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四合院:淮茹嫂子,我真不是傻子 > 第33章 咱们哪能招这种街头混子

第33章 咱们哪能招这种街头混子

随着三轮车速渐增,

他灵巧一跃,坐上了车座,挺直腰板,开始奋力踩踏。

紧随那位高大青年的身影,向着厂内后勤部门前进。

后勤入口处。

李卫民正好也刚抵达工作岗位。

见着李主任在场,秦江山连忙上前打着招呼:

“李主任,我来送粮食了。”

“还有,来报到。”

李卫民望向秦江山,脸上洋溢起愉快的笑容。

昨日的宴请,多亏了这小伙子秦江山贡献的野猪肉,领导们相当满意。

关键那野猪肉质鲜美,谈判也因此十分顺畅。

他负责后勤工作,宴请得当,意味着他的工作卓有成效,成绩斐然。

李卫民目光移向那辆三轮车,问道:

“都带了些啥?”

秦江山答道:

“有四百斤左右的小麦,还有一百多斤土豆。”

晨练拳脚归来,秦江山寻了辆三轮,把事先备好的小麦和土豆装车,一路驱车至此。

听闻车上载满的全是上等货色,李主任亦是惊讶不已。

吩咐后勤的同事们帮忙卸下麻袋。

秦江山结清了三轮车费,打发司机离开。

后勤人员着手检查袋中物,随即传来一片惊叹与赞美。

“棒极了!”

“这小麦籽粒饱满圆润。”

众人议论着秦江山带来的小麦。

有人抓了一粒尝了尝,嚼罢吐出,点评道:

“确实如此。”

“绝对是好货色。”

“连我都辨不出品种,可能是南边来的。”

“含水量低,麸皮又薄,磨成面粉出粉率必定高,麦芯洁白,这样的面粉,肯定是顶级。”

众说纷纭中,粮食亦有优劣之分。

比如小麦,凭其颗粒饱满度、干燥程度以及麦芯色泽便能分级。

秦江山这些出自系统空间,品质自不用说。

北方偏爱面食,秦江山未直接带面粉,而是选择了原麦。

在饥荒年月,麸皮都是争抢的对象。

即便后来,全麦食品也被视为健康的选择。

李卫民与一位约莫四十六七岁、方脸膛的中年人商量一番,二人走向秦江山。

李卫民介绍道:

“秦江山,这位是陈忠,后勤采购的老行家了。”

“你加入采购科,我会安排陈师傅带一带你。”

“我们看了你带来的小麦。”

“品质超一等,近乎特等,商量后决定按每斤二毛五收购,你觉得如何?”

对此秦江山并无太多概念。

但价格确实令他意外,点头应允。

饥荒前,一斤白面的价格也就一毛八。

如今虽说是特等品,小麦按二毛五的价收购,确实不低。

李卫民亦是喜上眉梢,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人称重吧。”

“你先和陈师傅熟悉熟悉,稍后入职手续也让陈师傅陪你去办。”

“陈师傅经验丰富,多跟他学习学习。”

秦江山清楚,陈忠将是自己在钢铁厂的师傅。

尽管采购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有前辈领路,总归事半功倍。

……

厨房内,

上班不久,已满室飘香。

傻柱立于炉灶旁,望着冒烟的锅,不禁感慨:

“这猪油真香啊!”

此时他正熬制猪油。

不远处,刘岚一边清洗土豆,一边好奇问道:

“傻柱,听说那野猪是人打猎打来的,还没用枪。”

“李主任在城门那儿买下的,真假?”

傻柱摆手笑道:

“这事还能假?”

“昨天李主任请我去帮忙做宴席。”

“那猪是我亲手解剖的,确实无弹痕,领导吃得赞不绝口。”

“李卫民这小子,运气真好!”

“这猪油和肥膘用来炼油,炒菜时加一点,那叫一个香!”

刘岚消息灵通,

忍不住八卦道:

“我还听说了。”

“那逮野猪的家伙把猪卖给李主任,而且要来咱们厂上班了。”

“今天报到,还听说他送来了粮食。”

“不少人传言他是狩猎高手,以前还抓过野兔和竹鼠。”

“在城门口都被人叫‘猎王’了。”

“本事大着呢!”

“李主任倒是盘算得好,拉他进了采购科。”

“估摸着是想让他偶尔弄些稀罕物回来,宴请办得好,功劳可就全是他的了。”

傻柱却不以为意,没好气地说:

“猎王?不过是走运罢了。”

“行了,你盯着锅,待会儿把猪油撇出来,小心些,我肚子有点不舒服。”

话毕,傻柱放下勺子,离开了厨房。

饭堂后台和工厂的办公区域紧密相连。

柱子刚从洗手间溜达出来,眼角余光瞥见后勤部门那块聚集了几个人,其中一个背影竟有些眼熟,好奇心驱使下,他踱步上前探个究竟。

走近一瞧,果然没错。

柱子诧异道:“还真是你小子。”

“秦江山,你跑咱轧钢厂来干啥名堂?”

此刻,秦江山正排队等着过磅粮食,边和李卫民、陈忠聊天。

闻声转头,一脸疑惑。

李卫民也瞅见了柱子,眉头轻皱,不悦道:“何雨柱,你瞎忙活什么呢?”

“你认识秦江山?新来的采购科成员,你咋呼什么呢?”

柱子这人,厂里出了名的直肠子,行事作风不拘小节。

手艺确实过硬,可偏偏傲骨铮铮,对厂领导那一套向来不买账。

若非他的手艺是厂里宴请时不可或缺的门面担当,李卫民早想给他点颜色瞧瞧了。

可柱子才不管这些,手指直指秦江山,对李卫民说:“咋把他招进来了?”

“你们不认得,我可熟得很。”

“一个院儿的,他啥德行我一清二楚,就是个街头混子。”

“咱们厂哪能招这种人?”

昨晚,柱子被许大茂摆了一道,生生“亏”了二十块钱。

细想之下,柱子估摸着许大茂的反常跟秦江山脱不了干系。

今儿听说秦江山要当采购员,他心里头那点不满就更甚,寻思着要闹腾一番。

李卫民却不这么想。

秦江山单枪匹马猎了野猪,又送来了质优的小麦,这小伙子身上必有文章。

无论人品如何,在李卫民看来,能帮他仕途加分的就是有用之人。

这些资源是他晋升的资本,怎会因柱子几句牢骚就动摇?

见柱子与秦江山明显不对付,李卫民没好气地说:“何雨柱同志,招谁不招谁,厂里说了算,你别掺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