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没多久,多尔衮就以顺治的命令发了一个旨意,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的开始。
关于圈地这个事情,其实不能算清朝独创,因为明朝也是这么干的,只不过不叫圈地,尤其是藩王们,那是明目张胆,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万历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光是他王府的名下土地就有两万顷,所以很多人都说明朝是被藩王吃垮的。
这个话其实也不算错,因为明朝的官员们也是这么看的。
清朝的圈地运动之所以闹得这么大,根本原因就是八旗,八旗我们前面说过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机构,清军起家包括进关主要依靠的就是八旗,发展到后来,八旗已经不是一个很单独的个体,而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地主组成的特殊团体。
明朝公开敢圈地的人只有那些王爷们,这些人属于大地主阶级,小地主即便有,那也是在大地主的依附之下生活,不敢做的太过分,可是八旗不仅是有小地主存在的,并且干的事情还特别明目张胆。
根据清军入关初期的统计来看,八旗的人数已经达到整整十万人左右,这个规模是相当之大的,这些人如果都要分地的话,土地自然是不够分的。
这里再说一点,八旗分的土地,他们是不需要自已动手来耕耘的,都是让汉人种地,这些人负责收租,所以才有好地坏地之分,好地的产量高,自然能够多卖钱,坏地的产量低,钱自然就少了。
所以后来黄旗和白旗之间就因为这个事情闹得相当不愉快。
还有的八旗将领更有意思,这些人常年在关外,突然分了地之后,不让人种,反而将这些土地圈起来,然后私自改成猎场,让多尔衮也是相当无语。
圈地运动还有更过分的,比如你家祖坟在这块土地上,结果圈地的时候,被人给圈进去了,等到清明你去上坟的时候,地的主人压根就不让你上坟,你说你气不气?
前面我们说过了,清军规模有十万人左右,这些人都是军队,他们家里也都还有家属,亲戚朋友,现在大清都进了关,那么关外的这些人自然就开始往关内跑。
土地本来就不够用,现在更不够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我们国家这么大,难道还缺地吗?
事实上,多尔衮要求的圈地范围只能在北京附近,这也是充分考虑过的,比如你是东北的,给你在四川分地让你去圈,你去不去?肯定不会去,在京城多好。
圈地运动越来越厉害,各地的反抗也就越来越大,偏偏多尔衮还是一个特别轴的人,既然你们敢闹,那我就绝对不退让!
我之前一直觉得多尔衮这个人在政治能力上面比皇太极要差的多,后来我突然发现,多尔衮或许比皇太极要差,但是差距会更大。
像圈地这个事情,反抗是肯定会有的,这一点多尔衮绝对想过,但是他还敢这么干,脑子就是有毛病了!
有的时候倔强并不一定都是对的。
随着各地反抗的人越来越多,多尔衮终于顶不住了,连洪承畴这种常年和农民军打交道的人都压制不住,而李定国和孙可望也是刚刚崛起,南边还有福建的郑成功。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终于意识到,如果再坚持下去,可能大清就没了。
迫不得已的多尔衮放弃了圈地!
多尔衮这个人呢,在清军刚进关那会,做出来了很多不符合当时状况的事情,但是我只说了一个圈地,主要这个事情影响很大,从根本上来说,已经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比剃发还要严重的多。
下一章我们则聊一聊南北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