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若朝廷派你去河北组织勤王大军,你可有信心!”
宗泽:“求之不得,吾定会竭尽全力!”
赵白看两人聊得差不多了,他把自已的佩剑拿了出来准备赐给宗泽。
宝剑锃光瓦亮,闪瞎狗眼!
李纲:“官家,你这是……”
宗泽也有点儿懵逼。
什么情况?
赵白顺便再把提前把准备好的诏书拿了出来,“朕决定任命宗泽为河北亲征行营使,持天子剑,如朕亲临,总览河北勤王军大小事。”
其他人还没说话。
秦桧憋不住了,“官家,三思啊,这亲征行营使可不是能随便封的!”
在宋朝,所谓“亲征行营使”就相当于皇帝在战争中的替身。
既然是替身。
那权力就相当于皇帝本人。
李纲也被赵白的决定惊到了,“陛下,三思啊!”
赵白摆了摆手,示意两人不要大惊小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知道整顿河北是最难的,非亲征行营使之权不能成事。”
如今宋朝坚决主战也有个坏处。
就是金朝的反扑可能比历史上的时间更快!
金朝两次出兵仅仅隔了六个月,就说明部署兵力对他们来说很容易,甚至就是早都部署好的。
他可没时间让宗泽去磁州慢慢组织民兵。
他就是要让宗泽把河北地方上的所有兵,拿来就用!
要做到这一步,和历史上的仅仅只给他封了个知州的权利可不够。
宗泽确实没想到新皇帝竟然愿意如此重用自已,眼眶莫名的就红了一圈,“承蒙官家信任,臣愿意效死命。”
赵白点了点头把他扶了起来,“对了,除了组织勤王大军,朕还需要你去帮朕找一个人。”
“官家需要臣找谁?”
“此人姓岳,名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敢问陛下为何要找此人?”
岳飞此前只是禁军中的一个小虾米。
职位是偏校。
属于九品以下的低阶军官。
他去年跟随部队冲出重围后,选择了留在家乡,没有再回归部队,按照时间发展,他很快或者已经第三次投军了。
不过以他的身份,皇帝是无论如何都不该认识他的。
赵白不慌不忙的从旁边把报纸拿了出来,指着上面的一条小新闻让宗泽自已看。
这条新闻是赵白命人匿名投的稿,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此时皇帝说出要用岳飞的话。
虽然内容是赵白自已写的。
但上面写的全都是真人真事!
岳飞,相州汤阴人,自小痴迷武术,天赋异禀,神力盖世,十三四岁就能挽弓三百斤,开弩八石,箭法精妙,一箭发出,能将前面的箭矢从箭尾一直破到箭头。
此外,还擅长使大刀、长枪,他曾凭枪击之技在家乡汤阴县的武术大赛上连挑数人,一县无敌。
“此子是个天才,如果他愿意继续为朝廷效力,还请宗大人帮朕看看此人是否值得提携?”
宗泽看到报纸上的写的文章,点了点头。
如今是特殊时期。
皇帝想重用一些有特殊能力的人才。
是很合理的。
而且之前皇帝就是因为看到报纸上的文章,就重用了会造车的张行忠,如今再多一个武术奇才,也不奇怪。
“臣遵旨!臣会想办法找到此人。”
“他是相州人,如果家里无人,说不定是去了相州枢密院处投军。”
“多谢陛下提醒,臣此去河北,本来也准备先去相州,然后再去磁州屯兵设伏,说不定臣很快就能遇到他。”
“如此甚好。”
放岳飞在后面设伏,赵白很放心。
在汴京想尽办法布防的时候,金朝内部也开始商量对策。
宋朝这边想的是发动大决战,力破金军,金朝这边反而在想,我这边是不是要减缓攻势了。
金国这个国家有意思就有意思在。
你越是和他死磕。
越是做出一副不决一死战不罢休的状态。
他反而还高看你一眼。
反观原来的宋政府,今天送东西,明天议和,举棋不定,他们才越是确定了宋朝主昏臣庸,攻宋才是上策。
说白了就是欺软怕硬!
三月中旬。
金朝。
会宁。
完颜希尹奉完颜宗翰令回会宁向吴乞买汇报前线军情,完颜宗翰自已留守云中。
完颜希尹,去年出军时担任完颜宗翰的右监军。
此人不仅是他的战友。
也是他的谋士。
就是他劝住了完颜宗翰,今年已经攻不下汴京,想法儿守住太原,攻下太原才是上策。
所以完颜宗翰选择了收兵北上。
完颜希尹这个人也不得了。
是赵白心目中金朝内的大神级人物之一。
他不仅是金朝初年重臣,跟随完颜阿骨打时就屡立战功,他还是女真文字的创制者。
他之后会在金朝出任丞相,是金朝内部大力推动汉制的重要臣子之一。
此人文可治国,武可平乱,如此文武双全之人,非常难对付。
完颜希尹也买了宋朝的人民日报。
他很爱看报纸,甚至已经准备在金朝也搞一个报纸出来。
因为他人不在汴京,人民日报的价格翻了十倍,还不是当日的。
他拿了几份宋朝最新版的人民日报递给吴乞买。
“这是何物?”
“听说叫报纸,是类似宋朝进奏院状一样的东西,不过它上面文章的执笔人并非政府,而是民间‘投稿人’。”
“投稿人?有点意思!”
吴乞买的态度比较淡。
他只是觉得挺新鲜的。
不过宋朝富庶很久了,让女真这群乡巴佬觉得新鲜的东西太多了。
投稿人的概念才开始在宋朝兴起,陈东目前收到的文章并不多,很多都是太学学生自已在投稿。
陈东本人挑选文章的态度很开放,标准也不高,当然这也和投稿数量少有关。
没得挑!
目前只要是不主和,文章写得比较通顺的。
尤其是于打仗有利的,都有很大概率被刊登出来。
比如岳飞的文章就很快被刊登了。
“陛下,我们可从报纸上看到,宋朝百姓主战热情很高,臣认为当下不宜硬碰硬,先打下三镇,再议和,求偿于宋,可保我方利益最大化,之后再寻机徐徐图大宋国土不晚。”
完颜希尹觉得,完颜宗望被俘,使臣也没有回来,再加上宋朝市民都在主战。
在这个大背景下。
没必要把宋整体死磕下来!
他建议收势。
重点放在拿到三镇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