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客汉 > 第六章 拜师

第六章 拜师

转眼来到了10月,这大半个月柳毅过的十分愉悦,他和张家合伙开的酒楼已经顺利开张,之所以这么快,主要是因为张家直接出钱买了一家现成的酒楼,只是菜品在柳毅的指点下进行了改良。酒楼生意虽然没有到火爆全城的地步,但确实不错。经营管理方面完全不需要柳毅操心,应张家小姐的要求,柳毅去酒楼看过几次,菜品方面十分满意,口味已经可以和柳毅在前世所吃到的相媲美了,这说明张家在这个酒楼上确实尽心尽力,柳毅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至于柳毅提的酒楼应该有个名字挂个招牌以及可以安排两个人在酒楼门前迎宾的建议,张家小姐选择性的接受了前者,所以酒楼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品楼”。

解决了钱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加上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柳毅现在每日就是出门瞎逛,俨然一副富家大公子的模样。不过也因为柳毅每日出门瞎逛,和邻里乡亲倒是熟络了不少,比如知道了那个猪肉摊老板姓张名义,还和这个老板达成了长期收购猪肉的合同。

要说真有什么事情是不如意的,那就是刘晔隔三岔五的会来邀请柳毅去参加一些聚会。刘晔看到柳毅最后还是和张家一起开酒楼了,就知道自己说的话柳毅没听进去,对于小兄弟把心思放在这些微末行当上的行为表示痛心疾首。不过后来他发现柳毅并不参与酒楼的管理,又重拾了希望,觉得自己这个小兄弟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于是便经常来邀请柳毅参加一些聚会,希望通过和一些名人隐士的交流来把柳毅拉回到正道上。

对于刘晔这种行为,柳毅一开始是表示欢迎的,毕竟万一可以见到什么三国名人呢,但去了两三次之后,柳毅就不再愿意出席了。主要的原因是,柳毅所接受的现代教育中四书五经都是节选,大多只知道上句,不知道下句,和别人交流一会总是会收获到疑惑的眼神,每次只能用自己失忆了的借口蒙混过去,次数多了真的有点尴尬,另外确实没有见到什么史书上记载的名人。而刘晔可不这么想,在聚会上柳毅时不时会冒出一两句金玉良言,这更佐证了他内心觉得柳毅是个大才的观点,也就更加坚定了要把柳毅拉回正道的决心。至于柳毅不想参加宴会的言辞,被刘晔当成了柳毅心思还没有回归的借口,当然是不予理会。

这不,柳毅又被刘晔从被窝里拽了起来,一起去拜见一位叫做郑玄的大儒。

“大哥,你知道现在几点么?”走在路上,虽然还是秋天,但晨风已然彻骨,柳毅紧了紧衣袍,满怀怨念的说道。

“哈哈哈,现在辰时一刻,按照子毅你的说法,差不多7点钟。怎么,你觉得太早了?”刘晔看了一眼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的柳毅,笑着说道。柳毅没有问答,还是直接给刘晔翻了一个白眼,意思很明显。

刘晔当然理会了柳毅的意思,他笑着解释道:“郑师是我的老师,这次他应中山王之约,来到定州城讲学,我身为弟子,应当尽早前去给他请安。”

柳毅心想,你的老师你自己去拜访就好啦,何必打断我去拜访周公呢。话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刘晔似乎猜到了柳毅的心思,“郑师是世之名士,今天你陪我去拜访他,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他日我就邀请郑师去你那一品楼尝尝,到时候郑师看在你我的面子上,点评两句,我保证你一品楼的生意好上十倍。”

柳毅听到这里,惊讶的看了刘晔一眼,“当真?”

“自然。”刘晔胸有成竹的说道。

这个郑老头这么大的名气,怎么我在后世都没有听说过呀,柳毅抱着怀疑的态度跟着刘晔。又转过两个巷子,柳毅便远远就看见有很多人在排队,刘晔这时也回过头,微笑着跟柳毅说道:“怎么样,为兄没有骗你吧。这些人都是想要拜访郑师的。”

柳毅点了点头,看来这个郑老头确实有名气,“这么多人,那我们排队要排到什么时候?我可是早饭都没吃。”说完又有点愁眉苦脸起来。

刘晔见状,不禁哈哈大笑:“哈哈哈,子毅,你可知天下有多少人可以为了见郑师不吃不喝,你却是等上片刻也不愿意。安心,我是郑师的弟子,且昨日已下过拜帖,你随我来便可。”说到这里,刘晔又郑重地叮嘱了一句:“子毅,我知道你的性格,但是你在郑师面前可不要这么懒散,免得坏了他对你的印象。”柳毅点头称是。

二人走到郑府门前,郑府仆人显然与刘晔相识:“老爷正在书房,刘公子请自去。”刘晔点头回礼,便带着柳毅一路向着郑府书房而去。

来到书房门前,柳毅便看到书房中坐着一位面色慈祥的老者,他头带纶巾,身着素服,正在认真地看着书简。柳毅刚准备细看,就被刘晔轻扯衣袖。刘晔对着书房躬身行礼道:“学生刘晔协好友柳毅,拜见老师。”柳毅急忙也跟着行礼。

“原来是子扬啊,进来吧。”平和而又不失威严地声音从书房里传出。闻言刘晔便领着柳毅一起进入郑府书房。

进入书房,刘晔再次行礼:“学生刘晔拜见老师,祝老师福寿延年。”一旁的柳毅见状也立马行礼:“小子柳毅,见过郑公。祝郑公身体健康。”

郑玄这才放了书简,温和请二人坐下,并开口问道:“子扬,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刘晔略一行礼:“启禀郑师,学生今日请来,主要有一事相求。学生好友柳毅,才思敏捷,见识过人。久闻老师大名,仰慕至极,一直希望成为老师的弟子。今日带他来面见老师,是想恳请老师收他作为弟子。”说完再次行礼。

带我来拜师的,大哥你都不和我商量一下,我什么时候仰慕过郑老头的,虽然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这不是坑爹嘛。柳毅听到刘晔的话大吃一惊,内心十万个神兽奔腾而过。察觉到郑玄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柳毅别无他法,只好抱拳行礼。

郑玄见柳毅态度端正,略微点头,开口问道:“可曾读过什么书?”柳毅知晓郑玄是在问自己,只好硬着头皮回答:“不曾读过多少书,只是看过一点论语。”

郑玄恩了一声,看不来他的喜怒,他接着问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话何解?”

柳毅心想这句我学过,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何解?”郑玄继续问道。

“小子不知。”柳毅坦白的说。

郑玄点点头说道:“这是孔子谈到季氏所说的话,他说,用六十四的个人在自己庭院中舞蹈奏乐,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会狠心去做的呢?孔子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你明白了么?”

柳毅连忙躬身行礼,“小子受教了。”

郑玄又接着问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解?”

…………

接下来的时间里,柳毅尽可能地将自己知道问题回答上来,就是不知道郑玄满不满意。能不能成为郑玄的弟子,他倒是并不在乎,只是不想让刘晔的一片苦心白费。

问了几个问题之后,郑玄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一丝丝微笑,显然对柳毅的回答还是整体满意的,他接着问道:“柳毅,你之前可曾跟过哪位老师?”

柳毅心想说了名字你也不知道,便回答道:“不曾跟过什么老师。”

听完这句话,郑玄面容有些微变,目光直直地盯住柳毅,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一时间场面安静了下来。过了片刻,郑玄才收回目光,他也没多说,只是嘱咐刘晔从明日起便带着柳毅一同过来听讲。刘晔大喜过望,带着柳毅向郑玄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二人退出了书房,离开了郑府。

等到刘晔和柳毅走远之后,书房屏风之后走出来一位妙龄少女,她向郑玄略一施礼:“恭喜老师再收一位弟子。”说完,少女转到郑玄面前,却发现自己的老师并没有流露出开心的表情,刚想发问。郑玄开口说道:“文姬,这世上可有生而知之者?”

少女想了想,回答道:“应该没有。”郑玄站起身,将两手向身后一背,“我也觉得没有,我这一生最重尊师重道,尊尊师以教民,而以治政则无过差矣,然而这个柳毅却绝口不提他的老师是谁。为师非常失望。”

“那老师为何又要他前来听讲?”少女疑惑的问道。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为师是希望能够通过言传身教,让他改过自新,认识到他自身的错误,再给他一次机会,也免得浪费他的才华。“

“弟子受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