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寻来乐进,追问陆尘下落。
乐进却面露难色,缓缓摇头,沉声道:“主公并未明言去向,只嘱咐末将领兵与曹公一同行军,代为参与讨董之事。”
曹操闻言,眉头紧锁,但终究无计可施,只得暂时作罢。
就这样,虎牢关战役打了半月。
最终以孙坚突袭后方,董卓急诏吕布班师回朝救援为止。
此后,联军多方并进,直逼洛阳。
董卓迫于形势,挟天子与百官迁都长安。
临行前,董卓用一把大火将洛阳焚毁殆尽,也将自己烧出了万世骂名。
当伐董联军抵达洛阳时,只看到满地狼藉,一片废墟,昔日的繁华盛景已荡然无存。
孙坚领兵率先进了宫城,竟在废墟之中寻得那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然而,这玉玺却成了联军内部纷争的导火索,原本同仇敌忾的诸侯们,开始为了一己私利而明争暗斗。
曹操见此,痛斥联军诸侯争夺私利,却对董卓挟持天子之事视而不见!
旋即,曹操领兵追击董卓而去,没曾想途中遭遇吕布设下的埋伏,大败而归。
再会各路诸侯时,联军已然分崩离析。
曹操手指袁绍一众诸侯,痛斥其各自怀有私心:“尔等皆为牟取私利,却打着匡扶汉室的幌子,实则一个个心怀鬼胎!
曹某羞于尔等为伍!”
刘备亦随声附和,大骂诸侯行径。:“行匡扶汉室之旗号,实行汉贼之举!”
二人携手离去,乐进则率领三千精锐铁骑,依照陆尘的吩咐,与曹操一同撤离。
在曹操等人离去后,袁绍等人却并不恼怒,而是齐齐将目光投向了正欲离去的孙坚。
袁术与袁绍兄弟二人心生贪念,欲逼迫孙坚交出传国玉玺。
奈何孙坚先声夺人,早有准备,长剑出鞘径直架在了袁绍脖颈之上,同时唤出埋伏的甲士。
最终,孙坚顺利脱身,连夜赶路返回江东。
然而,在袁绍与袁术兄弟二人动用各方势力干预下,孙坚折返途中途经荆州时遭遇不测,被荆州牧刘表设伏于三津渡,身受重伤,最终不治身亡。
而董卓挟天子入主后,在得知联军内部分化,各自散去,也是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以为危机已解,却不知天下大势已悄然改变,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
*
*
此刻,长安城内司徒王允府上。
一道黑影悄然翻墙入院,避开守卒,推门进了一处偏院内。
这道黑影一边摸黑进门,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
“自幼选进府内,教以歌舞,年方二八,风姿绝代……”
若曹操此刻在场,必然能一眼认出,此人便是自己找寻许久的陆尘!
自从老道人传来密信,陆尘便迫不及待地赶赴长安。
按照三国剧情发展,接下来就该是王允使出离间计。
将貂蝉先后献给吕布和董卓,从而引发吕布诛杀董卓的戏码。
然而,陆尘对此却持有不同看法,认为此举过于繁琐,不够干脆利落。
他摸黑溜进院内,悄然推开了房门,却不料触动了机关,惊动了屋内之人。
一声怒喝骤然响起:“谁!?来人!”
借着月光,陆尘看清了屋内说话之人模样。
那人坐立床前,显然是因机关触动而被惊醒!
眉目板正儒雅,两鬓白发散落,此刻正大声呼喊着来人。
其赫然便是这府邸主人——司徒王允!
陆尘当即一个纵身来到王允身后,面色淡然地将长剑架在了王允脖颈上。
“司徒大人无需惊慌,还请遣散侍卫,某说上几句便走。”说话间,陆尘长剑向着王允脖颈多顶上了一分。
王允从睡梦中惊醒,此刻浑身依然被冷汗浸湿。
他闻言不敢不从,见侍从就要推门而入,便谎称自己梦魇惊醒,让他们尽数退下。
屋内重回安静,只剩下陆尘和王允两人。
陆尘收剑入鞘,随即来到屋内桌案前抽身坐下。
接跟着,不急不忙给自己倒了杯水后,才抬眼望向被吓得草木皆兵的王允:
“司徒大人可想除董卓而后快,匡扶汉室!以忠君效国?”陆尘开门见山道。
王允愣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疑惑地望向陆尘:“哦?阁下有何良策?”
陆尘微微一笑,颔首道:“不错,亦有十成把握除去董卓。”
王允闻言更是不可置信,怔然出声:“十成……十成把握?还请足下细细道来!”
此刻的他,已然将先前陆尘以性命相威胁的事情抛诸脑后。
国贼不除,何以忠君?
倘若当真有十成把握除掉董卓,他王允愿意倾尽财力,乃至付出生命!
陆尘自然知晓王允心怀汉室,于是轻笑一声,接着说道:“司徒大人尽管放心,某深夜来访并非戏言。不过……”
“不过什么?”王允急切地问道。
“此事办成后,我要一个人。”
“要人?什么人?”
陆尘缓缓吐出二字:“貂蝉!”
王允闻言更是惊疑不定,貂蝉自幼被他收养在府内,从未出过府邸,怎会有人知晓她的存在?
但比起对方如何会惦记一个貂蝉,王允更好奇陆尘有何良策,随即点头应道:
“可!只要此事能成,貂蝉便赠予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