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重生农家俏娘子 > 第11章 失望

第11章 失望

周絮得了四十个鸡蛋,心情大好。

晚饭是关氏亲手煮的,那哪叫饭啊,说是米汤都嫌清了。

杨铁石还是第一个打的,他娘撇着勺,一粒米都没给他舀,端回一碗飘着几片酸菜叶的水,脸色发苦。

周絮从柜里取出窝窝头,放在火盆边上烤。还拿出一块桃酥分成六个拇指大的小块,一人一块只够尝个甜味儿。

孩子们早对奶奶的偏心习以为常,并不放在心上。笑嘻嘻地挤在火盆边吃着桃酥,二丫三丫十分担心大舅,“不知道到家不曾,会不会摔跤。”

“大舅那么厉害,怎么会摔?”大丫说道。在她心里,大舅是世上最厉害的人,区区雪而已,怎么能难到他呢。

杨铁石也被塞了一块桃酥,甜味在嘴里蔓延,心里却不是滋味,以往他出门,孩子们有没有这么担心过?

周絮见状,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她哥就是好,孩子就是爱,有问题?有本事就自己支棱起来,给孩子们撑腰啊。

摸了摸藏在怀里的煮鸡蛋,都不想给他了,不过为长远计,还是拿了出来,细心地剥了壳,温柔地道:“相公近来很累吧,都瘦了,为妻好生心疼。”

杨铁石顿时感动得眼泪汪汪地,摇头,“娘子怀着身子呢,还是你吃吧。”

“我明天再煮,你先吃,以后,咱们俩几个还得靠你呢。”千万别垮啊,不然以后脏活累活谁干。

杨铁石被哄着吃了鸡蛋,满心满眼都是他的亲亲好娘子了。

吃完饭,杨铁石烧了水给一家人洗漱,老关氏见了,又是一顿骂,“没出息的东西,亏你是个爷们儿,伺候女人去了。”

杨铁石道:“大夫说我娘子要卧床休息半个月呢。”

“就她精贵,那些肉啊蛋的柜子都放不下了吧,哪家的媳妇怀个孕有这些?要还生不下来,就是没福气。”

屋里周絮拳头都硬了,道:“婆婆,哪个女子怀孕不是这样的呢?想必你当年怀铁石他们的时候,关家舅舅们没少给您送吧?”

老关氏顿时像被人掐住脖子似的,说不出话来。

“噗嗤!”隔壁不知道是杨木石还是罗氏发出笑声。

周絮惊讶:“难道是送得太多了,婆婆都记不清了?”

满周家谁人不知老关家的男人都是窝囊废,全靠出嫁的姐姐接济?老关氏在杨老汉面前抬不起头,就是因为过去补贴娘家太过,差点被杨老汉休了才消停。平日无事,杨老汉都不许关家人上门。

这些事儿周絮几个原本是不知道的,后来小关氏进门的时候,又被周家的婶娘姑婆们翻出来说了又说,可以说是老关氏的死穴。

“周氏……你!”

“老婆子!你过来,给我把水倒了!”那边杨老汉大声吼道。

周絮在杨铁石看不见的角度朝她挑了眉,道:“婆婆贤惠,公公一时半刻都少不得您呢。”

老关氏的脸黑得不能看,却不得不听杨老汉的话,提着沉重的脚步回去了。

杨铁石洗了脚,又擦了身子,该洗的地方洗干净,周絮才许他上床,给他拿了睡衣,道:“试试新衣服。”

杨铁石穿上柔软的衣服,喜得像个孩子,抱着周絮一顿揉。

周絮忍了一会儿,道:“好啊,你轻点儿,别吓着你儿子。”

杨铁石摸着她平坦的小腹,心满意足,不一会儿便陷入酣睡。

周絮听着他的鼾声有些不习惯,但也没有厌烦什么的。因为她知道,杨铁石跟着杨老汉做事很需要体力。

待他睡熟,她才起身打坐。

运转了两个周天,聚了两滴元素水,她将其中一滴喝下,另一滴存着。

第二天,早上吃过一碗杂粮清粥,杨老汉居然让周絮带三房其他的孩子、主要是男孩一起读书。

周絮才不接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呢,连连摆手,“公公羞煞儿媳了,儿媳就认识几个字,根本不懂书中深意,万一教岔了,误导了侄儿们,岂不是过错?不妥不妥。”

杨老汉道:“你太谦虚了,我觉得你教得很好。”

周絮道:“儿媳不敢当。读书是大事,马虎不得。林生是个读书的好料子,应正经上私塾才是。”

朱氏早就急了,这会儿才找到机会开口,“是啊,爹,读书开蒙是要向圣人磕头拜祖师爷的,哪能随随便便啊。”

杨老汉见周絮铁了心不肯,也不好勉强,思索一会儿,道:“你兄长那个私塾,是怎么收学生的?”

他们镇没有书院,只有一个老秀才办的私塾,周大哥便在那里教书。还有两个个童生办的小学堂,不过无甚名气。

周絮道:“拜师礼要备上拜师礼,约二两到三两银子。一年为两期,每期束脩二两银子,凡年、节、夫子寿辰,也要送礼。这只是学费,还需要添置书籍,学子校服,文房四宝等,有各种档次,最差也得三两银子。”

也就是说,光是进学就得花八两银子。

一家人倒吸一口气。

杨老汉道:“你兄长在那里,束脩可不可减免些?”

周絮道:“自然是可以,只是束脩少了,礼就得多些,毕竟私孰里还有其他夫子,他们拿的钱少了,就怕对侄儿区别对待,也怕其他学生知道,对侄儿有意见。”

朱氏道:“是啊,爹,咱们不能为了省一点钱,就因小失大。”

杨老汉默然。

杨家五十亩地,这两年收成都不好,刚够全家人糊口,养鸡养猪织布,打短工等维持日常开销,最大的收入是做木工,父子四人一年忙到头能落五十两左右,可若是有人生病,或者亲戚间人情往来,一年得支出至少十两,丁税地税一交,真是不剩什么了。

周絮曾听到二老讲私房话,知道杨家现在的积蓄连一百两都不到。凑合过日子还行,送孩子上学可不容易。因为不仅是杨林生,三房的田生也四岁多了,四房的坡生三岁,总不能送这个不送那个吧,三个都送,别说杨家,就是村长家也送不起啊。

朱氏抹起眼泪,“大郎记性可好了,是读书的好料子。又是杨家的长孙,可耽误不得啊。”

老关氏道:“哭什么哭,晦气!”

杨老汉道:“书肯定要读。只是这两年地里收成不好,左右他年纪还小,过两年再看看吧。”

朱氏抱着杨林生哭得不能自已。

杨林生也满脸失望,眼泪在眼睛中打转。

周絮心中毫无波澜。

杨林生的确是读书的料,若他是自己的儿子,或者跟自己关系更好一些,她不是不能支持。可朱氏想卖掉她的女儿,又险些害了她和她腹中孩儿,这是大仇。自己不使绊子,已是最大的宽容了,帮助他,绝无可能。

而且不知为何,她的内心深处极为厌恶对方,甚至能称之为恨,这感觉来得莫名其妙,她不知其解,但遵从了它。

对杨林生有了提防。

杨林生上学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