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 第945章 算先斩后奏

第945章 算先斩后奏

锦衣卫很少让皇帝失望,在极短的时间内,揪出了大都督安插在京城的眼线。^天!禧·晓¨说`徃¢ *免·沸/阅?毒*

其实也不算安插,无非是京城的某位粮商,为了赚取更多的银两,主动投靠了大都督。

在大都督的帮助下,这位粮商构建了一条隐秘的渠道。

常遇春入宫求见皇帝陛下,请示进一步的行动。

“这粮商背后,再无其他人?”

沉吟片刻,皇帝开口询问。

“没有!”

常遇春的回答十分肯定。

“不要打草惊蛇,等到有需要的时候再说。”

皇帝立刻做出了决断。

常遇春弯腰应下。

“刺杀桐国世子的那几人,有没有招供?”

皇帝转而询问起另一件事情。

“下官拿到了一份口供,正在核实!”

没有经过证实的口供,常遇春绝不会让它出现在御前。

至于证实的方法,常遇春有好几十种。

“谁安排的?”

皇帝追问了一句。

“从目前的口供来看,徐王是幕后主使。”

常遇春措辞谨慎。

“徐王?”

皇帝微微有些诧异。

从时间推断,这份口供显得不太合理。

“陛下,十日之内,下官一定拿到准确的口供。”

常遇春在御前给自己定下了目标。!白~马·书¨院? ¨芜,错*内′容+

皇帝轻轻点头。

“陛下——”

常遇春微微抬头,欲言又止。

“说!”

皇帝抓起了面前的一份奏折。

“陛下,坊间的流言越发不堪,下官查到——”

深吸一口气,常遇春鼓起勇气说道。

“将你查到的移交给东厂,锦衣卫的注意力,要集中到诸侯身上。”

皇帝开口打断,不过语速平缓。

常遇春应下,没有丝毫的犹豫。

弯腰告退!

“老杜!”

等常遇春退下,皇帝轻声喊道。

“奴婢在!”

杜公公立刻上前几步,站在皇帝的身旁。

“直郡王那里,有没有什么异常?”

皇帝的目光,一直都停留在手中的奏折。

“直郡王去找了礼亲王,昨日又去内务府找了平亲王。”

杜公公的消息一向都十分灵通。

“他与西林伯再无联系?”

“没有!”

“西林伯最近在做什么?”

“西林伯去了几次吴统领的府邸。”

“还是为了那桩婚事?”

“是!”

“吴统领的幼子是什么意见?”

皇帝问得十分详细。

“反对!”

“理由?”

皇帝将看完的奏折摊在了御案之上。,墈.书¢屋¨晓+说′王~ ¨追^嶵-辛¢漳!洁-

“吴统领的幼子,打算找一小户人家的女子。”

无需吩咐,杜公公自觉的开始磨墨。

皇帝在奏折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准”字!

“倒是有点意思!”

放下毛笔,皇帝微微一笑。

杜公公后退两步站定,沉默不语。

“告诉东厂,不能让直郡王闲下来!”

皇帝缓缓起身,开口吩咐。

“喏!”

“胡罗素和谢维安在做什么?”

皇帝背着双手,开始在殿内踱步。

“二位将军除了前往兵部争取好处,其余时候皆闭门不出。”

“有没有人找他俩的麻烦?”

“目前还未发现。”

“盯紧一点,绝不能让他们沦为京城的笑柄。”

“喏!”

————

让我们还是将目光投向东线!

作为一军的主将,一旦做出决定,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如何完美的执行下去!

易博之采纳了副统领的计划,不过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

突袭延州的军队变成了镇东军,用来切断桐军的,变成了吴国的流寇。

考虑到他们的实力,易博之命他们只需要断掉桐军的补给。

副统领在地图上画出的弧线多少有些草率,真正制定路线的,是由羽林卫组成的参谋团。

参谋团三字,出自皇帝的口中。

今年,第一批羽林卫离开大营,充实帝国的各支军队。

军中的主将深知他们的能耐,早早就开始了抢人大战。

有找兵部的;有找到羽林卫的;有找到内阁的;还有人——

直接将折子递到了御前。

比如:

易博之!

这家伙是受到张统领的点拨,然后做出的大胆的决定。

结果,他不但多要了数十人,还从此简在帝心。

这些羽林卫的儿郎,一部分被安排到军中,成为了基层的骨干。

还有一部分,易博之成立了一个参谋团。

这些智囊作业极为严谨,在他们的舆图中,不但标出各支军队的数量和驻扎的地点,甚至还标上了主将的名字。

从舆图上来看, 他们制定的路线,如同一条姿势扭曲的长蛇,不过有效的避开了陈军的主力。

一万镇东军从军营出发,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吴军能否完成任务?”

盯着面前的舆图,易博之眉头紧锁。

“易帅,吴军能否完成任务并不重要,只要他们能推进到桐军的后方,就算大功告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话的,是一目光坚毅的青年军官。

其余人都称呼易博之为统领,只有羽林卫的儿郎,将其称之为易帅。

当然,这是他们在羽林卫养成的习惯。

有人狗腿的递过来一根木棍。

易博之接过,然后在舆图上轻轻划过。

最后,形成了一个圆圈。

那是桐军的包围圈。

“本统领只打算派出一万人救援,这两万吴军,怕是要葬身在此处。”

易博之用木棍在圆圈的中心重重的点了一下。

“易帅,可不能让定东军闲着。”

另一位青年军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易博之的目光在舆图上寻找,最后停在了某处。

目测了一下距离,易博之轻轻点头。

不过,他是指挥不动定东军的,此事,必须得向张统领汇报。

易博之并不担心!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易博之对张统领的评价,有了颠覆性的改变。

张统领刚到东线,易博之对当时的太子充满了浓浓的失望,认为他完全是在任人唯亲。

在最初的准备阶段,张统领的谨慎,也被易博之解读为畏战。

直到几场恶仗下来,易博之才对他的能力有了深刻的认知。

等到军功不打折扣的报上去,易博之对张统领生出了浓浓的好感。

战后的搜刮,更是让易博之对张统领的评价,上到了另一个高度。

这一次,易博之算是先斩后奏。

不过他相信,就算张统领想找他算账,也得先支持他完成既定的目标。

喜欢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