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一生一次的相遇吗?每一次的相遇,会成为错身而过的偶遇,还是命运的邂逅,全都要看自己。
春日夜晚灯红酒绿的先斗町、下鸭纳凉旧书市、吵吵闹闹的学园祭、流感蔓延的冬日街道,四季流转的精巧构造被融于一个奇妙的晚上。
略显诡异又不失可爱的简洁画风勾勒出“少女”与“前辈”百般错过的“缘悭一面。
除了一如既往的颓废大学生宅男主角、偏用古文口吻进行脑内意识流的碎碎念、一头黑发可爱活泼的少女、重构的京都风物、奔放的想象力以及挑战逻辑的散落叙述,在视角选择上,森见可以说把第一人称“我”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少女”与“前辈”时空跳跃式的视点交错,在这梦幻般的一夜里,营造出时空错落的魔幻之感,直教人欲罢不能、大呼过瘾。
年轻就要无所畏惧动画限于篇幅的缘故,对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将原本故事里真实地发生在一年四季里的故事浓缩于一个晚上,丝毫没有伤害故事的饱满度,反而呈现出一种十分切合原作精神的梦幻气质。
森见曾坦言这个故事本来就是想以第一篇“春之章”作为短篇完结,只写“少女”一个人的故事,后来是被责编说服才补完了“前辈”的故事。所以在这一章中,前辈的戏份少得可怜,名副其实的“少女前进吧”。
正是这样一个牛饮海量、对大人的世界充满好奇、阳光直率又懂得适时保护自己的少女形象,不但抓住了一路坚持“尽她眼”作战的前辈,也征服了出现在她身边的每个人。就连在故事中的设定类似反派大boss的李白先生,也在与她的“伪电气白兰”之战中败下阵来。
春之章有两个意味深长的桥段,细品下来全是与“时间”相关的。
第一个是在庆祝六十大寿的老人的店里,出现了转速不一样的手表。少女的手表转得慢悠悠的,大一些的樋口羽贯他们就快些了,而步入暮年的老人们转速则是飞快。
这个稍作思考就能反应过来的比喻不可谓不精妙,也唯有身在不同“时段”的自己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不同。
无独有偶,恰恰在最近的阅读经验中,看到了类似的说法:
十岁之前,光阴是一条小溪的缓缓流淌,慢得好像一辈子都长不大,看不到远处的风光。
二十岁之后,根本不在意光阴的流逝,快慢随意,多看一眼都算闲得慌。
三十岁之后,时间开始撒腿狂奔,拽得行人措手不及。
四十岁之后,像那即将入海的滚滚江河。
六十岁以后,又是骤然一变,静谧的湖泊,静止不动。
临终之际,宛如一条瀑布骤然跌落深潭。(《剑来·第六百二十三章炼剑》)
对“光阴”流转的敏感,大致是总管与森见两位作者的殊途同归,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人生况味,对于“年轻”来说,当然是毫无顾忌地无所畏惧。
这也是在春之章的高潮阶段,少女与李白先生在拼酒的时候,各自阐述着由品酒而生发的人生感悟的由来。
正值青春年少的少女,每一口“伪电气白兰”都能拼出甜美、温暖、充满希望的人生甘味;而已然“千帆过尽”的李白先生,则只是反复陈述着人生的无聊痛苦与索然无味。
显然,故事里借由少女的胜出,也阐明了背后的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毋庸多言,毕竟他是那个高举“有趣即正义”的森见啊。
细想下来,少女的胜出其实是“年轻”的胜利。
森见写了许多在四叠半的宿舍沉迷玄想、虚掷光阴的宅男,但最终无一例外地都把他们甩出狭小的自我封闭的空间,在还来得及挽回错误的时光里扭转他们的结局。总还不忘大骂一句,傻瓜,你还年轻着呢,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简言之,少女的形象就是森见推崇的对待青春的方式的化身——满溢的好奇心、卓绝的行动力、难得的同理心与一往无前、大闹一场的无畏姿态。
人生就是要活得有趣,年轻就是要无所畏惧啊!
书与人一样,都渴望命运般的邂逅
夏之章的下鸭纳凉旧书市,可以说算是森见个人的一个小彩蛋。
在这里,他不但将自己读过的、喜欢的书作为故事元素写进去,表明自己对于“死读书”的讽刺态度,捎带着小小地炫耀了一番作家的功力,还借书的聚散流转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邂逅与相处。
这一章,也是在重点刻画前辈绕路的过程。
无论是从最开始的“尽她眼”作战,还是旧书市寻踪再到后来的学园祭乱入直到最后的被窝里自闭,身为胆怯宅男的前辈,始终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迂回”,执着于填平护城河,从来不会直捣黄龙。
前辈在少女看不到的地方,为她豁出性命取得《拉达达达姆》的过程,让人在为前辈捏一把汗的同时又不禁吐槽起他的恁不爽利,果然是空有知识却一无所得的颓废宅男。
相比宅男学长,此处又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对于少女的偏爱。
与一边抱怨着又黑又热毫不情愿的前辈不同,来到旧书市的少女就像徜徉于书的海洋中的鱼儿,自由快乐、心满意足。即使始终没有找到心心念念的《拉达达达姆》,也丝毫没有影响她逛书市的兴致。
少女,是真的在享受每一秒属于自己的时光。
少女与旧书市之神的相遇,也可以看作是由热爱而生的命运使然。
一直在想尽办法捉弄前辈的旧书市之神,在少女面前却像是久违的朋友,不但指引着她终将相遇的未来,而且还大方地揭示着“书的秘密”。
出版的书被买走,然而又被脱手,直到来到下一个主人手中,书本才算重生。书就是这样几经复活,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连结。正因如此,神明才会屡屡无情地将书自人世间解放出来,那些居心不良的收藏家最好小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