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清朝不到三百年 > 第76章 更进一步

第76章 更进一步

康熙这边才刚刚结了婚没多久,连自已的炕头都还没有捂热呢,鳌拜虽然对康熙的这桩婚姻不是很满意,却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传宗接代这个事情,鳌拜还真没有理由强硬去干涉,最多就是动动嘴骂几句。

另外一边,康熙依旧在苦苦等待着!

而在康熙等待的这个过程中,鳌拜和另外一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也掐起来了,原因就是换地!

简单的来说,就是鳌拜打算用两黄旗手里面不好的地来换正白旗手中好的地,当然了,关于这个地的问题,我们之前也说过了,那是清军入关之后才开始圈的地。

这就很有趣了,因为这个地,本身就是抢来的东西,结果强盗到了最后还因为分赃不均发生了内讧。

鳌拜一提出来换地,作为白旗话事人的苏克萨哈自然就不愿意了,马上就表示了自已的反对意见,然后苏克萨哈的小弟户部尚书苏纳海也马上跟随自已大哥苏克萨哈的脚步也站出来反对,根据史料记载来看,鳌拜和苏纳海在换地事件之前,双方本身就有矛盾,而苏纳海刚好又是正白旗。

苏纳海是户部尚书,所以他的坚决反对,理由也肯定是很充分的,自然也不能直接说是自已领导苏克萨哈对鳌拜不满意,所以才不同意换地,所以苏纳海给的理由非常正当,首先现在正白旗的人已经在这些地方安居乐业很久了,你突然让这些人搬,是不是不好?并且皇上也已经有了旨意,以后禁止再圈民地,所以苏纳海认为这个事情到这里就得了,你什么心思我门清。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苏纳海的这段话,会发现苏纳海的这个说法其实相当厉害,首先他已经明确说明了,现在换地那是瞎折腾,其次皇上已经给这个事情盖棺定论了,你鳌拜要是非要换,不仅扰民影响大家生活,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这么一弄下来,鳌拜虽然气的干瞪眼,却也就没办法再强硬的非要去换地了。

只不过,鳌拜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如果他一遇到挫折就放弃,那绝对混不到现在这一步,而在他的眼里,别说苏纳海只是一个户部尚书,就是苏纳海后面的苏克萨哈他都压根不放在眼里,既然这个事情苏纳海的说法占理,那我就换个做法呗,把理拉到我这边。

鳌拜虽然很仇恨苏纳海,但是也没有办法直接反驳,毕竟人家有理有据,所以鳌拜就想了一个阴招。

特意找了人假传圣旨,派了贝子温齐去土地进行实地勘察,很快鳌拜的人就发现了问题,那就是这个镶黄旗的地根本无法耕种,最后就上报了这个情况,在鳌拜的建议下,康熙就派了户部尚书苏纳海和直隶总督朱昌祚还有巡抚王登联三个人一起来处理这个问题。

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的时候,鳌拜已经完全赢了,并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鳌拜也心知肚明,原因就是苏纳海之前说的话比较占理。

可能很多人还没看懂,其实是这样的

本来两黄旗的地就没有正白旗的好,所以鳌拜才会想换地,也就是说无论谁去现场看黄旗的地,得到的结果都会是两黄旗的地不好,这是一个谁也没办法改变的事实,而康熙为了怕鳌拜搞鬼,不仅派了户部尚书苏纳海,还派了另外两个人,这两个人分别是总督和巡抚。

换句话来说,这三个人都是封疆大吏,妥妥的大清高级官员。

结果,压根不出鳌拜所想,朱昌祚和王登联两个人也是根本没有去,毕竟二人都心知肚明,所以就直接给康熙上奏,说要请求停止圈换民地,而感觉自已理亏的户部尚书苏纳海也赶紧跟着上奏说这个地比较难以测量,希望能够等待明确的指示然后再行动。

明确指示?谁来指示?行动!还打算怎么行动?

所以苏纳海的对策就是拖!

最后的结果就是鳌拜笑了,直接告诉康熙,说苏纳海等人藐视康熙的命令,最后直接把苏纳海定罪并处死,跟着苏纳海一起死的还有直隶总督朱昌祚和巡抚王登联。

从这个事情上面来看,就能看出来鳌拜的权谋斗争手段是相当可以的,你说现在大家安居乐业,我就按照你的想法走,我让人去查看一下,结果发现这个地根本就不行,既然这个地不行,哪里来的什么安居乐业一说?

你说我胡扯,那我就让你去看一看,我是辅政大臣说话你不听,没关系,那么咱们就让皇帝下旨,皇帝说话你还不听,那我杀你,就是你违抗皇命!

精彩吧,真精彩,鳌拜这一招不仅反驳了苏纳海的安居乐业,还直接给他扣上了一顶不听皇帝话的帽子,最后还将苏纳海哥三全部送进了阎王殿。

本来康熙还想保一下苏纳海三个人,结果被鳌拜直接干掉,并且还是鳌拜假装圣旨。

实事求是的说,鳌拜这个人确实很有权臣的风范,因为他不仅在朝廷上是这样,在对待地方的官员也是这样,所以吴三桂在的时候那是相当的老实。

这个时候的苏克萨哈全程都在一边看着,让人觉得无语的是,他居然没有站出来,而他更不会想到鳌拜的是,鳌拜手中的那把刀会很快就落到了自已头上。

与此同时,给事中张维赤奏请康熙亲政

给事中,一个清朝的小官,一个小官敢公然支持康熙亲政,你说他的背后没有大人物,那是说出去连鬼都不信的。

既然鬼都不信,鳌拜更不会信。

既然不信,那就只能想点对策,来确保自已这个权臣依旧能够顺顺当当的做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