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春风得意马蹄疾宠妻天下我第一 > 第二十七章 民族习俗

第二十七章 民族习俗

阿秋给杨毅夹多少,杨毅吃多少,最后吃得杨毅有点撑了。吃完饭,杨毅让阿秋到沙发上看电视,自己收拾。

收拾完以后,杨毅也坐到沙发上开始向阿秋请教彝族习俗。

杨毅:“老婆今天要拜访小姨一家,我不懂你们的习俗,怕有失礼仪,你给我讲讲呗。”

阿秋:“我们的习俗太多了,一时半会也讲不完,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讲。”

杨毅:“你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把。”

阿秋:“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我们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头。”

杨毅:“这么讲究?”。

阿秋没有搭理杨毅继续讲:“兄弟可与嫂嫂开玩笑,但兄长不能与弟媳开玩笑。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楼要脱掉鞋子;禁裸体、半裸体成年人入家门;不能用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妇女的衣裤不能晾晒在过路的地方和蜂窝旁边;禁止面对着太阳大小便。”。

杨毅摸了摸鼻子:“那我弟弟可以和你开玩笑了。”。

阿秋瞪了杨毅一眼继续讲:“忌戏耍动头;忌在众人中放响屁,说脏话;忌夜间吹哨;忌拿灵长类动物肉食物,也忌食其肉(熊、狗、猴、猫等);不论男女,忌跨火塘;忌婚丧嫁娶宰杀山羊;忌以苦篙杆做筷子及打人;火烧荞麦粑粑从火塘里拿出时,忌马上翻动及用棍棒穿通;忌把锄头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内将锄或斧子扛于肩上;忌在家中火塘里烧刺奶包树和马桑树;忌异根恋抱的树。”。

杨毅:“放响屁一事我听说过,有个彝族姑娘没有憋住,在众人面前放了一个响屁,后来上吊自杀了,太可悲了。再说放屁是身体问题,又不是故意的,需要这样苛求吗?”。

阿秋叹了一口气:“我们少数民族就这样,没有理由可讲。”

杨毅:“是不是也太愚昧了?”

一听这话阿秋一下就炸了:“愚昧,你意思是我们民族愚昧,还是说我愚昧。”。

杨毅没想到阿秋反应那么大:“没有,没那个意思,我想表达的是生命应该是最可贵的。”

阿秋:“话是这么说,如果大家都这样,不就乱套了,还要礼义廉耻干啥啊?”

杨毅:“对,老婆说的都对,继续。”

阿秋:“虽然这在发达地方的人看来是迂腐、保守、陈旧了些,但是正是这样在偏远、贫困、落后的地方反而坚守着仁义礼智信。反观这些所谓的大城市,还留下些什么?”

杨毅若有所思:“确实,一些好的传承是得延续与坚守,只是需要与时俱进。”

阿秋:“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有文化啊,所以没有几个人敢去改变。”

阿秋停了停:“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族内通婚,但也不禁止与其他族通婚,姑表优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需经说媒、吃“合意酒”、“订婚酒”等过程。迎亲时,男家事先用锥栗树枝和青树叶搭“青棚”,迎接新娘进门后,即在“青棚”下设宴招待宾客。第二天为正席,亲戚朋友以鸡、肉、酒、蛋、米祝贺。第三天为新娘和新郎回门日,女家请亲朋好友吃“团圆饭”。“

杨毅:“这个很重要,你的优先婚配对象是你舅舅家的表哥表弟?”阿秋无奈的点了点头。

杨毅:“那就是说,只有他们不要你了,我才有机会?”

阿秋一听这话气愤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怎么说话的,什么叫他们不要了?我有那么差吗?”

杨毅赶紧站起来,用手轻轻抚摸着阿秋的后背安慰着解释:“我没有那个意思,我想表达的是我机会渺茫。”

阿秋是乎感觉自己表达的也有问题,看到杨毅有点失落的表情,阿秋没有再生气。

见阿秋不生气了杨毅继续问到:“你有多少舅舅?多少表哥表弟?有没有婚约?有多少表哥表弟喜欢你啊?。

杨毅一着急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搞得阿秋啼笑皆非,不知如何作答。

见阿秋不说话,杨毅以为阿秋已经有婚约了,脑袋一下子耷拉了下来,苦着脸。

阿秋理了理思路:“我母亲那边有十一个兄弟姐妹,我有六个舅舅,四个姨妈,加我妈一共十一个。“

一听阿秋有六个舅舅,对杨毅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雪上加霜。他感觉自己没有机会了,索性就不想问了。

阿秋看杨毅失落的表情:“你是打算放弃我了?“

杨毅没精打采的说:“哪里是我放弃你啊!你有那么多舅舅,表哥表弟还不好几十个,轮也轮不到我啊!“

阿秋:“你就这么没有信心,不争取一下?“

杨毅:“那你告诉我你有多少表兄表弟?有多少个喜欢你?有没有与他们谁有婚约?“

阿秋压根就不接杨毅的问题:“因为过粮食关,我母亲他们只活下来了六个。“

杨毅一听只有活下来六个,又感觉有机会了:“那还有几个舅舅啊?“

一听这话阿秋气不打一处:“你咋这么自私呢!你是不是希望我舅舅都死绝了!“

一看阿秋生气了,杨毅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啦,平时自己不这样的,怎么一到阿秋这里就老出错呢?

阿秋平复了一下情绪:“最后我妈,三个姨妈、两个舅舅活了下来。“

杨毅一听还有两个舅舅了,心里一下有了希望,但是他不敢说话,怕又说错话。

阿秋有点忧伤:“我们彝族男尊女卑,女人在家是没有家庭地位的,如果没有娘家撑腰,家庭地位更低,所以舅舅就是我阿妈的娘家后盾。“

听到这里,杨毅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阿秋那么在乎舅舅,因为那是她阿妈的后盾。可是杨毅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阿秋开心幸福;另一方面又不希望竞争对手太多。

阿秋:“我六舅,七姨,八舅,九姨,我阿妈排十,我小姨排十一。“

说到这里阿秋突然兴奋起来:“我舅舅不多,可我表哥可多了,我六舅家有五个表哥,我八舅家有四个表哥,他们可疼我啦,我也很爱他们,小时候要不是他们帮我分担劳动,我哪里能考上学校;对我妈可好了,所以我啊妈也算有人撑腰,我阿爸也不敢太欺负我阿妈。“

一听到阿秋有九个表哥,杨毅心咯噔一下,又沉下去了。关键是这么多表哥都疼爱阿秋,阿秋也爱他们。老天爷啊,这还让人怎么活啊!

杨毅冷静下来后,扪心自问,他真的很爱阿秋,于是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也要去争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