉得这个老三还真的是不愧于“莽撞人”这个称呼。
真的是太特么莽撞了。
哪有这么说的。
更何况,周围又不是没有其他人。
那么多大臣还没走完呢?
这也太嚣张了。
曹上嘲讽道:“三哥,你如此不看好我,无非是怕我立下大功,威胁到你的地位罢了!”
曹辟怒不可遏,“威胁我的地位?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就凭你,也配?”
曹上目光坚定,“配不配,不是你说了算!待到我从北蛮归来,定让你刮目相看!”
曹辟哈哈大笑,“好啊,那我就等着看你如何灰头土脸地回来!”
曹上回击道:“只怕到时候三哥你会失望了!”
曹辟冷哼一声,“走着瞧!”说罢,拂袖而去。
他也不想在说些啥了。
至于自己做的那些陷阱,如若曹上真的要出使北蛮,那他那些陷阱也就只能当做白做了。
不过,如若曹上真的这么狂妄,那甚至都不一定能再一次回到京城。
这一点就要看北蛮那边究竟是想干什么了。
是想真的和大魏开战,还是说只是想趁大魏荆楚一代有水患而趁机敲诈一笔。
曹想看着曹辟远去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对曹上说:“九弟,你莫要将三弟的话放在心上,这没脑子的,他向来如此。”
曹上神色未变,“二哥,我心中有数。
只是这三哥,着实令人厌恶。”
曹想拍拍曹上的肩膀,“九弟,此次出使北蛮,你务必要小心谨慎。”
曹上点头道:“二哥放心,我定当不辱使命。”
这时,大太监刘瑾走了过来,他悄悄靠近曹上和曹想,小声提醒道:“九皇子,陛下宣您即刻觐见。”
“嗯?”
曹上心中一凛,与曹想对视一眼,道:“二哥,那我先去了。”
曹想微微颔首:“九弟,小心应对。”
随后,曹上便跟着刘瑾向乾清宫走去。
望着曹上和刘瑾离去的背影,曹想若有所思。
所以,就算是无情的父皇也不想九弟出使北蛮吗?
直到现在,他也不相信昭景帝最后真的会让曹上出使北蛮。
或许,这就是亲情吧。
曹上跟着刘瑾一路前往御书房,心中暗自揣测着昭景帝此时召见自己所为何事。
难不成……
待到了御书房,刘瑾先行进进去通传,之后没多久,
曹上便进屋,然后跪地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昭景帝此刻正坐在书桌前,感觉有几分焦虑的感觉,而且面色很疲惫,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曹上,他沉默片刻后道:“起来吧,老九。”
“儿臣谢过父皇!”
曹上起身,垂首站立一旁。
昭景帝顺手拿起一旁的奏折,然后头也不抬的说到,“低着头作甚?抬起头来!”
曹上照做,抬起头然后,正好和昭景帝对视。
昭景帝目光锐利地盯着他,缓缓开口道:“上儿,你可知,朕为何让你出使北蛮?”
曹上深吸一口气,应道:“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
昭景帝再一次沉默了。
他看着面前的儿子,沉默许久后,开口道,“因为朕今天突然发现,你那几个哥哥好像很不成器。”
曹上默然不语。
大魏的夺嫡之争,他虽然要掺和,但也不是说这么早就掺和。
现在太子一方势力,二皇子曹想的势力,以及三皇子曹辟,这三人呈三足鼎立之势。
他要是这会插进来,那就根本不可能插进去。
而且昭景帝干嘛要突然和他说,他那几个哥哥不成器?
这句话透露着什么?
不言而喻。
曹上发现他根本就不了解眼前这个老头。
虽然看着就只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而已,
不过毕竟是昭景帝,因此看不清但也情有可原。
昭景帝冷哼一声,道:“哼,朕最开始的想法其实是,让你三哥和你二哥一同出使北蛮,他们俩一文一武不想让你涉此险地,但你既主动请缨,想必是有几分把握。
朕且问你,若此番和谈不成,你当如何?”
曹上神色坚定:“儿臣愿以死报国,绝不辱没大魏皇室尊严。”
昭景帝微微眯起双眼:“好一个以死报国!但朕要的不是你的死,而是和谈成功,保我大魏边境安宁。
你可有具体的方略?”
曹上略一思索,道:“儿臣以为,北蛮此次来犯,或是为财,或是为地。
若能许以一定的财物,并划定边界,或可平息这场战事。
但儿臣先前也说过了,一昧的用钱财了事,最后北蛮人只会更加的得寸进尺!
到时候,他们只会变得更加贪婪!”
昭景帝不置可否:“北蛮人贪婪成性,自然是不会轻易满足。”
曹上又道:“所以儿臣会尽力周旋,洞察北蛮人的真实意图,寻找其内部矛盾,分化他们。”
昭景帝有一次拿起了手中的奏折,低头道,“继续。”
曹上稍稍思考了几秒,主要是思索昭景帝到底是想要听什么。
然后道,“儿臣觉得,不管我此次出使成功与否,我大魏都应该从南方调兵,然后聚兵三十万,和北蛮人打一场!”
昭景帝看奏折的动作愣了愣,然后抬起头,不敢置信的道,“所以你一开始,其实就没有想要真正的和北蛮和谈?”
曹上点了点头,道,“父皇,我大魏子民辛勤劳动获得的钱财怎么可以就这么用作和平的谈资?”
“我大魏数十万精兵,也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如今已经快要入秋,北蛮人在冬天的适应性很高,若是咱们不趁着这个秋天和他们打一次,如若他们此次假装和谈,然后趁着冬季大举进攻我朝腹地,那又该如何是好?”
昭景帝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发现,他还真的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个儿子。
作为整个大魏的主宰,昭景帝自然也不会将希望都放在和北蛮和谈之上。
但是,曹上一个未及弱冠的皇子,居然能想到这一点。
说实话,昭景帝很意外。
正常来说,这应该不是一个一直被养在深宫中的皇子了解的。
有人教他?
昭景帝开始思索起来。
曹上的话,他是认同的。
毕竟北蛮这些年可谓是愈发嚣张了。
昭景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紧紧盯着曹上,语气严肃地问道:“上儿,若此次与北蛮无法和谈,需兵戎相见,你觉得应当如何作战?”
“纳尼,这个昭景帝干嘛突然问我这个?”
曹上心头一紧,略作沉思后,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北蛮全民皆兵,且作战凶猛,若要与其正面交锋,我大魏需做好充分准备。
(大魏和北蛮正面交锋的胜率低的可怜。)
首先,当整顿军备,确保兵器精良,粮草充足,这点就要看工部和户部的准备了。
其次,需选派良将,训练有素之师,以提升我军战力。
我大魏精兵虽然不少,但单说实力而言,还差点事。
不,准确的说,大魏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