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异世大明 > 第六章 你咋还提前出生了?

第六章 你咋还提前出生了?

深夜,桌前的朱怡焕双眼紧闭,脑袋不自觉的上下晃动,如同小鸡啄米一般。

随着脑袋晃动而来的还有阵阵鼾声。

马树跪在桌旁伸着双手小心翼翼的护着朱怡焕晃动的脑袋,他要保证朱怡焕的脑袋不会撞到桌上。

自从朱怡焕开始上朝以后,几乎每天朱怡焕都熬到很晚。

倒不是国事太多需要处理。

在改革结束之前,大明顶层的诸多事物实际都在停摆状态。

只是好在这封建王朝对顶层的事物处理效率要求并不高,短时间的停摆问题不大。

这些天来,朱怡焕只做三件事。

从顶层设计官职和机构改革。

查阅大明数据。

以及对着世界地图抠脑袋。

大明现在推行的如火如荼的官职和机构改革,说是改革,实际上是朱怡焕在尝试模仿后世的机构和人员体系。

朱怡焕觉得后世的模式确实存在不少好处。

就拿人事权来说。

人事权最重要的就是进入官职和提拔官职。

据朱怡焕了解,在老皇帝执政末期,这两个权力在现在的大明实际上是下放给了个人。

这里的个人指的是任何脱离了最底层的官员。

这些脱离了最底层的官员们大多数都拥有对下属的人事权。

对于最基层最底部的小官和小吏。

他们的进入通道和提拔通道基本上都是上司个人决定,甚至是直属上司个人就能决定。

科举考试只针对高级官员的进入。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便是皇孙夺嫡。

他们削弱了朝廷本身对官员进入和提拔的控制权,加强了官员们对下属的人事权,这样有利于他们结党。

对于朱怡焕来讲,这种现象必须拨乱反正。

朱怡焕打算用“编制”和“组织考察”两种方式限制官员们的人事权。

既进入方式以朝廷通过“编制”的形式把握,而提拔晋升以朝廷考察的形式把握。

这样做其实不是为别的,只是为了更多的人以朝廷的名义参与到官员的进入与提拔的环节中,强化朝廷本身的人事权。

这样做虽不能完全断掉用人的随意性,但至少极大程度的保障了朝廷的人事权,提高结党营私的成本,给最基层的人员一些底气。

除了官员改革,其次就是朝廷本身的机构改革。

朱怡焕喜欢用后世的模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朱怡焕需要打碎现有的模式。

什么工部、礼部、兵部,这些旧的机构他要全部打碎人员重新分配。

否则前朝那些小集团还是会附着在老的朝堂结构上蠢蠢欲动。

朱怡焕打算先在朝堂搞个粗糙的框架,来替换现有的框架。

按朱怡焕的计划,他要在他之下设计一个“大明朝务院”。

同时按职能职责划分新的部门。

部门之下就是各厅各处各科各办公室。

总之一切按他印象中的来。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哪怕朱怡焕只负责顶层设计,这几天下来,这件事也消耗了他巨大的精力。

好在,现在的大明哪怕顶层政务处在停摆的状态,也暂时还能稳住。

中下层的官员们还是在按部就班的工作。

朱怡焕也很好的把朝堂和军方做了分离。

以第一军为首的大明军方力量没受到改革的波及,大明的安稳暂时不用担心。

同时朱怡焕之前在北方六县实行的临委会模式在六县依旧进行保留。

这次的朝堂改革有一半的原因是朱怡照集团逼出来的。

朱怡焕本还不想这么快就对现有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毕竟他也没当过皇帝,根基也不稳,随随便便上来就开始改革,整不好就把自己套进去了。

但不改革,朝堂便无法运转。

所以这次朱怡焕的顶层设计还较为保守。

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在自己没有大量人员可以替换现有官员的情况下,打碎前朝各种集团,恢复朝堂运转。

但朱怡焕最终的目标是一个里里外外都焕然一新的新朝堂。

这不是短时间改革能办到的。

除了改革,让朱怡焕还这么累的原因便是翻阅大明的数据和琢磨这个世界的世界地图。

朱怡焕先看了大明的一些基础信息,在这个不重视数据统计的年代,朱怡焕手里能看见的信息并不多。

但仅这些少量的信息都让朱怡焕看的眉头直皱。

首先是人口,不得不承认老皇帝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大明现有人口2.7亿人,在后世关于大明人口的推算中,最乐观的专家也只是推测大明巅峰人口有近两亿人。

在朱慈烜手里的大明,人口显然超过了巅峰大明。

接着是国库收入,老皇帝死的前一年,大明国库收入八千万两白银,和数量可观的各种外币。

朱怡焕记得,历史上的大明国库收入在三百万两白银和征收的粮食,算上纳粮的折价,一年收入在两千万两。

但朱慈烜的大明征粮并不多,仅白银就有八千万两。

要知道在后世的清朝,白银入库也才这个数。

但清朝时物价要远比现在贵,且清朝收的是重税,税收种类繁多。

而朱慈烜的这些白银税收种类其实很少,且税率都不高,主要还是靠贸易。

朱怡焕看了一下,除贸易外,为国库贡献最多的便是商税。

这便是朱怡焕皱眉头的地方。

在税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商税还能收这么多,这说明大明的商业确实非常繁荣。

但这也说明,大明的社会人口结构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需要摸清大明社会结构。

不同的社会人口结构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方式。

这对朱怡焕来讲是不小的挑战。

翻过大明国情数据后,朱怡焕看起了世界地图。

这世界地图看的他眉头再也没舒展过。

地图上的国家全乱套了。

一眼望去,不仅大明国土与历史不一样了,整个世界地图就没几个国家的领土按照历史走了。

甚至许多本该是一个国家的地方变成了几个。

本该是几个国家的地方变成了一个。

朱怡焕能理解大明附近的国家变得与历史不一样,毕竟朱慈烜把周围打了个遍,他们国家的历史也不可能一样了。

但是……

欧洲为什么也变化这么大?

俄罗斯怎么碎成几块了?

这是?

朱怡焕的目光落在了北美洲。

美国?

朱怡焕抬头回忆着:

“现在是1734年。”

“美国在1776年建国,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

“不是哥们儿?”

“你咋还提前出生了呢?”

“这都是老皇帝朱慈烜影响的?”

朱怡焕对着世界地图抠了一晚上的脑袋。

如果世界要是这个样子,那他的那点微薄的世界历史知识可是一点用都没有了。

“这地图是哪来的?”

朱怡焕甚至开始怀疑这地图是不是老皇帝瞎搞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