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皇太极带着人进关了!
这次事件,史书上称为已巳之变,明朝和清朝官方史书上对这件事情称呼是不一样的,这件事情也是崇祯当皇帝的生涯转折点,让后金掌握了明朝的命脉,一次又一次的折腾明朝。
皇太极这一次进关,没有敢走近路,因为山海关这个地方是令他非常向往却走不通的地方,只能绕了一大圈从蒙古进来,而与此同时的皇太极在经过深度思考之后得出来了结论,既然明军和八旗军队相比,野战是明军绝对赢不了的,那么就充分发挥自已的优势,在运动战中一步一步的消灭明军。
当然了,皇太极这个时候自然也不可能会想到能够吃掉明朝这个庞然大物,他的最终目的还是将明朝打到谈判桌上,然后索要东西,这才是关键所在!
要知道皇太极这一次进关带来的人肯定不少,动静也压根不会小,袁崇焕的情报能力也得到了展现,在皇太极带着军队动手的那一刻,袁崇焕就不停的向崇祯上折子,表示皇太极可能要进关了!
袁崇焕的出发点是好的,可问题是朝廷里面从崇祯一直到下面的大臣们,没有一个相信的,距离上一次敌人打到京城附近还是在嘉靖时期,已经过了八十多年了!
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出过事情,大家不相信也是很正常的。
这个时候的袁崇焕依旧在努力着,前面我们说过了蓟州这边因为将近百年都没有出过什么大事情,所以防御自然是比较松懈的,而袁崇焕就看透了这一点,提前派了人去遵化防守。
遵化,是蓟州的核心城市!
这一举动直接让当时的顺天巡抚很是奇怪,因为袁崇焕实在是太搞笑了,敌人连个影子都见不到,你这边倒是先将兵给派过来了。
在顺天巡抚王元雅看来,袁崇焕的这个举动可谓是相当搞笑,所以直接拒绝了这个事情,连城门都没让这些明军进就给赶走了。
可以说袁崇焕是预料到了这种事情,在皇太极进关之后,明朝上下一片哗然。
以往出了这种事情的时候都是等待各路过来勤王的援军,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第一个到的是我们之前提过的赵率教,这个人指挥能力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他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直接被阿济格给干死了。
赵率教死的时候,皇太极进关刚好四天
这是皇太极的第一个战果,却不是最后一个。
在打死赵率教以后,皇太极亲自指挥人拿下了遵化城,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仅仅一个早上的时间,皇太极就在遵化城摆了庆功宴,开始给各路将领敬酒了!
这个时候的皇太极入关也只有十天!
与此同时的袁崇焕也在火急火燎的带着人往这边赶,他是蓟辽总督,出了这种事情,他是绝对跑不了的。
最终双方在北京城下相遇,值得一提的是袁崇焕带着的人速度快到将皇太极给抛到了身后,竟然比皇太极还要先到达北京城。
双方在德胜门和广渠门爆发了战斗。
广渠门之战中,袁崇焕带领的辽军战斗力非常彪悍,在野战中活脱脱将后金军队击退,而德胜门的满桂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自已受了伤不说,手下人还基本上全军覆没。
几天之后,双方又在左安门爆发了战斗
这一战是袁崇焕人生中的最后一战,因为此战结束没多久,袁崇焕就被崇祯给抓了起来,至于什么原因,按照清朝的说法就是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
既然清朝这么说,那么咱们就这么看。
在袁崇焕被抓之后,祖大寿等了好几天,发现还没有动静的时候,马上带着人就跑回了辽东,要知道祖大寿这个时候可没有得到崇祯的旨意,他是私自跑的,并且还带走了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崇祯只好任命了满桂为总指挥出去和皇太极拼命,永定门一战,明军死了三万多人,总指挥满桂当场被打死。
在永定门之战结束以后,皇太极又率军开始掠夺大运河的各处渡口,并且烧毁了明朝上千艘船,然后向东继续进攻,打下了通州,迁安,滦州等镇。
这一战,皇太极赢麻了!
他的威信在后金士兵们的心中又上了一个档次,毕竟大家出门在外都是为了抢点东西回家给老婆孩子,没想到跟着老大皇太极差点将对方老家都给拆了。
除了这些之外,皇太极又发现了一个终极机密,敢情明朝的皇帝崇祯居然如此无能
这个秘密是他之前一直想不通的事情,一直到这次从明军投降的将领口中知道了答案。
皇太极之前总是奇怪,为何明朝宁愿死这么多士兵,却对自已一次又一次提出来的议和请求没有一点回应呢?
明军投降的将领总兵黑云龙告诉皇太极,说崇祯这个人是一个没有什么责任心的人,并且喜欢甩锅,议和这个事情没有人敢主动提出来,你要将这个事情报上去,皇帝听了还好,如果皇帝不听,就会觉得你这个人立场有问题,自已被杀都是小事情,搞不好全家都得跟着进入火葬场。
这个答案让皇太极顿时就明白了!
之所以说这个事情,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无论是现在的后金还是后来的清军,在清军正式入关之前,至少有八次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了关中,而崇祯每一次都是甩锅,然后追究下面人的责任,仿佛他身为大明的皇帝是一点责任都没有。
如果一个领导总是这样,在他手底下干活的人自然是落不着什么好的。
袁崇焕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最后被崇祯给剐了,不知道这一刻的袁崇焕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会不会后悔在崇祯的手下干活了?可事到如今,后悔也晚了!
人这一生,从来没有后悔药,如果有的话,一般人也不可能会买到。
关于袁崇焕的事情,一直到今天还有争议,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再过多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