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小皇上怎么知道她什么时候来大姨妈!
“朕自然记得。′j′i¢n\r?u~t-a,.~c′o.m¢”徽宗帝笑。
上扬的唇角压都压不住。
是你自己让朕钻空子,可不是朕出尔反尔。
记得就好。
如果小皇上敢反悔,她就把盖了玉玺的‘合同’拿出来,让满朝文武都知道,小皇上是言而无信的人。
陆海棠哼了一声,继续道。
“皇上刚回宫,休息几天臣妾便帮皇上医治隐疾。”
徽宗帝神情激动:“当真?”
“假的!”
陆海棠无语的睐徽宗帝一眼,拿起杯子就要为自己倒上冰奶茶。
徽宗帝伸手拦住。
白皙修长的手指将陆海棠的手腕握住:“爱妃这几日便是要来葵水,还是不要碰这些凉的好。”
陆海棠:放了这么长时间,根本都不冰了好不!
不对,这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小皇上怎么知道自己这几天来大姨妈?
看到陆海棠震惊疑惑的表情,徽宗帝淡淡道:“朕记得爱妃前两月便是这几日来了葵水。”
陆海棠:“——”
去南城的路上,大半夜还叫上彩月陪自己去如厕。
在南城的时候也是跟小皇上睡在一张床上。
小皇上当时没表现出什么,没想到竟然知道。+w.a*n^b~e¨n?.^o*r+g.
“爱妃作何这般的看着朕,朕知晓后宫嫔妃每月都是哪一日来葵水,不是常情?”
见陆海棠无语的看着自己,徽宗帝解释了一句。
陆海棠知道宫中有这个规矩,后宫嫔妃每个月来大姨妈都要记录在册。
不过小皇上连看都不看那些后宫嫔妃一眼,也关心她们都是哪一天来大姨妈?
鬼才信呢。
陆海棠心里呵呵。
更是恶趣味的问:“既然是这样,皇上可是知道齐贵妃是哪一天来葵水?还有宜妃是哪一天,梁贵人是哪一天?”
徽宗帝黑了脸色:“朕无端的关心这些个作何!”
了陆海棠似笑非笑:“那皇上关心臣妾何时来葵水作何?”
徽宗帝:“爱妃来葵水那几日夜里入寝也是哼哼唧唧,朕怎么会不知!”
还是朕将手掌覆上这女人的小腹,这女人才不再哼哼唧唧。
后面的话徽宗帝没说,怕陆海棠知道,以后连帮陆海棠暖小腹的福利都没了。
陆海棠:大姨妈来的时候是有轻微的痛经,但也不至于疼的哼哼唧唧吧。
一定是小皇上说谎!
不过陆海棠也没有反驳。
“那就这么说好了,等皇上歇息过来了,臣妾就帮皇上医治隐疾。”
“至于太后——”
“朕一会便去给太后请安。|£微-;趣??;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2”
陆海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徽宗帝打断。
陆海棠:小皇上什么时候这么孝顺了,要去太后面前搞事情吧。
偏殿。
“彩月姑娘,下次再做这冰奶茶,想着给杂家送去一些。”
李德福连着喝了两盏冰奶茶,还有些意犹未尽。
良妃娘娘这日子过得,可是比皇上还自在。
皇上贵为一国之君,不是来良妃娘娘的明月殿,也是喝不上这加了冰的奶茶。
“德公公放心,自然会的。”彩月笑着答应。
好在娘娘有远见,吩咐冻了那么多的冰块,不然的话哪里够分的。
慈宁宫。
太后眼眸微眯,不知在算计什么。
从陆海棠和梁贵人告退之后,就一直维持这样的表情。
坐在凤椅里,一只手臂搭在旁边的茶桌上。连坐姿都没有换一下。
苏来全抱着拂尘候在大殿里,也是实在忍不住了,才小心翼翼的唤了一声:“太后娘娘,”
太后一瞠眼眸,看了过来。
苏来全马上陪着笑脸。
“太后,您那套凤钗头面可是打造的第一套凤钗,怎的还给了良妃娘娘?”
苏来全有些想不明白。
那套凤钗倒不是多值钱,不过却是太后初被立为皇后时的第一套凤钗头面。
其意义非同小可。
良妃送的那块乌金石固然难得,但也不至于将那套凤钗给了出去。
“你懂什么。”
太后淡淡睐苏来全一眼。
轻轻勾起的唇角噙着丝鄙薄。
“良妃虽说是得宠,嫔位却也算不上高,就是齐贵妃也只是偶尔的戴上一小株凤形的发钗,若是良妃将哀家给她的凤钗戴了出去,只怕是这后宫又少不了一场风波。”
后宫女人,哪个不想爬上那个位置。
良妃虽然独得圣宠,皇上却也没有要立她为后的意思。
要不然,齐丞相母女会这么安分。
“说起来自从良妃同皇上去了南城,这后宫竟是冷清了不少。”太后一语双关。
“太后英明,奴才就没有想到这个。”苏来全谄媚的讨好。
太后淡淡的睐着苏来全:“你呀,尽心尽力的服侍哀家就是了。”
“太后放心,奴才定会尽心尽力的服侍太后。”苏来全说话的语气和讨好的笑,怎么看都觉得猥琐。
太后正要嗔骂上一句,一个婢女恭恭敬敬的进来通话。
“太后,皇上来了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太后马上收敛起笑意。
徽宗帝也大步的走进。
“儿臣给太后请安,太后玉体安康,福寿绵长。”
“免礼。”
“坐吧,”
“苏来全,还不快去吩咐给皇上看茶。”
太后漫不经心的语气。
待徽宗帝坐下之好,接着道:“今个皇上怎么有空前来给哀家请安?”
只怕是知晓哀家差人去了大理寺,给那周崇瑾带话了。
“儿臣去了南城两月有余,如今回宫,自是要前来给太后请安的。”
徽宗帝神情自若,仿佛没听出来太后的挖苦一般。
而且回答的也是天衣无缝,昨天索虽然来了一趟慈宁宫,但是被太后传过来的,今天才是正式来给太后请安。
“皇上倒是有心了。”太后心中冷笑。
徽宗帝依旧装作没听出太后的挖苦。
“儿臣这一趟南城之行,发现了一些弊端,昨个夜里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应该同太后商量才是,也好让太后给淮王提个醒。”
“淮王怎么了?”
提及淮王,太后神色不愉。
徽宗帝笑容淡淡:“淮王很好,就是——有时太过一心为南城百姓着想,从而忽略了自己作为一方封地之主该担当的责任。”
徽宗帝语气犹豫,似在考虑得当的措辞。
太后的脸色直接就冷了下来。
“皇上说的当真是自相矛盾,淮王作为一方封地之主,为当地百姓着想不就是该担当的责任?”
“难不成还有比这更为重要的!”